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参doc.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73736 上传时间:2021-02-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参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参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参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参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参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参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参doc.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学生活动指导本节教材没有安排相关的学生活动实践,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相应增设一些学生活动。第一课时活动建议:活动一:安排学生介绍自己身边的多媒体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活动,此活动可以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过程如下:1 由学生表述身边的多媒体计算机硬件设备。2 教师将问题引伸:“从大家谈的这么多种配置中,我们能否找出一种大家都具有的最低配置呢?”从而引出MPC最低配置标准。3 给出如教材图1.4.1所示核心部分的简图,让学生添加周边的外设。4 教师再次将问题引伸:“大家都已经了解了常见的多媒体外设,那你知道它们的基本工作原理吗?”从而引出工作原理的介绍。 活动二:给出一个金额限止,让学生通过上网

2、查询的方式,虚拟配置一台多媒体计算机。 活动一和活动二教师可以任选一个,安排在本课一开始,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以自主的方式建构多媒体计算机硬件设备配置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多媒体计算机硬件配置的标准及常见的多媒体外设。 活动三:学生在阅读辅助网站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填空题: 1光存储技术的产品是由 和 组成的光盘驱动系统。 2驱动器读写头是用 和 组成的光头,记录介质采用 材料。 3光存储技术比其他存储技术具有更高的容量,是因为 。 4在光存储设备的优点中,信息保存的较长,是因为 。 5扫描仪的作用是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 6目前,大多数扫描仪采用的光电转换部件是 ,它可以将照射在其上的

3、光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再进行A/D转换及处理,产生相应的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其中的A/D是指将 信号转换为 信号。 7当扫描仪的光源将光线照在欲输入的图稿上,会产生表示图像特征的 光或 光,图像不同,光的模式不同。 8决定扫描仪性能强弱的指标有 、 、 、 和 。 9在数码相机相机后面接受反射光的不是胶卷,而是 ,它能将光转换成电脉冲,光线越强,电量越大。 10数码相机是通过 混合成一个像素来产生自然的彩色。它们分别是 、 、 三种颜色。对每一种颜色,数码相机存储 位颜色信息,这样每个像素经过三次拍摄,最后可以达到 位的颜色信息。第二课时活动建议:在下列项目中任选一个,尝试写出所需的大致素

4、材和简单的设计思路。1在校际班级足球赛前,制作一个用于介绍你班足球队员的宣传性的广告作品。2为你的个人网站制作一个宣传性的广告作品。3让你以一个小老师的身份去为低年级的学生介绍有关网络道德的知识,制作一个演讲的课件。4假如你将去竞选学校学生会主席,制作一个竞选宣传作品。 (四)知识、技能拓展 1光存储设备 光存储技术的产品是由光盘驱动器和光盘组成的光盘驱动系统。驱动器读写头是用半导体激光器和光路系统组成的光头,记录介质采用磁光材料。光存储技术是通过光学的方法读写数据的一种存储技术,其工作原理是改变一个存储单元的性质,使其性质的变化反映出被存储的数据,识别这种性质的变化,就可以读出存储数据。光存

5、储单元的性质如反射率、反射光极化方向等均可以改变,它们变化的两种状态对应于二进制数据0、1,光电检测器通过检测出光强和光极性的变化来识别信息。高能量激光束可以聚焦成约1m的光斑,因此光存储技术比其他存储技术具有更高的容量。光存储设备具有如下优点:(1)可拆卸,容量大,一张光盘约640M,和硬盘相比读写的速度慢。(2)随机存取性强。(3)激光头与介质无需接触,不受环境影响,信息保存时间长。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1)存储容量:指所能读写的光盘的容量。分为格式化容量和用户容量,采用不同的格式和不同驱动器,光盘格式化后容量不同。(2)平均存取时间:指在光盘上找到需要读写的信息的位置所需要的时间。即指从

