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21562 上传时间:2021-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的转轨,如何迎接这个转轨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 教育,这个广义的词语,它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学校、家庭、社会。而许多家长,尤其是身处农村的家长,普遍认为学校教育才是真正所谓的教育。他们从根本上忽视了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学生个人的影响,以至他们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就很少管教,他们认为教育只是学校教师的事。再者,家长都视孩子为“宝”,从小娇生惯养,孩子们的心理承受力自然很差。他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遇到困难时束手无策,无力想办法解决。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

2、影响也非同小可。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作父母的应从婴儿出生起就开始实施良好的影响、熏陶,正确的引导。家长应不可推卸地承担好教育子女的责任,“子不教,父之过”,良好的行为不是三天两天就养成的,家长应经常关心、体贴、爱护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建立起一个平等、互助、和睦的家庭关系。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第二,学校教育方面,学生入学后,教师即言传身教,其中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仪表、行为、举止均有非同凡响的影响力。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的向师性特别强,教师的一行一动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模仿性也特别强,往往背地里模仿、表演

3、教师和某些滑稽的动作。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施加良好的影响,使学生在家里有父母的爱,在学校有教师的爱。学校教育是一个知识教育的群体,它的范围广泛,总的说来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然而现今的学校教育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占相当地位的其它几个方面的教育。他们忘记了孔老先生的“育,养子使作善也”。相对于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若我们的教师只教书而不育人,那么即使我们培养出了有丰富知识的人,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出社会后,他们去胡作非为,这会给家庭、社会和国家都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育人比教书更具有使命性。 学校教育,有其阶段性。学前班的好行为、好习惯就

4、是很好的教材,教师在上这门课时,应注意形象生动、直观。对一些乖娃娃作出的好行为,养成的好习惯及时予以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同时,教师也应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学生进入小学后,他们学习的任务相应地增加了,学习目的也渐渐地明确起来。这时,教书育人的重任已落在每个任课教师的肩上。而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学生,也有一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这只是思想品德教师、政治教师及班主任的责任。这是不正确的。不管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渗透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要求学生逐步做到站有站姿,坐有坐姿,无论站立、行走都应有良好的姿势。还可以让学生从电影,电视及录像上、生活中一些名人的言行、举止学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社会教育方面,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熔炉,对新一代的培养造就,整个社会都应引起高度重视。对一些不正当的风气进行抵制、打击,淳朴我们的民俗民风,蔚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对学校、对新的一代创造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造就一代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良好道德情操的新一代。 总之,只要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从小处做起,从现在做起,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