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制度.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3008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护理安全管理01020304预 防 差 错 事 故 措 施住 院 患 者 存 在 的 高 危 因 素 及 措 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目录护理安全的概念为什么倡导护理安全?1.医院首先必备的条件就是不伤害生病的人,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南丁格尔(1895)2.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一、护理安全的概念护理安全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循护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或功能上的伤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的概念 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

2、性的法律问题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一 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落实护理核心制度 未能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违反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遗忘危重患者的特殊处理 特级、一般护理未能按要求巡视病房或及时巡 视病房而无记录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二极易诱发重大安全事故极易诱发重大安全事故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三 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对病人的高危风险评估不客观告知疾病相关知识无针对性护理记录单中存在复制、粘贴现象,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医护记录不相符的现象患者病情有变化时,不能及时的反应在护理记录中为以后处理医患纠纷留下法律隐患为以

3、后处理医患纠纷留下法律隐患 护士专科理论知识薄弱,技术操作不熟练护士专科理论知识薄弱,技术操作不熟练抢救危重患者时应急能力差静脉输液时不能一针见血对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简易呼吸器使用不熟练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四给患者家属带来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给患者家属带来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缺乏责任感,工作中粗心大意缺乏责任感,工作中粗心大意护理人员未能主动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细致,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随意简化操作程序未能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五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 缺乏人文关怀,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缺乏人文关怀,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在为患者操作时,

4、未能主动与患者沟通为大手术患者护理时,不能主动适应患者需要未履行告知义务,在进行治疗操作时,未能告知其目的及注意事项病人有需要时不能及时到床边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六造成患者对护理人员不满意造成患者对护理人员不满意 急救设备急救设备设备带无电源抢救用物准备不齐全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用后未及时清点及补充抢救 仪器无定时检查及保养专人管理但只是流于形式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七影响抢救工作开展影响抢救工作开展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二、住院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二、住院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跌倒跌倒坠床坠床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护理防范措施护理防范措施悬挂“防跌倒/坠床”警示标

5、识。告知家属24小时陪伴,若离开请与值班护士联系。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穿大小合适的防滑鞋及长短合适的裤子病房环境保护措施:光线充足;地面干净、不潮湿、保洁时有提醒标识;保持走道通杨,无障碍物。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护理防范措施护理防范措施卧床时拉好护栏,用物放置易取处;离床活动时应有人保护。加强巡视,及时回应患者呼叫,固定病床、轮椅的轮子,确保安全。告知患者改变体位时应遵循“三个30秒”的原则:醒后30秒再起床,起床后30秒再站立,站立后30秒再行走。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误吸误吸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护理防范措施护理防范措施识别误吸高风险患者,对陪护进行误吸相关知识教育:误吸发生的主

6、要症状和体征,预防方法。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及时清理口腔残留食物。进食体位:意识清楚的老年人进食时,病情许可时取坐位或半卧位下;进食后不宜立即躺。老年人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对吞咽功能不全的老年人在喂 食时速度宜慢,在喂下一口时确保上一口食物己经咽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护理防范措施护理防范措施下;避免进食汤类流质(包括水)及干硬食物,应将食物做成糊状。意识障碍者,取侧卧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留置胃管或食道反流患者取抬高床头15-30度,以免食物反流造成误吸。对呼吸功能不全的老人,如咳嗽、多痰患者,进食前鼓励患者充分咳痰,必要时吸氧,以减轻喘息,避免进食中咳嗽,导致误吸。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压疮

7、压疮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护理防范措施护理防范措施悬挂警示标识,加强宣教 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 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使用气垫床 局部使用减压贴加强营养 湿性敷料其他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导管导管滑脱滑脱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措施护理防范措施护理防范措施妥善固定,加强巡回使用约束带标识醒目有效沟通,告知患者或家属相关措施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三、预防差错事故措施三、预防差错事故措施预防差错事故措施 一、处理医嘱时要求做到一、处理医嘱时要求做到:1.一个班次内医嘱处理由一人负责到底,处理后必须经二人核对。2.转抄或打印治疗单后须2人核对。转抄的医嘱谁执行谁签名。3.停止的医嘱须在治疗单上用

8、红笔划横线,注明停止日期并签字。4.每周总查对医嘱12次。预防差错事故措施二、给药操作时要求做到:二、给药操作时要求做到:1.由药疗、治疗护士核对发药,注意药物有无变质,剂量、时间是否符合,可疑处须及时查清。2.核对药物及发药均由一人负责到底。夜间药由夜班护士核对后发药。3.发药时应协助患者及时服下,当时未服者,下班前应查对一遍,并督促其服下。4.药疗、治疗护士应相对固定。预防差错事故措施三、各项注射操作时要求做到三、各项注射操作时要求做到:1.肌注、输液应分别进行,防止错注射和漏注射。2.肌注盘内不得放置禁忌肌注的药物。3.肌注时,床边査对后将注射器和护针管取出,再消毒皮肤。4.需做过敏试验

