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dflow案介绍.ppt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291271 上传时间:2021-02-1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5.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oldflow案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Moldflow案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Moldflow案介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Moldflow案介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Moldflow案介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oldflow案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oldflow案介绍.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MOLDFLOW,公司簡介,於2010年成立 公司現位於东莞寮步 為专业的模流分析公司 塑膠射出成型CAE分析軟體Moldflow使用者的領头羊 本人於2005年已经开始使用Moldflow 現今致力於: 整合Moldflow與模具设计,现场成形相结合 專業解决产品从设计初期到注塑成形整体塑胶解决方案,全球化的客戶都在使用Moldflow,Medical.,Chemical.,Consumer Goods.,Computers.,Automotive.,Toys.,處理廣泛的塑膠問題,傳統射出成型 共射成型 氣體輔助射出成型 射壓成型 IC封裝成型 覆晶封裝成型 反應成型 . .,MPI 產

2、品,Advanced Products,專業型 CAE分析,流動分析MPI/FLOW 冷卻分析MPI/COOL 翹曲分析MPI/WARP 應力分析MPI/STRESS 熱固性分析MPI/CENCAP 氣體輔助分析MPI/GAS 纖維配向分析MPI/FIBER 製程條件最佳化MPI/OPTIM,MPI 模組 (Modules),三維MPI/ 3D厚件模擬,MPI/FUSION以雙層模擬三維,在模擬分析時,模型的建構將不會超過14小時 計算分析時間在10小時之內 在24小時內就能去完成一個嚴謹的模具分析 在模具分析中,提供最完善的分析報告,使用Moldflow 產品,為何來此? 使用Moldflo

3、w的目的? 如何進行一個設計方案?,為何來此?,幫助貴公司在工業界中增加競爭力及收益 幫助公司提昇生產力和企業核心竸爭力! 藉由Moldflow 以提昇公司的能力及評價,模具設計,成品設計,原料,成型條件,使用Moldflow的目的,盡早在設計階段使用Moldflow以獲取最大的利益 預先確認可能存在的問題 使產品的品質比以往所做的更好 使產品成本降低 在相同或更短的時間內製造更多的產品,如何進行一個設計方案,分析前的準備工作 新的模具;避免可能的問題及憂慮 既有的模具; 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搜集正確的輸入資料,包括: 產品 模具 原料 製程 進行那些項目的分析,新模具應從那裏開始,由Mold

4、flow分析評估原料及製程 評估分析結果 更改設計以便修正問題,建立品質,對既有模具應如何處理,依照目前的製程進行分析 評估分析結果 更改設計以便修正問題,救援工作,问题描述,浇口附近有冷料,基本信息: 尺寸:65.2*16.6*5.9 原料: POM (M90-44) 模具结构:两板模,1模4穴,扇形浇口,案例(一)冷料,分析原因,试模样品: 冷料区域有3股料汇流 该区域明显滞流 原因: 背面有台阶,对策,Moldflow验证: 3股料汇流,明显滞流,改善,流动模式对比,浇口两侧做节流,浇口中间做导流,试模结果:,两侧节流,中间导流,原始方案,优化方案,降低浇口处注射速度,外观OK。,改善,

5、产品名称:仪表板上盖板 产品尺寸:长度1460mm,宽度455mm 产品基本厚度: 3mm 气囊区域厚度: 4mm 产品重量:1920 g 塑胶材料: Basell Polyolefins TEO,背景介绍: 此产品为外观件,要求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后续产品皮纹处理。,仪表板盖板虎皮纹改善分析,案例二虎皮紋,实际产品一侧出现虎皮纹,另外一侧外观良好。察看分析结果发现此位置充填速度有明显的变化,料流前锋温度分布呈现楔角。改善思路为:尽量改善料流前锋的流动速度。保证流速均匀。(下图样品图黑色框出现虎皮纹),外观缺陷,分析流动状态与实际流动状态比对,实际产品的流动状态与分析流动状态一致。由于产品厚度影

6、响造成产品左右充填不平衡。,外观缺陷,2,2,经过moldflow分析后,控制2号浇口在螺杆位置在50mm时开启,此时,产品体积充填90%。降低蓝色圈内的速度变化。实际成型时经验证,虎皮纹缺陷得到明显改善。(下图为改善后样品),结论及效益,上盖板产品:此产品比目标完成日期提前一个月时间。,材料名称:PC+ABS 黑色 HAC8250 产品尺寸:271253245 基本壁厚:2.4mm 产品重量:540g/只 模腔数量:1+1 外观要求: 产品是汽车后灯灯体,内表面镀铝,外观要求无不足、变形、可视面不允许熔接线。,白线为实际熔接线的分布情况,案例三熔接痕,产品模型,Gate dimension

