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69884 上传时间:2021-02-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技》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口技》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口技》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技》复习资料.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口技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这本书是清朝的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口技的作者是清朝的林嗣环,字铁崖,代表作品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后世尊他为小说家之祖。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少顷sho qng 齁hu声 屏障 png zhng 犬吠fi 呓语y 曳屋许许声y h 施 :sh 几欲先走j 无敢哗者 hu 夫叱大儿声ch 意少舒 sho 絮(x)伸颈:jng 呜声 w 中间力拉崩倒jin 奋袖出臂b 咳嗽 k sou 惊觉ju 抚f 嗣 s 既而:r三、重点实词:善:擅长 施:设置 安放 会:适逢 正赶上。 而已:罢了但闻:只听见 少

2、顷:一会儿 毕:全、都 众宾团坐:围绕而坐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犬吠:狗叫。便有妇人惊觉欠伸:被惊醒;打哈欠,伸懒腰。其夫呓语:说梦话 既而:不久,紧跟着。妇抚儿乳:抚摩,安慰;喂奶妇拍而呜之:轻声哼唱着小曲哄小孩入睡众妙毕备:俱备 絮絮不止:连续不断的说话 夫叱大儿声:大声呵斥 一时齐发:同时侧目:偏着头看 默叹:默默赞叹 以为妙绝:认为;到了极点 未几:不久 夫齁声起:打鼾。渐拍渐止:逐渐。盆器倾侧:翻倒倾斜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约;老鼠活动的声音。宾客意少舒:心情;稍微;伸展,松弛。稍稍正坐:渐渐 俄而:一会。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中;夹杂 曳屋许许声:拉 凡所应有:所有的,凡

3、是的。虽人有百手:即使 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手指;指出。不能名其一处:说出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这时候;脸色 两股战战:大腿 几欲先走:几乎、差点儿;跑奋袖出臂:举起、扬起于厅事之东北角:在 的群响毕绝:消失四、古今异义:会:会宾客大宴(古:适逢;今:会议) 但:但闻抚尺一下(古:只;今:表转折,然而)施:施八尺屏障(古:设置;今:设施) 是:当是时(古:代词,这;今:判断动词,是)虽:虽人有百手(古:即使;今:虽然) 奋:奋袖出臂(古:扬起;今:兴奋)走:几欲先走(古:逃跑,跑;今:行走) 股:两股战战(古:大腿;今:屁股)闻: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听见;今:听说)五、一词多义。1、坐

4、:(1)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2)通“座”,座位(满坐寂然)(3)犯罪(何坐?坐盗) 2、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3、毕:(1)尽(毕力平险)(2)全部(群响毕绝)4、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3)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4)开放(野芳发而幽香)(5)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6)f,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4)极高的,陡峭的 6、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2)说出(不能名其一处) 六、词性活用:宴:会宾

5、客大宴(名作动,摆酒宴) 目:侧目(名作动,看) 乳:妇抚儿乳(名作动,喂)善:善口技者(形作动,擅长) 手:妇手拍儿声(名词作壮语,用手)遥:遥闻深巷(形作壮,远远地)七、表时间的副词: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 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一时 表示两事相继发生:既而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之内发生:是时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少顷,未几八、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九、问答题。1、“京中有善口技者”中“善”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善字统领全文或连贯全文,全文的展开都紧紧扣住善字。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表现出来的。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声音的?答:由远及近,由小到大。3、为什么交代

6、道具时,连用四个“一”字?答:暗示道具简单,衬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4、“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写出了听众的那些心理?这样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答: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感到满意,为表演者技艺所折服。对表达中心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5、结尾句“一人”起到了那些效果?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答:既照应开头,也突出舞台、道具的简单,反衬表演者技艺高超,有余音绕梁之效。首尾呼应,结构完整。6、文中五次重复使用“百千”,有什么作用?答:“百千”指多、杂,突出了火急、火猛。也渲染了人们的紧张和慌乱。7、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答:交待口技者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

