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19744 上传时间:2021-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班级高二学科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任课教师袁书萍课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讲课时间教材内容分析本框题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之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内容。主要内容是学习发展的观点,包括了解发展的普遍性,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的有关事实,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把握发展的实质,说明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从而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发展的实质理解:发展的普遍性运用:说明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列举事例、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用

2、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树立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学生特征分析1.本框内容的授课对象是高二文科班,学生临近学业水平测试,时间紧任务重,情况较为特殊2.哲学是一门思辨的学说,哲学是一种思维科学,理论比较抽象,学生没有实际的体验而无法理解抽象的理论,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结合身边具体事例和当今时政,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贴近学生思想、生活、经验的例子,创造愉悦的教学情境3.高二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看问题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思

3、维在逐步发展,经过第一、二单元的学习,学生基本具备运用所学哲学观点分析社会生活中一些具体现象和事例的能力教学重点发展的实质教学难点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教师展示图片:海门中学的百年沧桑(5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现在的海门中学校门图片)提问:从海门中学校门的的历史变迁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师:海中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新课讲授】一、发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是发展的 活动探究: 观看视频生物进化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

4、什么?教师总结: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过程。这也说明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呢?自然界是发展的。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教师:自然界在不断的发展,那么人类社会呢?学生: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从低到高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它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教师: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类社会也是发展的。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社会,那么如果我们达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之后,人类社会还会继续发展吗?当然会。只要20

5、12世界末日不来临,人类不灭亡,人类社会是会不断向前发展的。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发展的,那么还有什么是发展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下一个活动探究。活动探究:以下的数学知识你是在何时学到的?从1数到10;2525=625;x+22=18,求x;判断 是什么样的图形 ;学会判断x5不是命题。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教师提问:你还能举出那些人类认识发展的例子呢?1、对唯物主义的认识过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2、天命不可测人定胜天可持续发展;3、对雷电的认识:“雷公”扣击“连鼓

6、”,产生雷声; “电母”“持镜”,形成电光“雷为天怒”雷电属自然现象电位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放电现象。人类的认识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第一目小结:现在我们来对刚才所学内容做一个归纳总结。我们哲学上把世界分为哪几部分?分为三大领域,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那么这三大领域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从刚才的探究中得到的结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类的认识,都是发展的。所以我们归结出发展的一个特点:发展的普遍性。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哲学原理。除此之外,发展是不是只是一时的,暂时性的呢?一个事物是不是今天发展了,明天就

7、不发展了呢?不是的,发展是不断的,是永久的。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人类社会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之后还会继续发展,人类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二、发展的实质我们知道了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发展呢?我们怎样来理解发展呢?下面我们来看下一个探究活动。活动探究:展示图片:袁世凯称帝、新中国成立。教师提问:袁世凯称帝、新中国成立都是发展吗?袁世凯称帝是变化,新中国成立才是发展。那么运动变化是发展吗?运动变化和发展之间有何关系呢? 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确定一位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共同点: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承认了绝

8、对运动区别(性质不同):运动和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改变;是没有方向性的。发展:是向前、进步、上升性质的变化,它揭示了运动变化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是有方向性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中知道: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事物的运动变化前进、上升发展向后、下降倒退判断:哪些属于“发展”?哪些属于“运动变化”?a、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 b、机器工具代替手工工具c、恐龙灭绝 d、候鸟迁徙e、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f、退耕还林,还草,鸟类回归(发展的是:abef 运动变化的是:abcdef)所有发展都是运动变化,但

9、是反过来就不是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才是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结果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变 化发展2、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含义: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东西。旧事物: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事物。(2)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但是对于新旧事物,也有一些人形成了这样的看法认为: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有人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

10、事物。那么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能否举出一些反例来反驳这些观点呢?思维拓展:判断新旧事物的三种错误标准,即:(1)时间标准: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新旧(禽流感、非典、甲流)(2)现状标准:以事物的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的完善来判断一事物的新旧。(例如:第一台火车1814年问世,丑陋笨重,行走吃力,没有马车快。)(3)旗号标准: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科学算命,披着科学的外衣,实质上还是算命,是一种封建落后思想的体现。)巩固练习:判断以下哪些属于新事物?a、计划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基因工程d、航天技术e、千年虫f、疯牛病g、科学发展观

11、h、“大锅饭”概念 (bcdg)综上所述,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教师提问:如果没有发展,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世界如果没有了发展,就不会有进步。有了发展才有了缤纷秀丽的自然界,才有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才有日新月异科技。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那么新事物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书本p64页)a.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b.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c.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过渡:从发展的实质我们知道,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

12、的,它的发展道路是否是笔直的、一帆风顺的?1.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a.新事物:由小到大、日益完善的过程 b.旧事物:顽强抵抗,极力扼杀新事物 c.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师:人生路上,有阳光有风雨。我们面对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要采取什么方法论呢?探究:励志歌曲蜗牛小结: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 方法论要求:a.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的发展 b.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课程总结】现在请同学们用3分钟的时间来阅读课本,回顾一下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板书:l 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 整个世界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 1、含义: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 2、道路是曲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