7、specification: hot valve gate:3.5,产品厚度分布差异过大,厚薄壁相差2倍。浇口位置不可更改,thickness:3.4mm,thickness:1.7mm,26,缺陷原因分析,加强筋区域料流动速率较快,较先流动到外观面上,多股料流汇合,在外观面上形成熔接线。 浇口位置选择不合理。熔料流动方向较多,多股料流汇合形成熔接线线。(直接针阀热流道,模具的限制使得更改浇口位置不可行),局部加减胶 红色面加胶至3.4mm,蓝色面减胶至1.7mm 方案二对产品改动较大,客户要求提供产品更改的模流分析报告及前后变形量对比报告,才能批准此次设变。通过分析,证明此次更改,不会对产品

8、造成大的变形。,改善方案,增加导流槽、节流槽,熔体充填结果,试模效果,改善方案二试模结果,改善方案二试模总结: 熔接线显著改善,送样到客户,客户判定合格。 方案二改善完全有效。,结论与效益,Moldflow分析对模具设计、制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盲目按样件设计浇注系统,不能满足客户更高的表观要求。 模具的限制,浇口位置不能移动,只能够通过更改产品壁厚来改变熔接线的位置到隐蔽处。 通过Moldflow分析,可以有效减少试模次数,节约开发成本。,节省的试模费用: 在修模阶段由于运用Moldflow分析,修模一次到位。 同类型相比节省2-3次修模 开发周期节省15天。,问题点:如下图所示,在其硬胶处出

9、现两处开裂,影响产品强度,此产品为双射产品,硬胶方案为采用一点点进浇成型。材料为ABS。,案例四-開裂,案例三-开裂,解决方案:根据之前的分析可知结合线是导致断裂的主因,故而更改融体流动路径,消除结合线为根本方向。 经过MoldFlow多组方案的对比分析,最终采用二点进浇方案将进点位置移动至产品前端,增至二点进胶,一方面改善流体流动路径,另一方面降低型腔压力。即下图所示:,案例三-开裂,硬胶出现开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结合线所致,在测试时应力释放,结合线处强度较弱无法抵抗,出现开裂现象,将原进点移至产品前端,一点进浇进点位置限制且产品为对称件,故采用二点点进浇成型,目的是解决流体流动路径来避免通孔

10、以及肉厚差异所致的结合线,总结,结合线的问题对产品直观重要,不可盲目判断。 结合线的预测不仅仅是结合线位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其附带问题对产品的影响,比如温度差异,气泡,玻纤增强的应力集中等,需要Moldflow的精确模拟以防重大失误。 模拟过程细节多多,需要重复了解软件的各项不足,避免系统误差。,35,问题点: 翘曲变形 表面缩水,目的: 减少翘曲变形 最大化改善表面缩水,普通注塑基本信息,36,产品问题点,37,一模四穴,单点热喷嘴转冷流道 水路环绕产品四周,基本信息,注塑机台信息: 成型机台种类 住友电动机 最大注射压力 255 Mpa 最大注射速度 142cm3/s 螺杆直径 19mm

11、锁模力 50T 成型材料 ZYTEL 70G30HSL(PA66+30%GF),38,产品壁厚差异过大,影响流动平衡。,Fill time,39,Fill time,40,从凝固层看在0.52S时壁薄处就已冷却,保压保不进,是造成缩水的主要原因,Frozen layer fraction,41,Sink marks 显示有热熔柱的地方会有明显的凹陷,相邻体积收缩差异基本上都在3%以上,收缩可以明显看到。,42,Z轴变形,分析结果来看,一个角上翘比较厉害,达到0.4mm左右,与实际成型产品较吻合。从原因上看,冷却对变形影响不大,主要是体积收缩和玻纤取向引起,体积收缩和玻纤取向两者变形方向相反,其

12、中玻纤取向是最主要因素!,Z轴变形,冷却的影响,收缩的影响,玻纤取向的影响,43,结果梳理及解决思路,优化方案,44,A.优化螺杆曲线、保压曲线,冷凝层基本没有变化,流动模式没有变化,收缩引起的变形,两角下塌比原来大,玻纤取向引起的变形,两角上翘比原来小,45,A.优化螺杆曲线、保压,Z轴变形大大缩小,但还是未能达到设计要求,46,左右两侧冷却明显先于靠中间部位,有效降低了保压不足带来的影响,B.优化螺杆曲线、保压曲线、增加倒角,47,B.优化螺杆曲线、保压、增加倒角,两角落收缩变形降低,两角落玻纤取向变形降低,方案提交给客户,因为项目已到后期客户设计已经定型,不同意修改产品,最后通过模具做预变形达到要求。,48,2010年二次修改后的项目,基于2010年项目后期提供的分析结果,新项目客户对产品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壁厚比较均匀,同时热熔柱改为空心结构。,2010年后期项目一次性试模OK。组装效果如下:,49,产品壁厚均匀性有了明显改善,最薄区域有0.55mm左右,50,表面几乎没有明显的凹陷,体积收缩率明显减小,51,Z轴最大变形量在0.1mm以内,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