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历史学科非选择题命题趋势和应试对策.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88050 上传时间:2021-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综历史学科非选择题命题趋势和应试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考文综历史学科非选择题命题趋势和应试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文综历史学科非选择题命题趋势和应试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综历史学科非选择题命题趋势和应试对策.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文综历史学科非选择题命题趋势和应试对策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 刘锋 邮编:441200 电话:13377970152高考实行综合学科考试(即所谓的“X”)始于2000年,一般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各科分值均为100分。历史学科试卷由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和非选择题(有一道单独设题32分,一道学科综合题20分)组成。其中,非选择题的命题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其形式、能力考查、热点反映等方面都日益完善和科学。近几年历史非选择题的命题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学术研究化。从最近几年各地的题目看,非选择题的命题好象带有学术研究的痕迹,折射出学术前沿的成果和倾

2、向。它改变了常规命题的相对老化和陈旧的观点或者固定标准化模式,在考查上更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的要求。如:“少数民族的贡献”,“和平问题”,“民族主义”,“中立政策”等等。如果单纯依赖课本知识,是很难回答的。2.课本边缘化。从命题的材料内容上看,给人的感觉是课本上好象没有,这就是“课本边缘化”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谓题目超纲,因为材料中的内容必然有与课本密切相关的部分,恰恰是来源课本又高于课本的体现。也许是课本年年考,这样的话才有新意吧。如:“文官制度”,“联合国的改革”等,课本怎么会编排这些呢?3.热点隐含化。高考作为国家权威考试,在反映社会关注问题,体现舆论导向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

3、在围绕热点做文章的教辅资料日益浩繁的今天,如何凸显热点就有一个技术操作的问题了。它既要体现“权威性”,又不能回避热点,所以热点隐含化成为二者最好的结合体。如:“葱岭问题”(对应“西部大开发”),“文官制度”(对应“恢复高考三十年”),“民族主义”(对应“前南问题”),“罗斯福新政”(对应“社会保障制度”)等等。4.文字规模化。最初的命题,一般材料的文字较少,它的作用是提供答题的情景,范围或角度等,问题的主体部分主要在问题的设置上(有些的有效信息就在设问上)。但随着命题水平的提高,援引大量的文字也成为一种趋势。如“中立政策”,“文官制度”,“土尔扈特部回归”等都有大量的文字,这就考查了学生的阅读

4、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5.形式多样化。在经历了不断地完善后,非选择题的命题材料的选取也逐渐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文字材料形式,图片、表格、地图、遗存等这些基本上多见于选择题的材料也都出现在非选择题中,它在丰富命题方式的同时,也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因为尽管这些材料是直观的,但是转化为文字表述的过程将变得复杂,思维量也就增加了。如何更好地适应非选择题的命题变化,并取得更好的成绩,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夯实基础,加深理解和掌握基本事件。非选择题的材料的选取虽然是宽泛的,但其来源本质上是不能背离课本,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非常必要,它将是做好题目的前

5、提和保证。比如材料出现的一些信息,我们立刻会反映出课本的相关知识,那么在解答时就显得比较充分,对于灵活运用课本知识也能较好地把握。2.不拘课本,进行多角度思维。从某种程度上讲,课本知识编写的相对固定,使得与命题的相对前沿之间的脱节现象日益突出。因而,命题的“学术化”对于多角度思维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尝试多角度、多视角的看待问题将对组织答案起着比较好的帮助。例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本只提及它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等是不够的,是不是能够延伸到它也由一定的的客观进步性(进入相对稳定时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进步等)。再如:“八股取士”,课本说束缚了读书人的

6、思想,是否可以说它也是考试制度进一步完善(如答案有了评定的标准)等。3.关注热点,侧面思考热点。可以说,热点在命题中是必然出现的,只不过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或什么样的知识点出现的问题。一般来说,命题回避的是直接的热点考查,而是采用隐含的方式,这样做可以避免因各地的所谓围绕热点的猜题押题等导致题目的不公正性。所以从另外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热点,对我们的答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针对“512”大地震,我们不要只限于相关的张衡地动仪、国家的措施等,可以考虑古代统治者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做法、外国是怎样应付自然灾害的以及他们的目的等等。此外,我们需要关注各种新闻媒体的一些报道,了解一些重大的事件,学会引用一些

7、观点性的文字。这对于丰富解答内容也是有帮助的。4.加强训练,总结答题规律和技巧。在考前的复习中,加强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注意训练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不满足于做了或多做,更重要的是总结出一般的规律。由于文字材料的数量大,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和思维量,如何较快的阅读和把握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显得非常重要。一般可以采用三步法:首先看问题的设置,它一般会告诉“依据什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方面”、“哪些方面”等信息,这样提高阅读材料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从而节约时间。其次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筛选和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如时间、人物、重要概念、事件、出处等,尤其要注意与问题求答项相关的地方,并且做好记

8、号,以便于答案的组织。最后经过思考组织答案。从高考题的答案来看,其答案组织的特点是要点清晰,语言简练。我们可以训练几套高考题,领悟它的方法,检查自己的不足。我们要注意四个问题:一是注意格式。题目要求回答的内容在答案中有较明确的提示,如答案内容的前面加上原因、影响、措施等字眼,这将使答案一目了然。二是讲究条理性,体现要点化。如果答案有多个要点,要将不同方面的内容用序号或分号隔开,以便于试卷的评阅,减少因答案的凌乱而失分。三是量分回答。题目的分值设置也是我们要参照的依据之一,一般地来说,值高的要多答,并力求完整。这也是做题中不可忽视的地方之一。四是避免答案的“乱”、“泛”和“滥”的现象。“乱”是指答案缺乏条理性,表述不准确,前后不一致等;“泛”是指回答不具体,围绕题目兜圈子,言之无物,答案空洞;“滥”是指某一问题相关的,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的全回答,导致答案冗长,缺乏核心内容和要点,或者回答的与题目无关却长篇大论。它们都会大大降低得分效果的。此外要注意留足答案的行间距,以备对答案需要补充或修改时使用。高考文综历史学科的非选择题有52分之多,做好这一部分对于高考的成败有很大的影响,发现和总结其中的规律,对提高成绩将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