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08642 上传时间:2021-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透析新课标 践行新教法浅谈“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石岐中心小学 余惠琼背景当今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俱增,其中对人才的语言修养和口头表达尤其重视,而在数学方面,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也早已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说”的能力培养对学生现在以及将来都有多大的重要性。然而,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某一些问题,可以想到解决的方法,也能在作业上试卷上做到出来,但让他说一说怎么做出来的啊,有的同学往往就会吱吱呜呜完全不能说出来,有的尽管能说出来了,但要不就是说不全面,说不完整;要不就说来说去说不到点子上每个班都有

2、这样的学生,每一节课都会有这样的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情况出现呢?这样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将来工作有什么影响呢?现在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解决呢?摘要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师们每时每刻都在研究着怎样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例如:要学会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怎样与人交流、怎样进行实践应用而其中的“学会怎样与人交流”也就是“说”的能力的培养,尤其让老师们伤脑筋。说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什么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爱说、敢说、能说、会说”的好习惯,以达到在课堂上真正能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效果?带着以上许许多多的疑问,我大胆地作出了以下几点思考,请打家多多指正。关键词 数学 说 重要

3、性 培养策略正文一、望闻问切 分析问题究竟是什么影响着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呢?我对我所教的二年级的科任老师和全体学生做了一份简单的综合调查,发现影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方面的问题心中害怕。当学生站起来面对大家时,他一是怕自己说错被别人笑话,二是怕自己没有大家说得那么好。于是站起来回答问题总是紧张、不够自信,导致说话断断续续、语序颠倒等等。所以很多时候学生还是选择当“听长”。少阅读,词语积累少。我们说话要用到词语,只有让孩子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词语,才能使他们遇到问题时有话可说,有词表达。而且阅读能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思考能力,让他说得更加通畅。假如没有积

4、累,也就没有了倾吐;没有吸收,也就没有表达。2、老师方面的问题有时候老师提问方式如果不够恰当,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以导致影响学生口头表达。在课堂上的提问过多、过难或者过于简单,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有时甚至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推力,因此,培养学生爱说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情绪高涨,畅所欲言,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发展。再次,学生所在生活的环境也会影响他口头表达。家长本身就是不大爱说话的人,在家没什么与孩子交流沟通,也就无法调动孩子的语言表达;或者家长本身非常爱说话,把孩子要说的都抢着说,那孩子也就没有表达的机会了。因此,我认为这

5、就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口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习惯,从而发展其思维能力。二、对症下药 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多种数学活动,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以至于获得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疑利于说。让学生能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模式。而合作交流在这中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观察所得与别人分享,把遇到的疑团、思考所获与别人交流探讨,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说”的基础上。现代心理学、教育学都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性、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

6、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意识到“说”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的重要性,我开始在我的数学教学中进行尝试,下面将训练方法和实践写出来让大家参考。1、营造氛围,让“怕”说的同学“敢”说古人云:“减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形”、“意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相待,学生才会喜欢你,信赖于你。因此,在教学中,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帮助那些想说而不敢说的同学克服心理障碍,消除他们说话的紧张感,激发他们想说的愿望。只有使学生大胆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渐渐地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敢大胆站起来“说”呢?那就是用

7、上“表扬”“赞赏”“鼓励”来营造宽松地氛围。无论学生说得对还是错、完整还是残缺,只要敢于举手发言就要表扬、称赞,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相信他们的,是打心里夸奖他们的,那就基本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看图编应用题时,出示一幅图,“一辆公共汽车原来有28人,到站先下车5人,又上车6人,问: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让学生用一句话把整幅图的意思说出来。有的学生会说:上车6人,下车5人,车上原来有28人,车上有多少人?这样一句话虽然并不是十分完整,顺序也有点乱,但基本能把整幅图的意思说出来,那就应该先肯定学生的大胆发言,再给予建议,“你描述得很完整,乘坐公共汽车都是

