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述及现状分析.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71552 上传时间:2021-0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概述及现状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项目概述及现状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项目概述及现状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项目概述及现状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项目概述及现状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概述及现状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概述及现状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项目概述及现状分析蟠桃居住区地处徐州市经济开发区中部,北临开发区主干道杨山路,东靠经六路、西至经五路。总规划用地面积约270亩(18ha)。该项目是开发区管委会贯彻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批试点项目,是开发区重点工程,安民工程。居住区的服务定位是集中安置拆迁村民及企业产业工人,二者在工作,生活习惯上并不相同,设计中既要保证二者有一定联系,又要区别对待,因此蟠桃居住区不同与以往的居住区规划。其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通过合理的设想,完善的规划理念进行统一规划、实施。如何能适应当代的农民生活需要,体现其地方特点,是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本设计以现代农村居住水准为目标,积极采用新方法

2、和新观念,在兼顾居住环境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同时,以“地方性居住环境”为主题力求创造舒适优美、方便的居住环境,促进该地区住宅建设和新型住宅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第二章 设计依据一、 徐州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发出的设计邀标文件。二、 徐州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蟠桃居住区地形图”及居住区相关资料;三、 国家有关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法规、标准、规范等。第三章 设计理念如何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使之既具有现代化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的底蕴是设计中面临的最大矛盾。蟠桃居住区整个用地达18公顷,势必要有一套完善的系统。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处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

3、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如居住区主要干道及商业街道路均由原有主干道发展而来,既节约了建设投资又有利于分期建设。在设计中,规划布局不拘泥于传统模式,以现代的手法体现传统民居的内涵,力求神似。通过用现代建筑及空间形式,巧于因借的设计手法,很好地诠释了一个有着自己文化韵味居住区。第四章 总体规划一、 总平面布局:如何合理利用原有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彻底抛弃原有的,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创新。从原有主道路出发设计既

4、可以保留居住区积极元素,又对居住区分期建设有利。由于生活工作习惯的不同,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设计中把企业产业工人和拆迁安置居民分开安置,并在各自内部以组团形式存在,形成居住区-居住组团的结构采取这种结构形式的优点是:最大限度的延续了原有村子中邻里之间的关系,而不同性质的企业产业工人也可以相对集中安置有利于各自管理。各组团空间的开敞性和通透性方面体现着传统韵味,最大限度与自然亲和。组团间通过步行景观通道串联各个内庭,形成景观轴线和广场空间。组团封闭式管理,大区开放。将原有部分居住区内部干道演变成商业步行街,并通过一条东西向绿化步行带连通了企业产业工人公寓和拆迁安置居民小区,使之即分离又有着

5、一定的联系。公建则安置在满足其服务半径的位置。公建适当集中安置,形成商业步行街。辐射至绿化景观带上,为居住区中心聚集了足够的人气。二、 功能、结构形式由于考虑到现实情况(居住区将来要有若干个村庄的居民组成,为了管理及居民之间联系交往方便)规划时就必须考虑到要使居民的相对集中,因此居住区采用居住区居住组团这一结构形式,省去了小区元素。企业产业工人公寓,拆迁安置小区各由自己的组团组成。而公建集中布置在中央,使之使用起来更为便捷、合理。三、 交通组织蟠桃居住区北临开发区主干道杨山路,东靠经六路,西至经五路。设计中将主入口放在杨山路及经五路侧,在杨山路段再增设一人行入口(不通车) 。各组团内部道路结合

6、居住区主干道合理布置整个居住区通过车行道及步行道的交错连接,构成一个有机的趣味性很强的空间联系方式,而且能很方便的到达各功能空间。区内道路依据流线组织合理、交通便捷、通而不畅的原则进行规划,道路组织结构与各功能区的划分有机结合,道路走向注意与地形、景观结合。住宅一层架空作车库供停车存储之用。在道路系统的主要节点设置不同功能、不同形式的广场或小品,完善道路功能,丰富道路的空间序列。道路系统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宅前道路及步行街道路四级。主要道路为双车道,宽7米;次要道路为单车道,宽5米;通至住宅的组团级道路宽26米;宅前小路系统,蜿蜒曲折,宽l至2米不等。主要步行街道路宽18米,兼有广场功能。

