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85732 上传时间:2021-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占的分值比较多,同学们丢分也很严重,因为有些同学做阅读题时,全凭自己的感觉答题,其实,答阅读题也是有技巧可寻的。本人现把一些总结经验写出来,以供同学们参考。(一)一句(一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阅读题中时常会问到:一句(一段)话在文中的作用。做此类题:第一步:我们首先看这个句子(段落)是在文章中的哪个位置,开头?中间?还是结尾?如果是在开头,则有以下几种可能: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果是在中间,则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如果是在结尾,则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

2、应、结构完整 第二步:答题格式可固定为:在内容上,起到;在结构上,起到(省略号内容再具体到上一步去相对应)。具体解析如下:1、在文首:(1)散文类文章:开篇点题;吸引读者;引出下文;总领全文等。比如:“我不由得的停住脚步。”这个句子在文中起到吸引读者,引出下文的作用(紫藤萝瀑布宗璞);“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个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开启下文,引出下文(春朱自清);“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总领全文(夏感梁衡),类似的文章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同学自己去慢慢体会了。(2)记叙类文章(小说):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3、;总领下文。比如: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这句话没有直接点出“新花样”的具体内容,从而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埋下伏笔;小说爸爸的花儿落了“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这句话起到了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的作用。 2、在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比如: “妈妈,那个海呢?”这句话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将文章的前后的两部分紧密衔接起来(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一丝不苟啊!”贝壳的生命短暂、细小、脆弱、卑

4、微的,写这样的一个生命,为下文对人本身生命的感悟奠定了基础:贝壳尚且如此,那么人呢?从而引出下文(贝壳席慕容);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 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前文的事进行议论,又引出下文的故事(第一次真好周素珊);“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总领全文的作用(闻一多的说和做藏克家)等等。 3、在文末:点明中心(紫藤萝瀑布散文);深化主题(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类文);照应开

5、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比如,“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对象)的温和的特点(特性);“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对象)的细而密、细而亮、细而柔的特点(特性);“像眼睛、像星星、还眨眨的”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花的灵气、动感美朱自清的春;“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起而终于沸腾一样”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天(对象)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夏感梁衡)。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突出)对象特性 比如:“红的

6、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突出了开花的那股热闹劲儿 (春朱自清);“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时间延续过程又长又慢,强调父亲(对象)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特性)不停地行动,顽强地救出他的儿子。(单元试卷地震中的父与子)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比如:“不知怎么搞的,我的眼睛一下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寻找的结果吗?”起到了强调、加强语气的作用。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比如 :“山坡上的纤纤细草长成了一片

7、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个句把春天的景物和夏天的景物比较,强调了夏天的特点,突出了夏的热烈以及农作物旺盛的活力(夏感梁衡)。5、反复:强调了 回复:语文答题公式 比如:“我在开花,我在开花。”这个句子强调了盛开的紫藤萝花的繁密,突出了作者的喜悦的心情(紫藤萝瀑布宗璞);“盼望着、盼望着,懂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个句子强调了作者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突出了作者对春的渴望与喜悦的心情。(三)句子含义及作用的解答: 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莫过于“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其实这类题目也不一定很难答,还有技巧可言的,具体如下: 我们可以先分析句子的

8、特点及位置;再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最后,结合语境,分析哪个是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义。例如: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中第12题“第(11)段中“期待和自豪的泡沫怎样理解?”(3分) 首先分析这是一个比喻句;其次,分析其表意为:所有的期待和自豪都像泡沫一样;最后分析其中的关键词为“期待”和“自豪”、“泡沫”,结合语境,答案为:老人期待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期待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子孙;为自己有这么多的子孙而自豪;她对子孙的期待如同泡沫一般不可实现。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9、。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用在此处不合愿意和表达效果。比如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探”字改成“站”字行不行?我们答题的时候首先答不行,再说明理由:因为“探”字是向前伸出的意思,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我”的胆怯和小心,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愿意和表达效果。(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同上)比如:“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个句子中的“笼”能否改成“盖”字?首先答不行,因为该词不能生动具体地写出春雨的细与密的特点。(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

10、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的模式: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比如:文章结尾三个比喻句的顺序是否可以换?为什么?(春朱自清),答题时首先答顺序不可以换,因为结尾的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时间上从前到后,力量上从小到大的规律是一致的,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比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的次序是否能调换一下?为什么?我们答题的时

11、候也是首先答不能,因为这样的顺序和上文写到的“桃树、杏树、梨树”的顺序是相对应的。(春朱自清)(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比如:“比起贝壳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儿呢? 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这两个反问句逐层递进,由浅入深,是递进关系,对文意的表达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强调我们如何对待生命,所以不能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比如,选段“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然后,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2、”在这个选段中我们是如何概括段意呢,首先理清思路,看看选段到底是写什么内容,再找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理清好思路我们就可以概括出了,“父亲指导我一步一步地爬下悬崖。”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六)一个副词(全部、部分、都、大概、可能、据说)能否删去?”在说明文当中经常出此类问题,即问“一个副词(全部、部分、都、大概、可能、据说)能否删去?”回答此类问题可分为三步:不能;解释该

13、副词在本文当中的含义;如果去掉,句子显得太绝对化了,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生动性、准确性、严密性)。例如:山西省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第13题:“文中加线中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结合说明文语言特点作简要分析。”答案:不能,“据说”说明没有确切的史料证明,所引资料是听来的,去掉则变成肯定,与事实不符,也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要求。当然,现代文阅读,内容包罗万象,题型层出不穷,形式千变万化,但我们答题时只要注意:第一、认真审题,弄懂题意后作答,不能望文生义,轻易作答;第二、熟记各种文体的阅读知识,避免知识错误;第三、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的解题技巧。 把握以上几点,相信,我们都会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