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全集.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17386 上传时间:2021-02-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全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全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全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全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全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全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全集.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全集2第三单元 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整体感知本单元是在学过了乘数、除数是二位数的乘法和除法后继续学习乘、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乘、除法的法则有了全面认识,为今后各种计算打下基础本单元分四节,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乘、除法中的一些简便算法本单元的口算是乘、除数是整百的口算,它是后面学习笔算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本单元的笔算是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法,这些内容是两位数笔算乘、除法的扩展,笔算的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两

2、位数乘、除多位数的方法)通过自己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概括三位数乘、除的计算法则,这样,不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加深对计算法则的理解,便于记忆,而且能使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认知结构,渗透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本单元还安排了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这些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又能使一些计算简便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学生在对前面的学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概括起来的一些知识,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乘、除法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就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为进一步概括乘、除法的意义做准备乘、除法的一些简便计算,不论是乘法简算还是除法简算,

3、它们都是使学生初步发现一些规律,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本单元主要是计算,对学生来说难免有枯燥、乏味的感觉,这就需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体会成功的愉悦口算乘法教学内容:教材49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二15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二)能力训练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整百数乘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出用整百数乘的口算规律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投影片出示口算题)请同

4、学们口算:1006 3005 420 8602007 4008 1330 23202通过上述后四个题的练习,你能说出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乘法应该怎么想吗?(通过以上两个内容的复习,使学生明确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突出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学习新知识创设了条件)3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学过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乘法,那么乘数是整百数又该怎样口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板书课题,乘数整百的口算的乘法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出示(投影)例1的坐标纸图,让学生横着数每排有几个小方格,有几排,这张坐标纸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引导学生先明确,用乘法计算:1004板书: 1004=

5、400(2)再引导学生竖着数有多少个小格?启发学生明确:用乘法计算4100板书:4100(3)教师启发学生观察上面两个算式,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根据被乘数和乘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因为1004=400所以4100=4002出示1001212100启发学生先思考,然后分组交流引导学生明确:10012表示求12个100是多少,即12个一百是120012100就是算一个数乘以100,可以想100乘以这个数,简便算法实际上是几乘以100就在几的末尾添写两个0反馈练习:6100 18100 27100 49100(先口算,再指名说说你的口算方法)(通过说算理,既加深了学生对例1算理的理解,又培养了

6、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为例2的学习做了铺垫)3教学例2:(1)出示例2,7200引导学生想200是几个百?(2)那么7和200相乘得多少可以怎样表述引导学生口述:7和2个百相乘得14个百,也就是1400(3)出示算式:12300学生独立试算,订正时汇报算法通过(12100)、(7200)逐步过渡到(12300)不但使教学的层次清楚,而且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总结用整百数乘的口算规律(1)教师提出问题:根据上面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分组讨论后汇报(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简要概括:用整百数乘,要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和被乘数相乘,得多少个百,再在得数后面添上2个0(3)完成49页做一做(

7、订正时,找三个题说应怎样想)(通过基本题的练习,检查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新知内化)三、巩固发展150页练习十二第1题,先独立完成,然后指名三人说说前三组题中上下两题的关系(含义和计算的想法)2练习十二的3、4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练习十二的第2题,做为小组抢答题,教师出示题目,每小组指一名学生抢答,哪组抢答的多,哪组优胜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二第5题六、板书设计乘数是整百的口算乘法例1: 1004=400 例2:7200=14004100=400 12300=360010012=1200 想:7和2个百相乘得14个121001200 百是 1400笔算乘

8、法教学内容:教材5253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的14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2知道因数概念及检查乘法的计算是不是正确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验算方法(二)能力训练点1能抽象概括出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法则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理解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抽象概括乘数是三位数的计算法则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 3142 3145 31430 314200 3144002算出下面的乘法题,并在右面的方框填上数(一人板演,其它同学填在52页书上)3

9、说说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4导入: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分别用乘数的个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又该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方面内容,板书课题:笔算乘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1)学生试做例3(2)小组讨论(3)订正引导学生明确: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用乘数的个位数十位数去乘被乘数的计算方法与乘数是两位数的相同用乘数百位上的2乘被乘数,表示200个314是628个百,所以第三部分积628的末位数8应与百位对齐最后把三次求得的数加起来(4)扩展:若乘数百位上的2改为3去乘,表示什么?积的末位数应该写

10、在哪里?为什么?若改为4、5、6呢?(5)练习:52页的做一做2概括法则(1)比较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概括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法则使学生明确:从低位到高位用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然后把三次求得的数加起来(3)练习: 2353143教学因数概念及乘法验算方法(1)学生自学53页下半部分内容,同时完成书上填空(2)通过自学使学生明确:被乘数和乘数都叫做积的因数检查乘法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交换因数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3)练习:在这三个乘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221123= 2718