7、整个居住区的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允许机动车通行;支路结合景观及消防疏散要求,合理规划,允许消防车和区内小型车辆通行;完善的步行道系统为入住者提供安全、方便的休闲、游览空间。四、 建筑布局1. 住宅布局蟠桃居住区住宅基本以3个单元组成一幢为主,局部为2,4个单元不等。均为6层住宅,一层为车库及储藏用。居住区划分为若干个组团,每个组团均布置了满足其内居民必需的公建设施,住宅依据平、坡地结合的条件,充分满足其日照间距,通风需要并根据地形和总体构图的需要,把一些建筑物作斜向,扭向及曲线形处理,不但丰富了社区内的空间感,也使人有种身处在井田交错的世外桃源之中的感觉。2. 公建布局蟠桃居住区的构成形式是居住

8、区居住组团,其中省去了居住小区这一过渡元素,居住组团成为其构成的基本元素。照常理应是每个组团都应有比较完整的公建来配套,但这样存在两个矛盾,一是使用不便,一些居住区级的公建如果单放在一个组团里其它组团的居民使用起来势必不太方便,但每个组团都配置齐全了又不可避免的造成浪费。二是若把公建都均匀地布置在各个组团里,整体布局又显得太散,居住区里没了聚的力量。因此设计中每个组团在配置了满足其必需的公建前提下,居住区级的公建集中布置。这样既可让各个组团的居民方便快捷的使用,又可在居住区中形成一种聚心力,成为居住区的核心(商业的集中、步行街的形成,使居住区中的商业运作更为合理化)。公建层数主要为两层,局部可

9、高出(如居住区内的标志建筑),中央公建以商业为主,风格统一,形式不宜过于繁琐,色调定为暖色调,各建筑之间通过玻璃连廊连接,区内以步行街贯通,禁止车行。公建区以简洁、热情的方式为居民营造出一个安全、轻松、方便的休闲场所。五、 绿化景观规划本设计在绿化设计中力图通过绿化带的形式营造出不论身在何处都有绿色相伴的氛围。居住区各组团内部均保证有一块绿地,中心位置有一条东西向绿化步行带为各组团的居民提供了休闲、聚会的好地点。力求使每个组团居民在拥有一处相对封闭的绿地基础上还可以享受大面积的完全开放的共享空间。六、 建筑单体设计意向由于居住区内住宅均为多层,故区内公建不宜太高,但可个别设高(如居住区内的标志

10、性建筑)。建筑物(尤其是中央区的公建)既要有着相互间统一的风格,又要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其色彩上宜采用暖色调,给居民一种轻松宜人的家的感觉。建筑风格以现代为主, 以现代的手法发掘出其内在的特质,做到神似。整个蟠桃居住区力求以现代的建筑风格,通过理性的几何布局营造出一个适于当代农民居住的田园社区。总观蟠桃居住区布局,区内在宏观上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在具体设计上追求单体建筑在统一前提下的个性化和多样性。设计中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而是发掘其外表特征下的深层文化内涵,既要反映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要展示鲜明的时代风采。在结合地形及围边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对原有特色的尊重,小区实现了健康、愉悦、时尚的主

11、题,并成为一个现代开放、成熟的人文生态区的典范,成为一个散发着朴实气息的田园社区。第五章 基础设施规划一、 给水工程与消防规划1、 用水量预测人均综合用水量取250升人日。管网漏损及其它用水量按上述用水量和的10计。徐州市金山桥三孔桥村规划范围内总用水量为1951立方米日。2、 给水管网村庄生活用水规划采用自来水,水源引自金山桥。由一路DN200的给水引入管接至村内干道上的环状给水干管,管径为DN100。院落前给水支管采用DN50。3、 消防规划按照120米的间距布置室外消火栓,消火栓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消火栓用水采用市政供水管网。二、 排水工程规划1、 污水量预测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90

