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方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04894 上传时间:2021-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山水》教学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桂林山水》教学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桂林山水》教学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桂林山水》教学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桂林山水》教学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教学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山水》教学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桂林山水第二课时一、整合特色与切入点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特长,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目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练习、作业,把学生的从封闭的语文教育系统中解放出来,融音乐、朗读等为一体,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赏读,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桂林山水景色的优美;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把重、难、关键知识点讲解透彻;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调控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二、本课的教学理念:基于人文教育思想和体验学习的思想,本课时设计坚持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特色

2、,追求阅读教学的人文性、个性化。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特长,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目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练习、作业,把学生的从封闭的语文教育系统中解放出来,融音乐、朗读等为一体,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赏读,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桂林山水景色的优美。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钻研文本,在读中积累,读中运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实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文实践能力的目的。三、本课的教学分析: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3、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四、非参评课与参评课教学方案:年 级四年级科目(册)语文第八册授课人课 题桂林山水单元第一单元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3、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2、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课时划分两课时第 一 课 时 (非参评课时)课 题

4、桂林山水课型讲读课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四自然段。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四自然段。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用时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设计意图一、导入教师行为 分钟学生行为 分钟1、出示地图。2、请学生畅谈对祖国风景名胜的认识。3、简介桂林。1、畅谈对祖国风景名胜的认识2、简介桂林。想象画面理解意境二、学文教师行为 分钟学生行为 分钟1、出示生字卡片。2、出示学文要求。3、出示练习。( )甲天下( )甲天下4、

5、小结1、自由读文,扫清字词障碍。2、解决问题。(1)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山水?(2)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山美?(3)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水美?3、背诵1、4自然段。4、完成练习。培养概括归纳的学习能力三、小结教师行为 分钟学生行为 分钟桂林山水犹如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欣赏它的美。齐读1、4自然段熟读成诵,学以致用。作 业 布 置板 书 设 计背诵1、4自然段教 后 反 思桂林山水是一篇语言优美流畅的课文。短短四个自然段,却让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跃然纸上。抓住山、水的特点无疑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自己找出了作者眼中桂林山水的特点。首先学生自主初读文章,要求学会生

6、字、词语,读通课文,不能独立解决的写到黑板上,反馈时共同讨论解决,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过好这一关,为学习课文内容打好基础。第 二 课 时 (参评课时)课 题2、桂林山水课型讲读课教学目标3、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独特的美。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教学准备桂林山水的图片、有关课件等。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用时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教师行为 分钟学生行为 分钟说说桂林山水给你留下的印象。用概括的语言说说自己的感受。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二、精读第二节,体会感情。教

7、师行为 分钟学生行为 分钟1、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漓江的水美在哪里?(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2)让学生感受漓江水的美,想像漓江水还有哪些美?3、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想一想,文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描写漓江之水?4.师生互动朗读。5. 拓展延伸:同学们,请你们全做一做,看谁做得好?1自由朗读。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3、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4、理解朗诵漓江水独特的美。5.学会运用。感受和学习、积累语言。三、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节。教师行为 分钟学生行为 分钟 1.小结学法。2.出示要求:(1)、

8、桂林的出有什么特点?(2)、文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写出山的特点?1、自由练习朗读,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2、齐读第三自然段,再来领略一番桂林的山。学法迁移,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四、拓展延伸,学当导游。教师行为 分钟学生行为 分钟 同学们,桂林山水如此美丽,大家都很喜欢吧,游完了桂林山水,我相信你一定也想跟亲朋好友分享一下,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给我们当一回小导游。学生互动练练怎么做导游。读中感悟,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五、体会文章结构。教师行为 分钟学生行为 分钟本文是总分总的结构,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说一说,仿照第2、3节的写法,抓住景

9、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拓展知识面。作 业 布 置板 书 设 计观赏一处风景,注意仔细观察它的特点,然后写下几段话,能用上本课的一些优美词语。桂 总 甲天下林 水:静、清、绿 分山 山:奇、秀、险水 总 画中游教 后 反 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做了一项说话训练。为了培养学生想象,让学生透过文字看到桂林山水之美,领悟全文意境,在学完全文后,我还设计了让学生当导游向大家介绍桂林的环节。为了激励学生大胆介绍,我还创设了一个情景,把我当成说服的对象,通过自己的介绍要让我对桂林产生一个好的印象,有一种特别想去看一看的愿望。为了成功说服我,孩子们都积极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介绍起来。一些形象、生动的话语,看出孩子们对文中一些难理解的词语已在头脑中形成了印象;一些书中词语的运用看出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熟悉,为背诵课文打下基础。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还觉得有些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必须要驾驭好课堂。在时间安排、环节设计中都要认真思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课文内容的重点出发,力使自己的教学简单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