肠腺瘤影像.ppt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268286 上传时间:2021-02-1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腺瘤影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肠腺瘤影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肠腺瘤影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肠腺瘤影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肠腺瘤影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腺瘤影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腺瘤影像.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结直肠腺瘤,大肠腺瘤是肿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多发生于直肠及乙状结肠,且多见于 60 岁以上老年人,男性发病率较高。,肿瘤分类及标准,结直肠腺瘤在组织学上可分为: 绒毛状腺瘤(绒毛结构 80%) 管状腺瘤(管状结构 80%) 绒毛管状腺瘤(管状和绒毛结构均80%) 锯齿状腺瘤 异型增生包括轻、中、重度异型增生; 癌变指病理组织学见腺瘤内出现癌组织并穿过黏膜肌, 达黏膜下层或浸润肌层、浆膜层。,管状腺瘤,单发或多发,有蒂或广基底无蒂,大小不等。 组织学上主要由单层柱状上皮覆盖的腺体组成。 绒毛状腺瘤,又称乳头状腺瘤,少见,肉眼观肿块呈乳头状或绒毛状,体积往往较大,基底大都较广,组织学上主要由绒

2、毛突组成,绒毛表面覆以分化较成熟的单层柱状上皮,其恶变率在小肠良性上皮肿瘤中最高,可达 35%58%。 管状-绒毛状腺瘤兼有以上两种的特点,恶变率较绒毛状腺瘤略低。 锯齿状腺瘤好发于左半结肠和直肠,表面光滑、可呈扁平、微乳头状。,CT表现,形状及大小: 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的绒毛成分较多,故 CT 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整的肿块,表面呈绒毛状、菜花状或乳头状突起,有不同程度的分叶。 管状腺瘤含绒毛成分较少,通常 CT 显示肿块形态较规则、表面较光整,分叶不明显,呈结节状。 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通常较大,2.5 cm,而管状腺瘤直径 2 cm。,病灶基底: 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呈

3、附壁生长方式,CT 显示病灶多以宽基底与肠壁相连,部分与肠壁分界不清,周围肠壁有时增厚。 管状腺瘤 CT 显示为窄基底与肠壁相连,与肠壁分界清楚。,CT表现,强化特点: 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各期强化CT值依次 增加。 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表面可见无强化的低密度影, 代表绒毛间的黏液。绒毛状腺瘤常呈脑回状、树叶状强 化,动脉期病灶中央可见线样强化的血管影,提示肿瘤 血供丰富。 而管状腺瘤动脉期均匀强化,病灶中央一般看不到增粗的 强化血管。,CT表现,腺瘤大小:既往文献报道,直径 2 cm的腺瘤癌变率为 40%50%,当腺瘤最大径3cm时,癌变率极高。 腺瘤形状:匍匐型的腺瘤更容易癌变,且伴有黏膜下浸 润、淋巴转移及血管侵犯的情况。当病灶绒毛状突起较 多、较长,突起之间有融合,应警惕恶变可能。,大肠腺瘤癌变的CT表现,大肠腺瘤癌变的CT表现,强化特点:本组无异型增生组、异型增生组、癌变组各 期强化CT 值依次增加,表明腺瘤癌变时相应的血供明 显增加,肿瘤明显强化,主要与对比剂在瘤内微血管的 充盈及不成熟的管壁结构有关。 周围情况:当病灶周围出现增多、增粗的肠系膜血管分 支集群,类似“血管集束征”时,提示腺瘤癌变可能。 当腺瘤周围出现淋巴结,尤其是增大淋巴结时应警惕恶 变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