6、计算机向光盘驱动器发出命令,到光盘驱动器可以接受读写命令为止的时间。一般取光头沿半径移动全程1/3长度所需要的时间为平均寻道时间,盘片旋转一周的一半时间为平均等待时间,两者加上读写光头的移定时间就是平均存取时间。(3)数据传输率:指从光盘驱动器送出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光盘的光道上传送的数据比特数,与光盘转速、存储密度有关。2.图像扫描仪扫描仪可以将各种形式的图像信息输入计算机,其基本原理是将反映图像特征的光信号转换成计算机可接受的电信号。目前,大多数扫描仪采用的光电转换部件是电荷耦合器(CCD),它可以将照射在其上的光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扫描仪在工作时,首先由光源将光线照在欲输入的图

7、稿上,产生表示图像特征的透射光或反射光,图像不同,光的模式不同。光学系统采集这些光线将其聚焦在CCD上,由CCD将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电信号,然后对这些电信号进行A/D转换及处理,产生相应的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当机械传动机构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带动装有光学系统和CCD的扫描头与图稿进行相对运动时,就将图稿全部扫描一遍,一幅完整的图像就输入到计算机之中了。图像扫描仪分类:(1)平板式:这种扫描仪是较好的多媒体信息获取设备。一般分辨是600dpi,高分辨率可达2400dpi。采用24位量化,适用A3、A4幅面。(2)手持式:这种扫描仪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环境。扫描最大宽度为105mm,一般分辨率为400

8、dpi。(3)滚动式:这种扫描仪适用于A0、A1大幅面图稿输入,其分辨率在300-800dpi之间,采用滚动式走纸机构,扫描时扫描头固定,图纸在走纸机构控制下移动,完成扫描。按扫描图稿的介质可分为反射式扫描仪(纸材料)和透射式扫描仪(胶片)。扫描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扫描仪的性能指标表示了扫描仪的性能,主要有表示扫描仪精度的指标分辨率,表示扫描图像灰度层次范围的指标灰度级,表示扫描图像彩色范围的指标色彩数,以及扫描速度和扫描幅面等。分辨率表示了扫描仪对图像细节的表现能力,通常用每英寸长度上扫描图像所含有的像素点的个数表示。目前多数扫描仪的分辨率在300-2400dpi之间。灰度级表示灰度图像的亮度层

9、次范围,级数越多,扫描图像的亮度范围越大,层次就越丰富,目前多数扫描仪的灰度为256级。色彩数表示彩色扫描仪所能产生的颜色范围,通常用每个像素点颜色的数据位数表示,比如常说的真彩色图像,指的是每个像素点的颜色用24位二进制数表示,共可表示224=16.8106种颜色,通常称为24bit真彩色扫描,色彩数越多扫描图像越鲜艳真实。扫描速度有多种表示方法,通常用在指定的分辨率和图像尺寸下扫描时间表示,扫描幅面表示可扫描图稿的最大尺寸,常见的有A4、A3、A0幅面等。3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数码相机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电荷耦合器(CCD)进行图像传感,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记录下来,再借助计算机对图像资料

10、进行修改、处理,最后达到制作的需要。数码拍摄时,数码相机的镜头和普通相机一样打开,但在相机后面接受反射光的不是胶卷,而是一个布满成千上万个光敏晶体管的微型芯片电荷耦合设备(CCD),它能将光转换成电脉冲,光线越强,电量越大。数码相机成像是靠CCD图像传感器,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都决定于CCD上所采集的像素数,因此,像素数越多越能获得高保真图像。CCD可识别亮度分级,但并不认识颜色。必须通过三个基本色混合成一个像素来产生自然的彩色。为了做到这一点,数码相机一般分三次来完成一幅彩色相片。数码相机用三个彩色滤色镜来为CCD提供合适的光线:红、绿、蓝。对每一种颜色,数码相机存储8位颜色信息(即25

11、6种颜色),这样每个像素经过三次拍摄,最后可以达到24位的颜色信息。CCD的精度决定了最高分辨率,当按下快门,镜头和CCD就完成了相应的感光工作,最后的彩色图像便以压缩图像的格式存放在数码相机的存储器里,一般为一个专门的压缩芯片,使原始位图图像压缩到只有原来大小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更小,然后数据存入数码相机的存储器里。由于数码相机依靠单个的像素点记录图像,因而其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大,导致单机存储数量有限。数码相机一般有内置存储器,但是大部分的数码相机均可另外加存储卡,存储卡就像传统相机中的胶卷,但其可以无限次重复使用。数码相机的照片是以二进制保存数字图像信息的,因此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标准USB接口相