8、先下车后上车的,假如能按照汽车到站时先下车,再上车的顺序说一说,可能会更好”,这样既不减弱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能让他或者其他同学知道怎样说会既完整又合理,更加明了。又例如教分数的初步认识,当教师已经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把一张纸或一块饼等物体当成一个整体“1”,并初步会运用一些简单的分数表示一些具体例子后,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学生可能就不会说。这时可以通过“谁愿意试一试”、“老师和同学们相信你一定可以”、“你会说得越来越好”之类的鼓励语言、亲切的笑容,使学生渐渐地摆脱上课发言的紧张感、说不好的尴尬、不会说的压力,慢慢就能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以及学生自己的思考,回答出什么是“分数”。一次又

9、一次肯定、鼓励又肯定又鼓励,学生就会越来越大方,越来越爱思考,也越来越敢于发言,甚至是抢着发言呢!2、创设情境,让“敢”说的人“爱”说现在新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要多创设教学情境协助教学,特别是在进行新知识的教学,这也是要求教师积极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想说爱说,在丰富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感知数学语言,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看图列式计算这一教学,本来目标只是让学生理解大括号的意思,并能初步掌握看图列式计算。书本提供的主题图是一幅非常漂亮、有趣的学生春游图,这让我想到何不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于是我把这一个课时的内容分为两课时教学,一个一个地出示主题图

10、中的场景,引导、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图意,然后再进行列式计算。这样学生不仅借助情景图训练了“说”,而且还通过说更好地理解图意,更快地接受新知识。3、借助经历,让“爱”说的学生“能”说一部分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逻辑性很强,例如: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实际的应用。不少同学由于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少而理解困难,这就必须借助生活经验的实际例子,把抽象的知识转为形象、直观,那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得深,也比较容易说出算理来。例如,应用题“兔妈妈有10个萝卜,小兔子吃了5个,还剩多少个?”,让学生列式计算并不难,但问学生为什么用减法计算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少能说出来的。那么,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想

11、,“兔妈妈有10个萝卜,小兔子吃了5个” ,吃了多少就是减掉多少,也就是根据减法的意义,吃了5个就是从兔妈妈的10个中减掉5个,所以要求“还剩多少个?”用减法计算。这样让学生借助生活经历理解数学知识,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有趣。中低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还不是很完整,有时想表达,但又比较抽象,在脑海里所形成的图象比较模糊也不利于学生的表达。那么,这时可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协助,例如手,也就是动手操作。例如,二年级上册的轴对称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的概括是比较难的,可以让学生多折一折一些轴对称图形,或者让学生用纸做几个轴对称图形,通

12、过手的感触,眼睛的观察,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左右两边,或上下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没有多也没有少,也就是“完全重合”的这一重要特征,要学生概括“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就容易多了。4、适当引导,让“能“说的学生“善”说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在关键的教学环节、疑难点,适当地引导学生“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存在学习的困难等,有利于进行优化教学。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掌握的词语比较少,表达能力也有限,想说但不知道怎么说,东一句,西一句,或者想了一点就说一点,断断续续,缺乏条理性,

13、并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我在教学二年级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时,让学生边计算竖式,边说过程,加深对算理的理解,促进学生更快地掌握计算。例如:计算“74-49”,从个位算起,先算4减9不够减怎么办呢,向十位借了1后当做多少,接着是多少减9,算完个位后,计算十位,是多少减4呢?对于这一计算的算理虽然是建立在动手操作帮助理解的基础上的,但只理解了却不会说,或说错了,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思路。这时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引导说一点就做一点相应的板书帮助理解,再引导说一点,引导说完一遍后,让学生再看着板书,教师用手指引着再说一遍,这中间不要忘了适当的鼓励、表扬,加强学生口头表达的自信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

14、样学生就能逐渐完整的说出来。5、严格要求,让“善“说的同学“精“说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口头表达要形象、生动,而数学教学就要求学生表达准确、精练,而且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同样也要求数学语言准确无误,同时还要具备很强的逻辑性。数学语言的准确精练,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创设有利于数学口头表达训练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不一致,往往能够想到、做到,但不一定能说出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说”的训练,就是要把“说”的训练看着是一项任务,认真地完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