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护理体会.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03141 上传时间:2021-02-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护理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护理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护理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护理体会.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护理体会摘要: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积极做用,寻找有效可行的护理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9例,接受常规普通护理;辨证施护组21例,根据疾病的临床分型,进行辨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辨证施护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护理中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施护;体会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在我国FD占胃肠病专科门诊患者的50%【1】。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配合中医的辩证施

2、护,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胀痛、嗳气、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等临床表现,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被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其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2060岁。将病例按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9例和辩证施护组21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2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加强对患者的宣讲工作,指导其饮食起居,嘱患者定时定量用餐,生活规律,勿过食辛辣刺激及过凉、过热食物,注意心理的疏导;辩证护理组:寒邪客胃型,以起居护理为主,注意防寒,辅以饮食调养,食水宜温

3、服;饮食停滞型,着重饮食调理,忌暴食多饮;肝气犯胃型,以情志调理为主,解除其郁闷情绪;胃阴亏虚型,以饮食护理为主,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饮食宜滋阴润燥之品等;脾胃虚寒型,以饮食调理为要,多食热性食物及补气之品。 1.3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显效:症状明显好转,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有效:症状有所缓解,发作频率较治疗前较少不明显;无效:症状、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无变化。2 结果常规护理组治愈率15.79%,总有效率68.42%;辨证施护组治愈率57.14%,总有效率90.48%。临床疗效辨证施护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注:

4、两组比较,P0.053 讨论3.1常规护理:FD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上胃肠道动力障碍,过半数FD患者有胃排空延缓、近端胃及胃窦运动异常、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失常等胃肠动力障碍等表现;精神因素和应激因素与FD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所以护理上要做到饮食起居有规律,定时定量,吃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防寒保暖,预防外邪入侵。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3.2心理护理:有报道称FD患者存在个性异常,焦虑、抑郁积分明显高于正常人,FD患者在生活中应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重视心理的调节,多参加集体活动,多接近大自然,主动诉说心中的苦闷,保持愉悦的心情。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抚慰

5、。失眠、焦虑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3.3辨证施护:中医在治疗上讲究辨证施治,同样,在护理上讲求辨证施护。寒邪客胃型: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苔薄白,脉弦紧。轻症可用局部温熨,或生姜红糖水即可。较重者可用良附丸加味。嘱患者汤药宜热饮,平时注意防寒保暖,或经常服用生姜、胡椒之类热性食物;饮食停滞型: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本型多数患者有暴饮暴食史。方用保和丸,严重者用小承气汤或大承气汤加减。嘱患者饮食规律,少食多餐,餐后运动;肝气犯胃型: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作痛,苔薄白,

6、脉沉紧。方用柴胡舒肝散为主。疏导方法包括传情法、疏导移情法、以情治情法。多与患者沟通,加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排除其郁闷心理。避免激动或精神刺激,学会自我调节;饮食不宜过饱,忌食刺激性食物,忌食南瓜、红薯等壅滞气机等食物;宜食清淡、多饮水、避免油炸食物;胃阴亏虚型:胃痛隐隐,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方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嘱患者多吃水果,用麦冬、沙参等滋阴之品代茶饮,多吃蜂蜜、白木耳等以养胃润肠通便;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脾胃虚寒型: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方用黄芪建中汤为主。嘱患者进热食热饮,忌生冷瓜果,冰棍等;多吃热性食物,如榴莲、椰果等,多吃补气之品,如大枣、红糖等;适当用薏苡仁等健脾胃之品。参考文献:【1】 叶任高.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0.【2】 岑彩玲.浅谈慢性病患者情志护理的重要性.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7(3):108.【3】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