9、的药物,须先由医生下达临时医嘱,由护士负责做过敏试验,试验前应询问过敏史。过敏试验阳性者,须在注射单和医嘱记录单上写明“XX过敏试验(十)”(“十”用红笔写),同时在床尾卡、护办室小黑板及病历夹上有提示并报告医生及告知患者。5.进行治疗时,须认真做好床边查对,携带治疗本对照床尾卡及腕带,询问患者姓名,切勿仅以呼唤患者床号代替床边査 预防差错事故措施四、输液操作时要求做到:四、输液操作时要求做到:1.准备液体时,严格检査液体有无过期、变质、霉菌,瓶口有无松动,液体瓶有无裂缝。塑料袋装液体应査看有无潮湿、渗液等情况。2.液体瓶签上贴上打印的输液标贴,配置药物应在标签上签名。空安瓿经2人查对后方可扔

10、掉。3.液体必须2人核对后方可给患者输入,执行时查对输液卡,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预防差错事故措施五、输血操作时要求做到:五、输血操作时要求做到:1.抽血样时,应先贴标签,到床旁认真查对、请患者自己说出姓名,昏迷、语言障碍等无法进行沟通的患者请家属说出患者的姓名,查看腕带确认后,做到每次抽取一个患者的血样。采血结束后,再与患者复核一遍。如遇危重、意识障碍的患者,请家属确认。2.到输血科取血时要逐项核对科别、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袋编号。3.输血前在护办室2人共同核对,到达床边2人再次核对。输过血的患者应再询问1次患者的血型。4.输上血后再核对1遍,并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5

11、取回的血不宜放置时间过长。血中不得加其它药物;取回的血不宜在病房的冰箱内放置过久,若放置时要注明时间。6.手术室输血时,须与医生共时核对输血单、血袋号及病历预防差错事故措施六、预防青、链霉素差错要求做到:六、预防青、链霉素差错要求做到:1.凡肌注青霉素、链毒素时,将青、链霉素的安瓿或小瓶保留至注射完毕,并观察至无反应时。2.青霉素更换批号或停药超过72小时,链霉素超过1周,须重做过敏试验。3.过敏试验阳性或有过敏史的患者,应在其床尾卡上插红色标记并在护办室的黑板上记录床号及姓名。过敏试验阳性还应该及时在临时医嘱单上用红笔记录(十)。4.注射各种新型青霉素前,用该原液作皮试。预防差错事故措施七

12、防止烫伤要求做到:七、防止烫伤要求做到:1.灌热水袋前须用水温计测温,温度在6070之间。2.老人、小儿、昏迷、水肿、全麻及感觉障碍患者,使用热水袋不得直接接触患者肢体,水温不得超过50。3.热疗、蒸汽吸入,不得由家属代做,操作过程中应常询问患者温度是否合适。4.防止坠床的相关要求参见跌倒与坠床防范及报告制度执行。预防差错事故措施八、各种药液必须标识清楚,不得使用带有原装标签八、各种药液必须标识清楚,不得使用带有原装标签的瓶、盒改放其它药物。禁止将空液体瓶挪做他用。的瓶、盒改放其它药物。禁止将空液体瓶挪做他用。九、随时注意了解、观察患者思想情绪,及时采取措九、随时注意了解、观察患者思想情绪,

13、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预防差错事故措施十、手术、分娩、转科、出院、死亡及搬床等办公室手续,十、手术、分娩、转科、出院、死亡及搬床等办公室手续,应由一人负责处理,即认真检查注射本、服药本、输液本、应由一人负责处理,即认真检查注射本、服药本、输液本、治疗本、诊断牌、床尾卡、饮食牌、病历、服药牌、口服治疗本、诊断牌、床尾卡、饮食牌、病历、服药牌、口服及注射药、液体、护理记录、出入量记录、各种化验单,及注射药、液体、护理记录、出入量记录、各种化验单,临时医嘱本、腕带、计算机等是否撤销或更改。另一人严临时医嘱本、腕带、计算机等是否撤销或更改。另一人严格核对以上信息。格

