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第一人称代词“卬”的称数献疑.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68449 上传时间:2021-02-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古第一人称代词“卬”的称数献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上古第一人称代词“卬”的称数献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上古第一人称代词“卬”的称数献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古第一人称代词“卬”的称数献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古第一人称代词“卬”的称数献疑.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上古第一人称代词“卬”的称数献疑摘要:上古;第一人称代词;卬;称数关键词:一 上古时期的第一人称代词中,“卬”的用例极少,仅在尚书和诗经中出现过五例:1、哀哉!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越予冲人不卬自恤。尚书周书大诰;2、肆予曷敢大越卬敉宁王大命。尚书周书大诰;3、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香,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诗大雅生民;4、樵彼桑薪,卬烘于堪。诗小雅白华;5、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邶风匏有苦叶; 考查典籍中有关“卬”的训释,在称数上皆为单数第一人称“我”之义,如尔雅释诂:“卬,我也。”尚书大诰:“不卬自恤”句,释文注曰:“卬,我也。”诗

2、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卬否,卬须我友”句,毛传注曰:“卬,我也。”诗小雅白华:“卬烘于堪”句,毛传曰:“卬,我也。”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句,毛传亦曰“卬,我也。” 二 有学者认为“卬”似乎是上古宗周方言里的词语【1】,我们认为是符合事实情况的。 裘锡圭先生指出:“通过跟西周春秋铜器铭文作对比,我们可以相信尚书中周书的大部分(自大诰以下各篇),虽然其文字在不断传抄刊刻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不少讹误,但是大体上还保持着原件的面貌。”【2】故而,尚书中的周书能够反映当时周的口语。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皆为王室宫庭和京畿一带的乐歌,因而也能够反映当时周的口语。张玉金先生就邶风里出现“卬”的现象认为,武王克商

3、后,把商畿分为邶、鄩、卫三部,派其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合称“三监”)驻扎在三部以监视封于邶地的商纣之子武庚,正是“三监”带去的周人把周方言也带进了邶地,因而邶地出现“卬”是可以理解的【3】。我们则认为,由于诗经的采编大抵经过周朝乐官之手,所以邶风里出现“卬”字应是“三监”带去的周朝乐官在采编诗歌的过程中加工处理而造成,这可能更符合情理。 此外,上古第一人称代词中,“我”、“朕”、“予(余)”在殷商时就已经普遍使用,后代文献里也一直在延用。“吾”在殷商时未见,在西周文献里虽然仅有一个用例(见于西周末年成书的周易),至春秋时则已普遍使用开来。“卬”的用例不但少见,而且只是出现在周书和雅这种具有明显

4、地域特征的文献里,春秋以后的文献里也再没有出现过,因此“卬”的使用应该只是能够使用周方言的周人间或为之。 三 汉语研究在探求词语的读音、意义和语法功能的发展演变时,考察方言中所保留词语的古音、古义和语法功能是一个不可获缺的手段。周族兴起于今陕甘一带,其始祖后稷在尧、舜时受封于邰(今陕西武功西),至公刘时率族人定居于豳(今陕西旬邑西),后古公亶父从豳迁徙到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扶风、岐山间),武王克商后又定都于镐京(今陕西长安西北沣水东)。故而,作为宗周方言中的用词,“卬”在甘肃、宁夏部分地区的方言里被保留了下来。针对“卬”在上古文献中因用例太少而无法全面反映其称数的缘故,有必要结合现代方言里“

5、卬”的使用情况予以进一步地探讨和分析。 实地调查“卬”在甘肃皋兰县、榆中县和宁夏中宁县的使用情况可知,“卬”在称数上只用于表示复数的第一人称(宁夏或用“卬们”),如: 1、卬(卬们)下午都要到乡上开大会去。(主语) 2、那们吃罢饭,不给钱,还打了卬(卬们)几个。(宾语) 3、卬(卬们)老师的丈人昨个天住院了。(定语)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说话人在谈论自身问题时,为了引起听话人的共鸣和支持,通常不用“我”而不用“卬(卬们)”来自称。在这种语境里,“我”和“卬(卬们)”通常是共同出现的,说话人时而以“我”自称,时而又以卬(卬们)”来自称。如: 4、我这一下子病给了四五年,再但不好,卬(卬们)就活不上

