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知识点 Microsoft W.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03648 上传时间:2021-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知识点 Microsoft W.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知识点 Microsoft W.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知识点 Microsoft W.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知识点 Microsoft W.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知识点 Microsoft W.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知识点 Microsoft W.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知识点 Microsoft W.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选修六 环境保护 环境可持续发展1、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重金属污染: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3、危害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水质变坏湖泊变沼泽海洋石油污染1、怎样清除石油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 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 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放任:任其自然分解 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危害:危害人体健康 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制约工业的发展 加速生态环境

2、的退化和破坏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 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1. 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2.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3.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2) 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2.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3.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1)固体废物减量化1.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

3、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2、对工业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致自然降尘多燃煤 机动车尾气建筑工地扬尘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使用清洁能源

4、,代替燃煤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扩大绿化面积。建筑工地控制扬尘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达标排放。大气污染物酸雨:1、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PH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 型酸雨3、污染源: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危害:使河湖水酸化,使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毁坏森林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损坏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原因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我国酸雨80年

5、代出现在西南地区,90年代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目前已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怎样防治酸雨建立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 限制高硫煤的开采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 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加强废气中SO2的回收与利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淡水资源短缺:淡水资源短缺地区分布:世界主要分布在中东与非洲。我国主要是分布在华北与西北地区1、原因: 自然原因: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有限: 河流,湖泊,浅层地下水 淡水资源

6、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 平均径流量排名:巴西、俄罗斯、加拿 大、美国、印尼、中国人为原因:淡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增长快2、新加坡是热带雨林气候,但新加坡是缺水国家,试分析其原因陆地面积小,地表径流少 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淡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危害: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粮食生产安全损害生态环境损害人体健康引发国际冲突我国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我国不同地区差异南方地区:(以上海为例)水资源总量丰富,多水带水质型缺水 原因:水污染严重华北地区:(黄河,淮河,海河)总量不丰富,过渡带,缺水最严重资源型缺

7、水 原因:自然原因:降水量少,季节、年际变化大流经本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西北地区:总量不丰富,缺水带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带来生态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加剧3、长江以北地区人多,地多,水少,水土资源不匹配,水资源最紧张,缺水问题最突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开源: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节流: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发展节水农业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发展清洁生产海水淡化目前,中东一些产油国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工厂生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

8、牧还草,植树造林 其他: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调整产业结构耕地日渐减少1、世界可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使可耕地面积减少人口急剧增加,所需耕地越来越多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2、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中低产田多,不合理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加剧耕地不足3、我国耕地分布:主要分布在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黑龙江、内蒙古人均耕地最多6、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9、-美国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我国在解决土地现状与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时,采取的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耕地质量土地退化的防治我国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1、石漠化:发生地-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喀斯特地区) 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坡度陡峻土层浅薄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 人为:过度砍伐毁林开荒陡坡开荒2、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为例 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破坏植被-农牧业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战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开矿

10、中不注意环保人地矛盾突出 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地表起伏大,坡地水土不稳定河流水系发育,侵蚀能力强 人为:毁林开荒滥砍滥伐,过度樵采人地矛盾突出3、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 外力作用-风蚀作用 原因:自然: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的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人地矛盾突出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营造经济林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修梯田,淤地坝农牧业措施:等高耕作,使用有机肥,适时耕作,舍饲养畜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一次能源是指可

11、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等二次能源是指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电能是最主要的二次能源。化石燃料的分布1、煤的分布:北半球多于南半球2、煤带:世界-欧亚大陆煤带:从我国的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直到英国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 南半球的煤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的储量最多,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3、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主要油田分布区世界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尼 中东,北非蕴藏量最丰富。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西半球 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

12、,到哥伦比亚中国东部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4、思考:你认为西气东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有什么重要作用?西气东输是21世纪初中国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既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协调东、西部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3、水能资源前五位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水电比重最大国家:挪威,巴西 生态环境保护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森林破坏时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加速的,尤其是工业社会以来原始森林:亚寒带针叶林:存在于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热带雨林:存在于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洲的亚马孙河

13、流域、东南亚等洲森林的生态价值: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吸收噪声,吸烟尘,释放氧气,净化空气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农田美化环境明确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三北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沿海防护林-防御台风、海啸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境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城市绿地的作用-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红树林-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6、森林破坏的后果: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全球气温升高,物种灭绝7、森林破坏的原因:过度的焚耕开垦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采伐采矿、水利、公路建设,城镇

14、建设农业时代的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战争,森林火灾3、我国森林保护有哪些措施加强法治,严禁滥砍滥伐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自然保护区计划采伐,采育结合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鼓励保护性开发,改变山区经济结构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草地概念区分:(1)草原内蒙古草原、青海、甘肃的荒漠草原 (2)草场:草场可以认为是已被人们进行开发利用的草地。 (3)草坪:是人工建造并管理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草地。 (4)草甸:湿润条件下发育的多年生草本植被(5)草地是一种泛指,草原、草场、草坪都被包括在其中。2、我国草地退化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全球变暖,蒸发加剧,降水减少鼠害,虫害严重人为原因

15、: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乱采滥挖滥捕滥猎野生动物人工管理少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治理措施:实行禁牧、轮牧制度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建立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库伦”优化畜群结构,合理放牧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湿地的生态价值-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3)分布: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成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阻碍地表水下渗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积水河流泛滥);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三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哪三江?),对涵养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减少的原因自然原因(时间

16、漫长):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人为原因(时间短暂):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水灌溉、河流的该向,导致水量减少我国湖泊面积减少 主要原因: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产生的影响:调温、减少洪水、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功能丧失。湖泊面积缩减、水面缩小还往往导致湖水矿化度增加。案例: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泥沙淤积;围湖造田青海湖面积缩小的原因: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饮水灌溉,汇入湖泊水量减少;中亚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饮水灌溉,汇入湖泊水量减少;中国西部湿地比较少的

17、原因: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保护湿地措施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退耕还湖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注意湿地保护确定世界湿地日,国际合作,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世界上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人类社会不同时期导致物种灭绝的原因:早期-狩猎和采集;现在-污染和破坏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建动物园,植物园离体保护,建基因库,种子库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特征1、图4.16地区名称自然背景主要生态问题形成原因自然认为 大兴安岭西侧 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风蚀)、草地退

18、化 半干旱草原地区,降水少 过垦,过牧,过樵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区 草地退化,土壤侵蚀降水少过度樵采,过垦, 黄淮海平原区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 土 壤 侵 蚀 风蚀,次生盐碱化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春旱严重, 蒸发旺盛,多大风,地势低洼 人口密集,过垦严重;不合理灌溉 南方亚热带丘陵区南方亚热带丘陵区水土流失 亚热带丘陵,降水 丰富, 河流发育侵蚀强烈 毁林开荒,过度樵柴,陡坡开荒 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西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区 土壤侵蚀(水土流 失),森林破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 亚热带丘陵山 地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坡度陡峻, 土层浅薄,

19、降水丰富 毁林开荒,过度樵柴,陡坡开荒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高寒地区 土壤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草地退化 高寒地区,气候变化,生态环境脆弱人为活动的影响6、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区域自然背景主要防治措施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华南林区 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属半干旱干旱草原区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属湿润低平原湖泊海洋边缘地区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物种资源丰富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半湿润湿润丘陵地区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属半干旱内陆或春旱严重地区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a)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b) 绿色消费,环保选购c)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d)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e)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