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论文.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97839 上传时间:2021-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年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年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教育转化问题行为学生教育转化问题行为学生,是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只有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才能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下面结合本人一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一、案例内容今年高考结束不久,一个名叫小国的高中毕业生来我家里,说是感谢我在初中阶段对他的教导的帮助,并告诉我他高考的分数达到了第一批线,我为他高兴,同时也回忆着这个学生在初中的印象。在学习上漫不经心,经常没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缺乏组织纪律性,随心所欲,还经常影响同学,多次受到老师批评教育,却仍旧我行我素,更遭的是成绩在班级里总是倒数第一、第二。通过日常观察,我感觉这个学生智力并

2、不差,完全有能力学好每一门功课,而且该学生的行为表现还过得去,但就是不能集中精力来学习。我决定用心对这个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经过我与其他任课老师的帮助,与她谈心,沟通,更多的掌握了他的情况。我针对性给她心理健康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终于在学习上与行为上取得了进展。成绩提高了,自信心也有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我作为老师心里也美滋滋的。二、案例分析1、心理原因 该同学的学习成绩开始比较差,没有尝到学习的甜头,老是遭到别人的责骂和白眼。到后来,家长和老师都有点放任自流了。所以,她越来越懒,容易的知识就学点,难点的就放弃。这样他的成绩就越来越差,慢慢地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沦为一名成绩后进生,丧

3、失了进取心。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头脑不聪明,而是缺乏信心,甚至产生自卑、焦虑和恐惧等自身因素所影响的。由于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迷失了方向,丢失了自己的优点。造成了很多事情都没有信心去达成目标,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就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他调整心态,解除心理枷锁,让她树立信心是转化她的关键之举。2、家庭原因 该学生家长是做生意的,平时比较芒,对孩子的学习关心较少,久而久之使她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家几乎从来都不做作业。同时由于父母的文化素质低,对她在学习上的帮助也难产生效果。加之孩子从小比较聪明,所以对孩子管教方式上非常溺爱,家长只经常唠哆“

4、学习成绩一定要好,以后人生才有盼头”。日子长了,使他产生了某种恐惧感,给她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学习没有快乐感成了她最大的特点。这与她的家庭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有很大的关系。4、主观评价原因我会同家长和以前的任课老师进行了剖析,发掘他学习上懒散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家长的经常鼓励,老师教育也缺乏计划性,班级的同伴也没有发挥良好的舆论作用。如何客观评价,科学评价像这样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它决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也绝不是一个人所能办到的,这需要大家的教育合力。据我了解,像“你真没用!”“你真笨!”“你真不可救药!”“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不争气的东西!”这些不负责任又大伤孩子自尊的

5、话怎能激起孩子的上进心呢?孩子所能做到的就是:你越骂我笨,我就笨。反正别人不会夸我的。这些不正确的做法如果不及早纠正的话,恐怕孩子的问题只会更严重。三、案例结论1、为学生松松绑。学习成绩影响着别人的看法,一优遮百丑。反之一丑也遮百优。分数就像魔棒一样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当学生常遭到别人白眼的时候,她自然不自在,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对这些孩子的转化,成绩固然这很重要,但不是马上去只抓她的成绩提高。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先治好“心病”,才是最佳的方法。如何治?我认为,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先不去注重她的成绩,而是更多地关注她的思想倾向和她的行为动机。让学生排除成绩差这个诱发因素,

6、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感情投资,多投入精力,一步一步地促使学生感知别人的期待,别人的接纳,从而从心里产生要好的念头。这样,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转化才会更理想。由此,我想到了“牵着牛鼻子”干活的故事,你拉得越紧它越往后赖。你给它一点空间和自由,它反而比较卖劲。教育人似乎也离不开这个理。 就像小国这样,你若眼睛只盯着她的成绩,自然少不了训责。时间一长,转化就会变成泡影。所以,我一开始就不去谈论她的成绩,让她尽情地玩耍,尽可能地多让她与同伴一起活动。这样下来,她的心情变好了,人也乐观了。有了好心情,事情就好办了。这就为转化她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现在看来,当时这样想和这样做是对的。2、找最佳切入口。这里

7、所牵涉到的不止我一个人,它还包括学生父母,原来老师和学生等等。这里我并不是在责备某个人,而是真正的教育必须要反思。纵观孩子的成长历程,这些人群的确在起着某种作用,或好或坏,现实就是这样。如何扭转人们的观念呢?那就是要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比如,在教育该生的过程中,我发现以往教师和家长“卡、罚、骂”等不良教育的影子在她身上还有反映。于是我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机会与这些人群接触,征得他们的支持。在接触过程中,我与他们一起总结和反思,寻求最佳转化方案。我们几乎一致认为:先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她搞好同伴关系和老师关系,以及家长关系,以“先让孩子开心起来”为突破口。 “情、理、导、引”是我常用的方

8、法,而我工作的重点也是放在这个方面,结果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3、形成教育合力。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促发内在需求的动因,学生成长就能少走弯路。从我的教育经验和许多成功案例中我深深感到,只有有了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三维教育网,才会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育者必须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以及一整套教育方案和良好的细心扎实的工作热心。从小国的教育个案来看,该生由原来的自卑、胆怯变成大胆、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的学生。功劳不是我一人的,应该说是大家的功劳。具体做法:其一,要经常与家长多交流;其二,班级内多举行一些“亲子游戏”;其三,老师要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让家长能看到或听到;其四,让学生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伙伴;其六,多征求其他任课老师的支持;其五,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当孩子的心态变好了,求知欲强了,竞争性也就强了。如果一直这样努力下去,孩子将受益终生。 总之,面对哪些具有任性、自私、专横、懒散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或家长绝不可轻易下结论,过之甚至会酝造悲剧。因而,对这类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容易造成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不利转化。转化一名问题学生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想终会有所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