7、及开场气氛。 “善”8、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答:两个 一是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入睡的情形。一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的情形。9、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答:三次。细腻的刻画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的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10、作者在选文中怎样表现口技之“善”的? 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写有什么效果?答:既有正面描写各种声音,又有侧面描写宾客为表演所陶醉、折服的神态,这样共同表现其表演之“善”。侧面烘托口技人技艺的高超11、第段描摹一个声响场景,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的过程,写声响按

8、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小)及(大)的顺序。 12、你能说出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有什么好处?答: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摹,请同学们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遥闻既而当是时未几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第一个场景的声音从“深巷犬吠”开始写到屋中四人的不同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第二个场景“夫声起”、“妇梦中咳嗽”说明一家人由醒而睡声音变小尤其通过鼠倾盆器之言来衬托屋内的安静,甚是绝妙。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妇大呼”、“两儿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儿哭”、“犬吠”,再到各种风火声、救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说明声音由少而多、杂,也越来越大从三个场面

9、总体来看,声音变化的情形是:小大小大,思路清楚有序,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体现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艺。1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答:参加宴会者无不是京城的名门望族,大富人家,可表演者一声抚尺,使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暗示表演者名声之大,技艺之高无人不晓,无人不服。14、第二段中 “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写出了那些心理和内心感受?答:“伸颈”、“侧目”说明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入情境,尚能自持。.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满意、折服的感受。15、课文中的口技艺人模仿了哪些声音?观众反应如何?答:明确:犬吠欠伸呓语 儿啼 妇呜 夫叱絮絮,齁声

10、、妇拍儿渐止、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咳嗽,大呼、齐哭、百千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力拉崩倒、火爆声、风声、求救声、抢夺声、泼水声等。观众反应: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意少舒、稍稍正坐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16、.众宾客听了表演后都“以为妙绝”,请问“妙”在何处?答:“妙”在于五种声音,一时齐发,犹如一部大合唱。17、 “犬吠”这两字,有何作用?答:犬吠烘托深夜的环境气氛,也是一家人由睡到醒的原由。18、“正坐”和前文何处形成照应?答:“正坐”和“伸颈,侧目”照应。19、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一家人睡去后夜深寂静的氛围?找出具体语句。答:以动写静,微闻有鼠作作索索。20、本文展示民间艺人技艺高超的

11、主要描写方法是什么?这种写法的好处何在?答: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着力描写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着力描绘听众的反应,这是侧面描写。两者结合起来写,是为了把表演和它的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一突出口技表演之“善”。21你认为口技艺人的表演“妙”在何处?(围绕利用简单的道具表演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谈即可。)22、请设计一段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文字,更好的突出表达效果。答:他美妙的歌声在室内回荡,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伙伴们个个静静地倾听,神情是那样的专注,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神往23、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联系上下文有什么作用?答:写由醒到又睡的经过和宾客情绪变化,承上启下2

12、4、第四段中“忽一人大呼火起”一句声响有何特点和作用?答:声响突如其来,情势紧急,引出着火和救火场面。25、第四段中一家四口的声响可想见当时什么情景?答:四口人突然感到祸从天降,陷入危难之中,紧张,忙乱。26、第四段中宾客的反应从那些方面表现的?答:从神色、动作、情感心理方面表现的,反衬口技人技艺高超。27、那些声音说明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的过程?这些声音和“当是时”之后的声音有何不同?答:“欠伸”“呓语”“大啼”“絮絮不止”说明一家人由睡到醒,以上是单音表演,“当是时”后是混合声表演。28、由口技之精,我们可以联想到各行各业的技艺之善,如果在本专业有所建树,你认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可就“德”和“才”“苦练”和“顿悟”等展开,有恒心,争取做到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29、表演者技艺为什么这样出神入化?这给我们什么启迪?答:勤学苦练的结果,凡事都要下苦功,做到精益求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