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联合氯氮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影响.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23113 上传时间:2021-02-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美拉唑联合氯氮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奥美拉唑联合氯氮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奥美拉唑联合氯氮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美拉唑联合氯氮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影响.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奥美拉唑联合氯氮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氯氮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氯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氯氮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奥美拉唑;氯氮平;疗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诱因很多,其中精神因素是比较常见的。在精神紧张或抑郁状态下,胃的运动与

2、分泌减弱,甚至可能停止,肠蠕动也呈抑制状态。焦虑或抑郁可以引起体内激素分泌的改变和植物神经功能的改变,从而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便秘和腹泻等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应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同时应用一些抗抑郁药,以解除病人的抑郁症状。病人情绪的好转反过来可促进消化性疾病的康复,如果单纯治疗消化性疾病,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1】。 本文旨在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氯氮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门诊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全部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功能性消化不良指南的标准1 :年

3、龄为1875岁。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上腹痛或不适为必备条件。最久在1月前 均经胃镜和B超检查,排除了消化性溃疡、胃新生物、肝胆胰等器官的器质性疾患,此亦为 必备条件。具有下列症状之一或数项者: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 吐、烧心、胸骨后痛、反胃。上述症状存在4周以上。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2165岁,平均42.9岁,病程4.94.4年(5个月 12年);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266岁,平均42.5岁,病程4.54.6年(6个月 11年)。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

4、服奥美拉唑20mg,一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氯氮平25mg,一日2次。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对疗效进行评价。1.3疗效评价: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腹痛、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上述临床症状减轻或有改善;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上述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成组设计秩和检验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P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变化。3讨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功能性消化不良俨然成为影响现代

5、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但由于该病往往检查不出明显器质性病变,发病原因也不明确,常令患者困扰不已【2】。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以前曾称此病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该病在国外患病率约25%,甚至更多,而随着国内都市节奏加快,功能性消化不良越来越常见,一项研究显示,当前医院消化科门诊每日接诊的患者中,几乎有近1/3存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表现【3】。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主要是以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为表现,但经过检查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一组综合征。医学上将这类患者从广义上统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naldyspesia,简称FD)。直到现在,

6、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没完全明确,根据临床认为其发病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知过度、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精神心理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关【4】。患者常有紧张、焦虑、抑郁、疑病等表现,人们对升学、就业、下岗、家庭纠纷、事业受挫等切身问题的关心、担忧程度上升,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也在增多。相对健康人群,FD患者更易具有焦虑、压抑和疑病等心理障碍。临床实践证明,社会环境和人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内脏。根据巴甫洛夫教授的条件反射理论,人的大脑皮层是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最高调节机构,负责调节人的中枢神经,对躯体疾病特别是内脏疾病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人体的内外感受器官在强烈情绪的刺激下会

7、使大脑皮层过度兴奋,让人感到疲劳、衰竭,于是皮层发出了抑制信号,这可能引起植物神经的功能性紊乱,胃及十二指肠壁的平滑肌和血管就会痉挛、收缩,使胃肠组织供血不足,营养供应发生障碍,这时胃及十二指肠粘膜的抵抗力减弱,不适的感觉就会出现。而这种疼痛反过来又会反射回大脑皮层,加重皮层的功能性障碍,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性情急躁、容易焦虑的人在工作紧张的情况下很容易得上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和消化性溃疡。临床实践中,有部分患者症状表现很复杂,有些患者空腹和餐后均有症状(往往进少量食物可减轻症状,继续进餐症状加重),对这些患者可联合使用抑酸药和小剂量抗抑郁治疗(如阿米替林)或心理干预治疗,往往收到事半

8、功百的效果【5】。参考文献【1】苏华,沙卫红,李瑜元.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中华医学杂志,2010,79(11):879-880.2梅伟群,高城明,吴贵霞. 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 中国药房,2011,22(12):1079.3米尔扎德马依尔,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2011,24(3):35.4朱晓玲,王铁辉,李颖浅谈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1551565邹红梅,吗丁啉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1,22(4):2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