12、连,将数据传入计算机。4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是目前流行的一种绿色环保显示设备,它在显示原理上摒弃了“电子射线扫描”技术。所谓液晶,就是在常温下是液态,并且光学性质近似于晶体的一大类物质的统称。液晶的分子排列对外界的环境变化,如温度、电磁场的变化等十分敏感,当液晶的分子排列发生变化时其光学性质也随之改变。液晶显示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工作电压低、图像精确等优点,同时也存在可视角度小、易损、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差等缺点。液晶显示器的性能指标:亮度亮度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指标。液晶显示器的显示主要是依靠一个背光的光源,这个光源的亮度决定了整台LCD的画面亮度及色彩的饱和度,理论上来说,液

13、晶显示器的亮度是越高越好。目前一般以cd/m2做液晶显示器亮度的计量单位。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必须大于150 cd/m2。坏点所谓坏点,是指液晶面板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不可修复的像素,坏点不能发光,造成显示器在显像时的少点现象。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液晶显示器上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即像素由亮转暗或由暗转亮所需的时间,也称为“反应速度”。响应时间越小说明响应越快,也就不容易出现所谓的拖尾现象。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应该是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的总和,单位是ms。目前,大多数液晶显示器的反应速度介于20-100ms之间,也有少数机型可以达到16ms。可视角度可视角度是指站在屏幕边某个角度仍可清晰看到屏幕

14、上影像时所构成的最大角度。LCD的可视角度左右对称,但上下却不一定对称,绝大多数情况是上下角度左右角度。目前,大多数液晶显示器的可视角度均在1200以上。对比度对比度也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性能指标。对比度是指显示器显示黑与白两种色彩时的反差度。对比度120:1时就可以显示生动、丰富的色彩,对比度高达300:1时便可能支持各层次的颜色。目前大多数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都在250:1500:1之间。色彩表现色彩表现是指显示器的色阶是否丰富。由于大多数液晶显示器采用模拟接口,多了两道数模/模数转换,信号有一定衰减,因此目前的液晶显示器一般只能呈现260000种颜色。六、“综合探究”活动指导本章的“综合探究

15、”活动是教材第三条学生活动主线的第一篇,通过本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及相关外设的作用,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调查走访的方式了解目前市场上计算机硬件设备和多媒体外设的品牌、价格及其性能。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活动建议:1本活动建议作为本章内容学习的一个检测与反馈。2检测方式:以五人小组为单位,利用两周的课余时间完成整个活动的要求。3成果上交:(1)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一份课题研究报告,内容格式如下表: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研究成果表全组人员名单人员具体分工投标方提供产产品名称性能简介案技术标部分品的性能介绍提供

16、产品的质量保期产品名称质量保证期售后服务承诺投标方案商务标部分提供产品硬件报价单产品名称报 价提供产品软件报价单软件名称报 价课题研究过程汇总小结活动小组自评情况测评项目得分人员配备分工合理(5分)项目整体任务安排时间合理(5分)任务分析说明正确(10分)所需设备清楚、结构草图正确、没有缺项漏项现象(20分)所选设备合理,性价比高,技术指标完整,总价不超过预算(20分)项目技术标、商务标内容清楚明确(10分)课题总结报告内容详细,过程清楚(10分)个人心得(共五份,每人得4分)合计: 注:各小组在完成研究任务后,根据上表给出的指标进行组内自评。(2)课题组每位成员,上交一份探究心得,内容格式以

17、下表:配置多媒体电脑个人研究心得表班 级姓 名所在小组课题研究所承担任务研究过程简 介研究过程所获得的成果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研究过程的自我评价探究态度相关知识综合能力合作精神操作效率操作技能注:“研究过程的自我评价”由学生参照附录五“学生学业成长记录表”中的“综合探究”活动的评价指标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 4评价指导 本探究活动的评价建议分成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学生自评,第二部分教师评价 (1)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由小组评价和学生个人评价两部分组成,其中小组评价满分100分,个人评价满分24分。 学生自评的总得分=小组评价的得分76%学生的个人评价得分 (满分100分) (2)教师评价: 教