6、几天了。 5、那个车我只摸给了一下,司机就把我给拾掇给了半天,明照着就是看不起卬(卬们)嘛! 比较“卬”在上古与现代方言中的差异,可以看到,上述的现代方言区里,第一人称的单复数称谓分别是由“我”和“卬(卬们)”来表示的,而且不存在“我们”一词,“卬(卬们)”在格位上也没有限制。据此,我们推断“卬”在上古周方言里并不只是限于表示单数的第一人称。原因如下: 首先,上古时期的人称代词在称数上是单复同形的,语言不断追求表意精确性的趋势促使这种单复同形现象在后代逐步分化为单复数各由其专用的词语来表示,而从语言的发生来看,具备完备系统的方言也必然存在这种现象。“我”是上古时期最有优势的第一人称代词,它既是

7、单复同形,又在格位上不受限制,故而自殷商起便是官话和文献中的通用词语。周在商时是属国,其口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商代官话的影响,而且周在克商后又全盘继承了商的文字,因而“我”被吸收进周方言是很自然的。但是,倘若“卬”在上古仅用来表示单数第一人称,那么当“我”作为借词进入周方言后,周族社会没有理由为了迁就“我”的用法而改变本民族早已约定俗成的“卬”表单数的用法来表复数,这从周族社会的语言习惯上是难以解释的。由此,我们认为“卬”在上古时期的称数应是单复同形的,只是在分化的过程中,吸收进了商代官话中“我”表示单数的用法,而保留了其本来就有的表示复数的用法。这一点,从上述现代方言区里不存在“我们”一词以及

8、“卬”与后缀“们”的结合亦可以窥见端倪。 其次,就“卬”的五个用例而言,上引例(3)生民中的“卬”释为“我们”之义更为恰当。该诗是周人追述其祖后稷的民族史诗,无论是诗歌的创作者还是吟诵的周族后人,用能够指称周族后裔整体的“我们”来歌颂祖先更符合宗族的群体认同心理;而从诗歌的具体语境内容来看,前几段都是在追述后稷出生及发明农业生产的神异事迹,“卬”所出现的最后一段则是具体描写周族后人准备祭品来祭祀祖先的场景: 诞我祀如何? 或舂或揄,或簸或蹂。 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载谋载惟,取萧祭脂。 取羝以軷 ,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 上帝居歆,胡臭亶时。 后稷肇祀,庶无罪悔,

9、以迄于今。 该段中,“我”被用作复数是无疑的。“或”是不定代词,“或舂或揄,或簸或蹂”句则释为:“有的人在舂米,有的人在舀米,有的人在搓米,有的人在扬糠。”而其它如“释”、“烝”、“谋”、“燔”、“烈”等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所呈现出的活动场景也无不是在表现参与祭祀活动的周族后人集体准备祭品的纷忙场面。因此,这里的“卬”不应是在指称具体的某一人,而应该与段首的“我”在称数上一致,表示“我们”之义,泛指参与祭祀的周族后人。“我”与“卬”同时出现在一个段落中,二者的区别也只是“我”用作定语,“卬”用作主语。 最后,我们在总结现代方言中“卬”的用法时提到,在特殊语境中,说话人除了用“我”自称外,还可用

10、“卬(卬们)”来自称。这时的“卬(卬们)”显然是说话人试图从心理上把听话人拉作自己情感上的分担者,从而造成了自称上“我”和“卬(卬们)”的混用。我们认为,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正是“卬”在上古时期所具备的单复同形功能没有分化彻底的一种遗留表现。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认为第一人称代词“卬”在上古时期的称数是单复数同形更为合理。 注释: 【1】【3】张玉金.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地域性和时间性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2期第45页。 【2】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6页。 参考文献: 【1】阮 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3. 【2】王 力.汉语语法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 【3】范文澜.中国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4】李树俨.银川方言人称代词复数的两种形式及词缀“都”.语文研究,20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