11、3 79= 63 ab=c(4)完成53页做一做(5)看书质疑三、巩固发展1填空:(1)在乘法里,被乘数和乘数都叫做积的( )(2)用乘数( )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 )对齐2判断改错355页3题455页4题四、全课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五、布置作业:55页1题六、板书设计乘数是三位数的笔算乘法例3:法则:1从低位到高位分别用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2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3然后把三次求得的数加起来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教材57页,练习十四14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灵

12、活地运用知识进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2提高计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教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教学难点: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这一步可以省略,省略后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投影出示)2420 31300 2540 3002 26023042 410041 3700372计算下面各题(分小组完成)306213 621167提问:结合具体题目说一说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法则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2教学例题(

13、1)出示例题287304(2)启发学生自己计算:287304= 87248(3)揭示简便算法教师提问:从式题当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口述:第二部分积是0,既然这一步乘积为0,在计算中是不是可以省略?引导学生明确:用0乘这一步分可以省略教师提问:省略这一步作你能准确计算吗?应该注意什么?试试看学生在书上完成学生板演请板演的学生讲述计算过程:第二部分得零不写,第三部分的积末位与百位对齐3把计算补充完整4完成57页做一做(学生能运用法则和所学简便算法去完成)教师订正并提问用2和5去乘被乘数所得积的末位与哪位对齐?5小结新知: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

14、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投影出示)6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质疑问难三、巩固发展1填空(投影出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 )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数( )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 )就要和( )对齐2判断并说明理由(投影出示)60页4题此练习设计突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这一步乘可以省略,但要注意下一位的对位这一难点,强化重点3计算:(小组赛)60页1题的后2个60页2题的前2个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又学会了哪些知识?师生共同总结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法则五、布置作业:60页3题六、板书设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教材5859页例6例

15、7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的59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知道“扩大”“缩小”的含义2理解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规律(二)能力训练点1能抽象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的规律2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这一数学规律的教学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进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一数学规律教学难点:理解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规律计算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教

16、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 2420 1530 16200 183002下面两题,用竖式怎样计算比较简便?2840 280030二、探究新知1教学“扩大”或“缩小”几倍的含义(1)讲授把一个数“扩大”几倍就是把这个数乘以几如5扩大3倍就是 53= 15板书: 15,把一个数缩小几倍就是把这个数除以几如15缩小3倍就是153=5板书: 5(2)练习:6扩大4倍是多少? 3扩大10倍是多少?200缩小20倍是多少? 8缩小8倍是多少?2教学例6(1)出示表格(2)学生口算填表(3)想:发现了什么?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明确:第2、3、4、5组的第二个因数同第一组比较,分别扩大5倍、10倍、100倍、50

17、0倍,积也随着扩大5倍、10倍、100倍、500倍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4)练习:58页做一做,说说是怎么想的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通过教师必要的点拨,使每位学生透彻理解(5)观察1、2、3、4组第2个因数与5组第2个因数比较,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6)启发学生把发现的两条规律进行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7)填空练习:在45=20中,如果4不变,5扩大2倍,那么积也( )倍在68=48中,如果8不变,6缩小3倍,那么积也( )倍3教学

18、例7(1)出示例7(2)启发学生从用两位数乘的方法类推出用三位数乘的方法先自己试算订正:使学生明确怎样列竖式最简便(3)练习:59页做一做1(直接填在书上)59页做一做2三、巩固发展1填表观察:每次计算同前一次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2填空:(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积也(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 );一个因数缩小7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一个因数不变,要想使积扩大24倍,另一个因数( )3练习十四6题(填在书上)4改错5练习十四7题第一横行(三人板演,全班齐练)6练习十四8题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又学得了哪些新知识?五、布置作业:练习十四6

19、1页7题第二横行、9题六、板书设计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例6: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若干倍例7:280340=95200口算除法教学内容:教材67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六15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提高口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用整百数除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用整百数除的口算规律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3606 3609 41010 54060 500102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是什么?3口答:500是多少个百?1300是多少个百?3200呢?4我们已经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今天我们来学习除数是整百数的口算除法,板书课题“口算除法”(通过复习,一方面老师可弄清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口算方法的复习,为把口算规律迁移到除数是整百的口算除法做了铺垫)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1(2)根据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你能推导出500100得多少吗?(学生思考)(3)指名说结果并追问:你是怎样求出得数是5的呢?引导学生说出:想500里面有几个百,因为500里面有5个百,所以5001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