18、师参照学生上交的“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研究成果表”和“学生个人研究心得”,为每位学生评分。其中 “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研究成果表”的评价占70%,“学生个人研究心得”的评价占30%。结果如下表:配置多媒体计算机探究活动教师评价表序号小组编号姓 名小组研究成果表评价分学生个研究心得评价分合计得分1250 “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研究成果表”评价指标: 小组分工合理、明确,得5分; 设计符合题目要求,功能完备,得10分; 技术标能充分反映所选用设备的性能、质保期,得10分; 技术标中提出的售后服务项目具体全面,切实能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得10分; 商务标中提出硬件产品从数量到报价均能体现合理性,得10分; 提供

19、的软件即能考虑到用户预算的总金额,又能符合软件保护条例的要求,得10分; 研究过程汇总能充分反映出全组人员参与研究的过程,得10分; 小组自我评价客观合理,得5分。 “学生个人研究心得”评价指标: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对自己所承担任务,经过认真研究取得了收获,并对全组研究起到帮助,得15分; 能正确罗列出研究中自己承担部分所存在的问题,得10分; 能根据附录五提供的评价指标客观地作出自我评价,得5分。(3)“综合探究”活动总得分“综合探究”活动总得分=学生自评的总得分30%教师评价70%配置多媒体计算机探究活动总评价表序号姓 名学生自评总得分30%教师评价70%合计得分1250七、评价建议本章安排

20、了一个讨论交流活动、一个实践体验活动和一个综合探究活动,其中对讨论交流和实践体验的评价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综合探究的评价作为本章测试的成绩。1学生平时成绩:以“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活动为例,活动得分=学生学生成长记录表中记录的学生自评分30%+教师评分70%。“了解多媒体最新产品”活动的评分与此相同。学生平时成绩=“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活动得分+“了解多媒体最新产品”活动得分,如下表所示:学生平时成绩表序号姓名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了解多媒体最新产品合计得分12502章测试成绩:本章测试成绩见“综合探究”的总评分。3学生在本章活动的总评分:学生的总评分=平时成绩40%+章测试成绩60%

21、。再将总评分换算成等第,等第换算见下表所示:等第名称相应分值优秀得分90分良好90分得分80分及格80分得分60分不合格得分60分下面是本章的学生总体评价样表,电子文稿以EXCEL格式在配套光盘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使用。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学生学习情况总体评价表序号姓名平时成绩40%章测试成绩60%合计得分等第1250八、参考资料1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基础及应用 钟玉琢 高等教育出版社2流媒体技术与应用完全手册 陈卓 郑重 清华大学出版社3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原理 马华东 清华在学出版社 4多媒体技术基础 贺雅娟 科学出版社5数字媒体技术和应用美戴维希尔曼 清华大学出版社6多媒体技术教

22、程胡晓风、吴玲达等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九参考教案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一章参考教案一教学主题走进多媒体世界适用年级高一年级教学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内容包括了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其三个主要特征。从介绍多媒体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入手,较自然地引出多媒体技术的三个主要特征,即交互性、集成性和实时性,并以框图的形式对三个特征的概念及其应用事例加以阐述,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学习目标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2利用身边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实例,概括出多媒体技术的三大特征。3区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区别,树立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意识。 所需资源和环境数字化资源1相关

23、网站:http:/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1.1节。2 教材配套教师用书。3 “走进多媒体世界”的学习任务单。教学支撑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所有计算机能够上因特网、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或液晶投影仪教学设计教学引导问题设计问题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你能说出你所了解的多媒体定义?了解多媒体概念网页浏览,能进行信息检索,概况归纳。你能举例说明你所熟悉的多媒体应用事例?了解多媒体的三大特征归纳总结三大特征区分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对多媒体三大特征的理解,树立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意识多媒体技术在不同应用层面的存在的优、缺点。教学过程设计一、 新课引入: 展示用PowerPoi