14、核对以上信息。十一、特殊时间、特殊剂量的药物应在护办室的小黑板上十一、特殊时间、特殊剂量的药物应在护办室的小黑板上记录,并交班。记录,并交班。预防差错事故措施十二、各班下班前检査一遍本班工作,防止遗忘治疗。十二、各班下班前检査一遍本班工作,防止遗忘治疗。十三、妇产科婴儿室凡解婴儿包再重包时,须核对胸牌与十三、妇产科婴儿室凡解婴儿包再重包时,须核对胸牌与手牌。手牌。十四、护工不能做治疗工作以及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十四、护工不能做治疗工作以及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女患者会阴冲洗等。女患者会阴冲洗等。预防差错事故措施十五、转科患者,在接收时要当面检查皮肤,事后发十五、转科患者,在接收时要当面检查皮

15、肤,事后发现压疮者由接收科室负责。现压疮者由接收科室负责。十六、危重患者须建立翻身卡,皮肤护理及观察应有十六、危重患者须建立翻身卡,皮肤护理及观察应有记录。记录。十七、危重患者冲洗伤口、膀胱冲洗或肠外髙营养,十七、危重患者冲洗伤口、膀胱冲洗或肠外髙营养,应挂明显标识与输液区别。应挂明显标识与输液区别。预防差错事故措施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值班护士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根据护理级别,按时巡视病房,对小儿、躁动、昏迷、老年患者,严防坠床、烫伤、跌伤、压疮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安全加强病人的管理,严格执行陪伴探视制度,病人一律不准在外留宿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四、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四、不良事

16、件报告制度定义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治疗护理过程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护理事故,以及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级、级护理不良事件立即口头上报护理部,24小时内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2、级护理不良事件立即口头上报护理部,48小时内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3、级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科室,科室48小时内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按规定的报告时限主动上报二、科室应按规定时限

17、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逾期未报者,按隐匿不报处理,按照医 院管理规定给予处罚,与评优评先挂钩。科室组织召开不良事件分析会,制定整改措施,必要时请护理部参加。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三、护理部接到科室上报的不良事件,调查核实,协助解决,并跟踪验证。四、护理不良事件需其他部门协助解决的,护理部及时沟通解决。五、对警讯事件,护理部要及时向全院科室发出预警信息。六、护理部实行全院护理不良事件监控,列入医院的考核标准,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并向科室及时反馈。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报告的范围(一)报告的范围1.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导管滑脱、烫伤以及其

18、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2.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事件。3.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输血不良反应。4.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5.因陪护人员的原因给患者带来的损害。6.严重院内感染。7.门急诊、保卫、信息等其他相关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二)不良事件等级划分(二)不良事件等级划分1.I级事件(警讯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2.II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永久患者机体与功能丧失。3.III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

19、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4.IV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发现及时,错误在对患者实施之前被发现并得到纠正,患者最终没有得到错误的医疗护理服务。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二)不良事件等级划分(二)不良事件等级划分(1)、鼓励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对主动、及时上报不良事件的人员或科室给予表扬。并按照报告人的意愿对报告人给予保密。(2)、报告者可以报告自己发生的问题,也可以报告所见他人发生的问题。(3)、自愿报告者应遵循真实、本人亲自经历的原则陈述事件,不得故意制造虚假情况,不得诽谤他人,否则将根据其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承担相关的

20、行政和法律责任。护理不良事件激励机制护理不良事件激励机制(1)、鼓励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对主动、及时上报不良事件的人员或科室给予表扬。并按照报告人的意愿对报告人给予保密。(2)、报告者可以报告自己发生的问题,也可以报告所见他人发生的问题。(3)、自愿报告者应遵循真实、本人亲自经历的原则陈述事件,不得故意制造虚假情况,不得诽谤他人,否则将根据其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承担相关的行政和法律责任。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4)、对于未增加患者痛苦、未影响患者治疗与预后的、非主观意愿、不可预防所致的护理不良事件,免于处罚,不影响个人评奖、晋级、晋职。(5)、自愿报告人员为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提供合理化建议

21、的,对保障护理安全有贡献的,科室或护理部讨论决定将给予适当的奖励。(6)、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经领导或他人发现者,须按情节轻重给予追究责任并处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7)、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具器具均要妥善保管,医患双方封存签字保存。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匿藏、转换方式来改变其原貌。有意违反规定的要追究行政责任。(8)、各科室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对当月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制定整改措施。(9)、护理部对全院不良事件进行鉴定,并每季度组织护士长分析、讨论,提出防范措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总结总结安全是人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护理纠纷、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发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安全护理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任何疏忽大意可酿成严重后果,带来终身遗憾。护理安全是评价护理质量最有效的指标,护理差错的预防是保证护理安全和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谢 谢 大 家 聆 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