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组合(三)教学设计+张杨.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08341 上传时间:2021-0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术组合(三)教学设计+张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武术组合(三)教学设计+张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术组合(三)教学设计+张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术组合(三)教学设计+张杨.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武术组合动作(三)教学设计北碚区实验小学 张扬一、指导思想:本课采用“主题式”教学法。主题创设为“学解放军”。在教学中根据儿童的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模仿力强、爱听故事、活泼好动等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和要求,围绕主题创设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强烈的角色体验中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把知识的传授和体育项目的练习与德育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的身心在愉快有意义的活动中得到发展。二、教材分析本课为重庆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四年级第一学期第2课武术组合动作(三)。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学生通过演练武术得到美育熏陶。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

2、武术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为学习少年拳奠定基础,初步建立武术套路的概念,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养成经常运用套路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在提高所学动作质量的基础上,学习和体验不同风格的武术套路动作,了解武术的攻防含义,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武德教育应从“抱拳礼”开始。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礼始,以礼终”,规范其行为方式。三、学情分析1、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2、四年级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

3、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出怕羞的一面,而男生则会无所顾忌地表现自我。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武术运动恰恰是一项刚、柔兼备的项目,既能表现出男生的刚强,又能体现出女生的柔美。四、教学目标1掌握组合动作(三)动作名称和顺序,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发展协调性、力量等素质,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2通过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领会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做到路线清楚,手形、步形正确到位。3使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上步搂手马步击掌、弓步双摆掌教学难点:动

4、作路线清晰,手形、步形正确到位。六、教学方法运用1教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枯燥的特点,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新理念,大胆运用创新教学,一改以往先示范后讲解再练习的常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线。首先采用情绪激励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采用示范法、镜面示范法,以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我很想学”的情感,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组合动作要领而打下基础。2学法本课,学生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最后通过集体表演、个人展示相结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七、场地设计与组织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自由结合、散点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