12、考虑,同时考虑日变化系数,规划范围内污水总量为1756立方米日。2、 污水管网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雨水和污水管道沿路敷设,污水管在道路下的管位根据道路走向在路西、路北。地下管道埋设应遵循“先深后浅”原则,污水管道埋设最深应结合道路施工首先实施。雨水管道布置在道路设在东侧,南侧。雨水口一般应在道路交叉口汇水点,低洼处设置,间距通常2040米。3、 污水处理规划将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向北汇集,排入北面机动车入口处的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考虑综合利用水资源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的经营情况,应加强处理后的中水回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充分考虑中水回用于市政浇洒道路、绿地、景观用水以及工业冷却用水。

13、三、 电力工程规划1、 供电负荷预测村庄平均用电负荷指标按8千瓦户考虑,规划总户数为2028户,则总用电负荷为16224千瓦,用电需用系数取O4,则计算负荷为6490千瓦。2、 供配电系统三孔桥设10kV变电站1处,结合休闲绿地设置。10kV电源线由金山桥引入,10kV高压线和0.4kV低压配电线路采用电缆埋地的敷设方式。电力管孔数在主干道,采用六孔混凝土排管。3、 路灯在入村主干道路上设置路灯,灯具高度6米左右,安装间距3550米,路灯线路与电力电路同杆敷设。宅间道路照明以居民自家独立设置路灯为主。四、 弱电工程规划1、 电话容量预测电话主线普及率按每百人33线考虑,电话主线容量需2342线

14、。2、 弱电系统规划弱电系统包括电信电缆、光缆和有线广播电视电缆、光缆。规划村内弱电系统采用架空线路的方式敷设,各种弱电电缆线路可同杆架设。弱电线路引入由金山桥引入。五、 能源规划近期规划以罐装液化石油气为主要气源。可选择太阳能、风能、秸杆制气、沼气等新型清洁型能源,逐步取代目前村民使用的柴、煤等燃料,改善村庄的环境卫生状况。鼓励利用太阳能、沼气、秸杆制气等再生能源进行分户供暖,同时鼓励新建民宅使用新型外墙保温材料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六、 环卫规划1、 生活垃圾、粪便产生量预测人均垃圾产生量指标:1.0千克人日。人均粪便产生量指标:1.O千克人日。规划范围内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098千克日,粪便产

15、生量为7098千克日。七、 防洪规划农村防洪标准根据防洪工程规划规范为20年一遇。建设基地的室外地平标高要高于当地最高洪水位30cm。八、 管线综合管线综合包括: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等。管线沿道路敷设,原则上给水管、电力管沟位于路东和路南;雨水管、污水管、电信架空线位于路西、路北。工程管线水平布置,由路北至路南或由路西至路东依次为:电信架空线、排水管、给水管、电力架空线。它们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需满足规范要求。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一般按下列规定处理: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第六章 建设时序和技术经济指标一、 建

16、设时序由于该项目为村庄拆迁安置项目,因此整个村庄统一规划、统一实施、配套建设。二、 工程概算建设主要内容及工程概算详见下表:项目名称数量(规模)单价造价(万元)公共建筑1700m2800元/m2136.00住宅66700 m2600元/m24002.00道路7800 m260元/ m246.80DN100给水管1600m60元/ m9.60DN150给水管300m123元/ m3.69垃圾桶18个500元/个0.90公厕2座10万元座20.00路灯90盏1000元盏9.00合计4227.99三、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用地汇总表项目计量单位数值占总建设用地比重()规划总用地ha181、建设用地ha18100其中住宅用地ha11.5163.95公共建筑用地ha3.2418.01道路用地ha1.689.32绿地ha1.578.722、其它用地ha-注:其它用地包括公用工程、生产性服务设施用地、水域、林地等。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项目名称数值单位总用地面积18公顷总建筑面积68400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66700平方米公建配套面积1700平方米居住户数70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