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说课稿.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86291 上传时间:2021-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的特征: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节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种群的特征,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加以介绍。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该内容是学生的视角从微观、个体水平到宏观、群体水平的转折点,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有重要的意义。教材讲述了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种群的特征,为学习本章重点内容之一种群数量的变化打下基础,为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学习埋下伏笔。教材又讲到了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方法,其中还设计了探究活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由于这一活动需要在野外进行,且属尝试模仿

2、层次,故新课教学安排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探究活动为第二课时。基于以上分析,我将种群的特征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在课堂上学生无法亲身体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且该内容比较抽象,故将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方法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我将知识目标进一步分为三个子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种群特征的讨论、比较,能例举出种群的特征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学习,进一步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情感目标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能了解本节课的实践价值,并进一步关心生活生产,关心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三、教法和学法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

3、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所以我确定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讨论合作学习。以具体的生物实例引入课题,启发学生了解种群的概念。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合作交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始终以问题解决为线索。自主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自主获取知识,充分发挥自身创造的潜能。教学的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促进活动,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设计以下的学法指导,讨论法与合作法。在教师引导下,小组进行讨论活动,最后全班相互交流得出结论。讨论法与合作法旨在培养学生分析

4、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沟通、表达、倾听的能力。四、教学过程分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这样安排教学过程,一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3分钟第二环节 合作讨论,获得新知 32分钟第三环节 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5分钟在第一环节,首先回顾种群的概念,然后我会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种群的概念。最后回到一个例题,让学生来分析一下其它选项为什么不符合。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公正、积极、肯定地评价。学生解释完之后,通过蝗灾视频、捕捞、放牧强度等实际问题,引入对种群数量研究的学习。通过例题引入,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激发学生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

5、意力,使学生渴望问题解决的心理处于激发状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教师说:通过预习我们知道种群的4大数量特征分别是: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它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其他数量特征。由于学生已经预习了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定义等基础知识,所以教师不再赘述。只是让学生分组讨论种群的4大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最后派代表回答相关问题。好,下面5分钟讨论。如此设计的意图,有益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6、学会预习,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能力的提高。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创造的潜能。同时,利用讨论时间,教师巡视及个别指导,使思维暂时受阻的学生得到及时地引导,并且指导学生把内容补充完整。讨论完之后,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层层深入准确掌握知识要点,进一步强化重点。在这里,教师强调,种群的特征并不是并列关系,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既然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将成为下一个研究重点。教师以一块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和山羊为例,引出种

7、群密度的调查。教师说:有一块儿100cm2的模拟草地,老师想知道这块草地上蒲公英和山羊的大概数量,怎么估算这块草地上蒲公英和山羊的数量呢?在这里,就要引出种群密度。知道了种群密度,就要回到刚才的问题:如何估算蒲公英和山羊的种群密度。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分组选课题讨论调查方法。同样,利用讨论时间,教师巡视及个别指导,使思维暂时受阻的学生得到及时地引导。通过讨论、总结,最后能说出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并能说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教师又问:能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上老鼠的种群密度吗?通过提问,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进一步思考得出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一步完善标志重捕法的含义、操

8、作过程、计算公式,并与样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不同之处。接着,教师说,种群不仅有数量特征,我们把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的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教师在幻灯片上放了这么三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三个种群的空间特征有什么区别。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了解种群的三类空间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在反馈练习环节,教师精选练习,叫学生回答,旨在通过对学生练习结果的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使学生在练习与集体评析中体验成功与进步的喜悦,从而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态度越来越积极,信心越来越足。在小结与作业环节,根据教师罗列的提纲,学生回顾并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内容,能从整体把握种群的概念、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作业有书面作业和弹性作业,弹性作业是为了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作统一要求。现在呈现的是这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以提纲式为主。板书简洁、有条理,揭示本节内容和内容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弥补多媒体“昙花一现“的不足。板书设计:第1节 种群的特征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最基本 决定2、出生率和死亡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随机取样 2、标志重捕法 三、种群的空间特征 本次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