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9300515 上传时间:2021-02-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山水画基础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山水画基础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山水画基础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山水画基础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山水画基础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山水画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山水画基础知识.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山水画 基础知识,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勾: 运笔勾线将物体的外轮廓、主要脉络勾勒出来,它实际起到撑起骨架的作用。 皴: 表现山、石、树的质性,后来超越了对对象的表现而趋向特有的形式美。 擦: 运用擦笔需不见笔,显出的墨色“松”而“毛”,可达到苍茫的效果。 染: 皴擦后,用淡墨渲染所画之物。 点: 也称点苔,可用于表现草苔之类附生于石、树身上的小植物、远山(远景)的小树,也可调整画面的轻重、疏密节奏关系等等。,勾,勾就是利用线条来勾勒山的轮廓、结构和形态。一般从左上方起笔,然后顺势成其石形。勾勒用笔要有起伏、转折、停顿、刚柔、虚实和粗细变化。勾勒的轮廓线不能重复,用笔要活泼,不可板滞,用墨要浓

2、淡自然,有湿有干。山的阳面的轮廓线多偏锋,可细些轻些:阴面则相反。这样有助于表现体积感。勾好外轮廓以后,再分成数来表现石头的形体结构。 画数石聚合,大小石块要前后左右分布得当,避免平铺罗列,或是以大间小,或是以小间大。但不可散乱、互不相应、互不相关,应聚散得益,层次分明。,皴(CUN),国画画山石时,勾出轮廓后,再用淡 干墨侧笔而画,叫做皴。 皴是中国山水画技法之一,即用干、湿不 同的笔墨画出树、石、山体的纹理,增强其质感。 唐以前,山水画中的石头无皴,到了唐代后 期至五代,山石才出现了皴法有了皴法,山石就有了立体感、体积感、重量感和质感。在千百年的积累下,皴的技法复杂,名目繁多,如大、小斧劈

3、皴,刮铁皴、折带皴、雨皴、牛毛皴,大、小披麻皴等,皴法的变革往往是新的山水画风诞生的契机。 这是由于各地山石不同的地质情况,形成了上是不同的地质和地貌,在画法的表现上也产生了较多的皴法。这些都是历代山水画家从客观事物中体验得来的。 目前我们将皴法大概分为三大类:披麻类、斧劈类、点皴类。,米点皴,牛毛皴,斧劈皴,披麻皴,擦,有人说擦是“不带笔处的皴”。此话虽不全面但是也有道理。 擦就是以干的、较松的笔触侧锋扫擦,也可以用干湿兼备的墨或用干的淡墨, 必要时也可以用彩墨。这种方法并不是每张画都要用到的,用的时候也并不是很多, 过多会使画面产生、枯、燥、脏、腻等,要适当的运用,使画面产生灵动之感。,染

4、,染可以分为墨染和色染两种,有时两者通用。染可以表现物体的色调,加强山水的厚重感、质感、空间感,丰富、协调画面的每一个地方。还可以表现特定的天气状况。渲染法有积染法、分染、烘染、罩染、接染、点染、渲染等。总之,然不等于平土,着墨色也要讲究笔法,墨接色域要柔和,千万不能“糊” 、“腻” 、“脏” 、“闷”。,点,所谓点法,是指山水画中的点叶、点苔、点树、点山等技法。点有圆、扁、秃、尖、粗、细、老、嫩、横、斜、 平、直的不同的形态。点的作用很多,如:有的是为了表现画面完整、草木丰茂;有的是为了点睛提神,以弥补画面色调的灰平;有的是因为画面皴笔缭乱,加点以掩盖毛病。当然在皴染之后,如果感觉画面笔墨自

5、然爽朗,在可点可不点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加点。,(五)山水画的三远法 山水画不讲焦点透视,它提倡对表现对象进行“面面观”。取景置物,不固定在一点而是各取最佳角度组成画面,这种方法总结为“三远法”。,1、高远法 由上而下去表现对象,使得画面山高势雄、气概威武。,2、深远法 由景前层层递进,深远无比,显得天宽地远。,3、平远法 多次的由近向远平视并由层层平视景物相叠组成的画面,(六)章法,讲章法,重要是取“势”,前人用“之、甲、由、则、须”五字来形容画的走势: “之“字布局起点在上,走的是回曲线; “甲”字布局,上繁下疏,着力点在上; “由”字反之; “则”字为左繁右疏; “须”字又反之。,(七)空间表现,山水画里的空间表现,不仅是前后位置的安放问题,重要的还是虚实问题。(分析图例) 1、两图相比,树的位置和地线的高低没有变。但右图将地线虚以云烟,故显得空间增大。,2、两图树的排列,左图横向注意疏密关系,右图纵向注意 虚实关系。,3、采用借景手法,(1)借画外的山势入画; (2)树“势”往外伸展; (3)又将“势”从画外收回,这一出一入打破了画幅的空间限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