24、nt制作的2004雅典奥运会我国所获金牌的项目及选手简介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图文并茂的效果,用多媒体课件特有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二、 教学内容: 1 设问:你能说说你眼中的多媒体吗?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和上网浏览教师提供的推荐网站,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2 设问:你能举例说明你所熟悉的多媒体应用事例?学生活动:在例举身边所熟悉的多媒体应用事例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提示下归纳此类应用反映了多媒体技术的哪类或哪几类主要特征。3教师活动:利用前面展示的多媒体课件,说明多媒体技术的三大特征。4学生活动:分小组,举例区分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要求能突出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利弊,

25、了解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并填写“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的任务表。5教师活动:展示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推荐有代表性的小组上讲台以小演讲的方式显示讨论结果。6组织学生填写“学生学业成长记录表”。三、 本课小结课后反思教案设计者韩肃晟单位地址/邮编杭州三墩振华路5号/310030电子邮件T联系电话057188959988-1402“走进多媒体世界”学习任务单一、媒体分为 、 、 、 和传输媒体五大类。二、多媒体技术是指 。三、多媒体技术的三大特征是 、 和 。四、分析老师课堂中展示的课件2004雅典奥运会我国所获金牌的项目及选手简介,谈谈使用这个课件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优点:不足之处:五、

26、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举例分析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并填写下表实例描述运用“多媒体”的表现方式运用传统媒体的表现方式运用“多媒体”的优点或缺点运用传统媒体的优点或缺点结论 六、举例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应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否则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一章参考教案二1.2 多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案设计者 张 琦 教材、学情分析“多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是多媒体技术第一章第2课,主要内容是有关生活中的多媒体和网上的多媒体。通过前一课“走进多媒体世界”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了解了多媒体技术的特征,而且有一部分同学已经能列举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例。教学目标【

27、知识目标】1、掌握目前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生活的几个方面;2、了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多媒体技术及其实现方式。【技能目标】通过小组活动掌握区分不同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情感目标】我们生活中数字信息的数量在这十几年中已经急剧增加,质量上也飞快地在改善,多媒体技术正在迅速的、意想不到的方式进入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来学习这样一节课,可谓与时俱进。通过让学生亲历多媒体技术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激励他们发展多媒体技术和应用多媒体技术,立志使我国的多媒体技术科研和应用水平走在世界。【迁移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大胆畅想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多

28、媒体技术应用及其关键技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上节课中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多媒体技术中包含哪些媒体及其特征,今天我们来个多媒体列举竞赛。大家联想一下我们的实际生活,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媒体?在我们的生活、娱乐、学习中,往往这些媒体的应用就能够反映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了。1、学生分组合作,通过上网浏览相关的网页,填写下表:产品名称核心技术市场价格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调查心得,列举找到的多媒体应用产品,看哪个小组找到得最多3学生实践二、课堂探究,培养技能与意识1.示范操作,掌握查找步骤。教师指出: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成功找到了多媒体应用实例,请该组派学生进行示范并讲述方法。教师点出关键步骤及查找要注意

29、的地方,教师巡视。设计意图: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因此,教师并没有一开始就把该注意的地方全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在尝试的过程总肯定有部分失败的学生,于是让成功的学生传授经验,学生教学生,效果自然比教师流水账式的讲授要好得多。2.合作探究,汇报成果。各小组以演示文档的形式把搜索结果整理,并派代表汇报。学生再次进行搜索并查漏补缺。从量上评出竞赛结果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搜索结果归类。教师指出:请各组将搜索到的结果分别放到不同的类别中,见下表:生活中的多媒体分类例举核心技术娱乐与家用电子出版视频点播咨询、演示和介绍教育与培训学生

30、归类,并找出核心技术。每一类的核心技术由一组学生讲解。教师在学生讲解基础上,再深入讲解。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从搜索列举的层次上升到分类、归纳核心技术的层次,由此一步一步掌握生活中的多媒体应用及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的应用。三、畅想未来刚才大家从网上搜索的以及生活中用到的,都是现实的已经在应用的多媒体技术,现在结合我们分析的现有多媒体技术中的这些核心技术,让我们畅想一下,在未来的娱乐、学习、家居生活中会诞生一些怎样的多媒体技术,你身在其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设计意图:本着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的原则,最后让学生畅想多媒体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自然会以最大的热情投身进去。而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探寻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方向,同时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必要的手段,将贯穿于学生长期的实践中。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