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美与现实之间的最佳切合点.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23457 上传时间:2021-02-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找美与现实之间的最佳切合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寻找美与现实之间的最佳切合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寻找美与现实之间的最佳切合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寻找美与现实之间的最佳切合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寻找美与现实之间的最佳切合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找美与现实之间的最佳切合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寻找美与现实之间的最佳切合点【摘要】都市情感剧要努力在追求美学理想与反映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相思树无疑提供了极好的借鉴。该剧雅俗共赏的风格特点,充分诠释了如何在反映现实与追求美学理想之间找到最佳切合点。雅俗共赏的风格特点在电视剧中主要表现在剧情的容量和情节的设计上、时间和场景的跨度上、画面的处理上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关键词】都市情感剧相思树反映现实美学理想雅俗共赏以反映当下青年男女婚姻、爱情、两性为主要题材的都市情感电视剧,因其戏剧性强、情感冲突激烈以及更贴近现实而受到观众的追捧,从20 世纪90 年代初至今,历时二十多年观众观剧仍热情不减。然而,在扎堆的都市情感剧中,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2、却不多,相思树无疑是其中一道颇为亮丽的风景。相思树由著名电影导演孙周执导,该剧讲述了几个年轻人之间爱恨纠葛的情感故事。作为 都市情感三部曲;之一,相思树是上海剧作家顾伟丽创作的继亲情树、香樟树之后的又一棵树,它表达的是关于爱情韧;的主题,在播出之后好评如潮,同时赢得了普通大众和文化品位较高的大众的普遍好评,这与该剧雅俗共赏的风格是分不开,这种雅俗共赏正是主创者在反映现实与追求美学理想中寻找最佳切合点的具体体现。正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建功所说:相思树体现了编剧和导演对人生的深度思考。;【1】但凡完整看过相思树的人,都不会忘记这样一个场景:阳台上,轻轻抚摸孩子小衣服小帽子的尚洁微笑着,

3、随之画面切换到一边逗着孩子玩的萧晓牧、康凯和尚母一群人,当镜头再次切换回来时,原本站在一边的尚洁不见了,只剩下空空如也的阳台,接着是康凯抱着孩子万分惊愕的一个大大的面部特写,紧接着是尚母歇斯底里的痛哭和康凯双膝跪地泪如雨注万分痛苦的表情,此时音乐响起,一段长达两分钟的红风筝从江面上逐渐飘起的镜头,红风筝下是缓缓的流水和来往的船只,红风筝飘舞在林立的高楼间,越升越高,最后飘向天空,似是在喻示着尚洁这个美丽而高贵的灵魂的香消玉殒是的,尚洁走了,导演并没拍她是怎么跳下去的,仅仅通过康凯惊愕的特写和空中飘舞的红风筝等镜头来表现,但这样的拍摄对观众内心的冲击力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显浪漫、美丽、忧伤,给人

4、丰富的联想和回味。应该说,尚洁的死是唯美的,这种唯美体现了主创者的良苦用心和独具的匠心。的确,用现实生活中通俗的剧情来演绎编导者心中的美学理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通俗是电视剧的生命,而美学理想似乎是与电视剧格格不入的东西。然而,相思树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还做得不露痕迹,这正是导演孙周的功力所在。孙周在拍出一部集激情与浪漫为一体的2003 年贺岁电影周渔的火车之后,曾引起争议,并因此给人很唯美;和很文艺;的印象,而 文艺;是电视剧的天敌。但在阔别电视行业23 年后再次归来,很文艺;的孙周终究在反映现实与追求美学理想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合点,拍出了一部仍然唯美;却可以雅俗共赏的电视剧,这说

5、明孙周已经在向通俗靠拢。那么,很文艺;的孙周在拍摄中是如何将这种雅与俗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呢?依笔者所见,剧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剧情的容量和情节的设计。一部电视剧要既能反映现实又能吸引观众眼球,同时还要顾及到导演自身美学价值观的体现,其剧情的容量之大情节设计之精巧是可想而知的。尽管相思树是一部情感剧,但在情节的展开上却涵盖了改革开放30 年来出现的各种现象:知青返城、高考、扶贫助学、追星、进城务工、出国留学、中奖等等,这些让观众觉得非常熟悉和亲切的生活故事吸引了他们的观看兴致,可以说大容量的剧情和观众熟悉的情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反映现实的角度上看,剧情的发展浓缩了30 年来中国发展的

6、社会现实。发生在剧中人物身上的悲喜故事,让我们在看到30 年来社会发展脉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贯穿在故事中的人性美、人情美,更能够从这些亲切的故事中得到某种启迪,并由此生发出一些对人生有指导意义的价值理念,如正直、善良、坚韧、执着等等,而这正是该剧的美学理想所在。比如萧晓牧妈妈以及她本人,她们可以称得上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典型代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那些故事情节,充分展示了乡下人的自强不息、执着、纯朴和善良。而发生在主人公康凯身上的那些故事情节,则充分展示出一个现代都市社会中敢于承担责任、忍耐、宽容、执着而重情重义的硬汉形象。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我们又不能把相思树视为一部普通的都市情感剧。二是剧情时间

7、和场景的跨度。剧中的两个男女主人公,一个是萧晓牧,从一个乡下失学小女孩成长为一名杂志社的主编,其中的艰辛付出令人扼腕;另一个是康凯,最开始是一个捐资助学的大学生,一直到故事的结束,其间经历了结婚、离婚、失去至爱一直到出国再回国,最终与萧晓牧走到了一起。晓牧和康凯的那些经历,在时间跨度上都花费了十年;而场景上,故事的展开从云南到上海,又从上海到云南、到北京、到纽约,跨度很大。喜欢看情感剧的人也许会关注情节、关注剧中人物的变故,而十年间穿梭在这些场景中的种种生活变故,却让所有人都能体会到十年弹指一挥间;的沧桑,而贯穿全剧始终的人性美,则如涓涓细流,一点一点地流淌到观众们的心间,使观众感到,时光在变

8、,而人物内心的真善美却始终如故。主创者就是这样把他们的理想价值观注入到了观众的心灵深处。再看看电视剧画面的处理。应该说,在这部戏中,电视画面的电影化是最能充分展现编导者美学价值的地方,他们的美学理想在剧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有人说,看相思树更像读一首抒情的散文诗。的确,导演孙周的功力使得剧中精致的镜头语言和格调配合着恰如其分的音乐背景,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在舒缓中完成故事的推进。同时,故事情节用镜头的连接和人物的面部表情来完成的,没有琐碎而冗长的台词重复,没有单调呆板的镜头变换,尽管是一部电视剧,但它的画面却是用电影的画面来展示的,简练、干净、深远而有韵味,语言简洁,不似一些情感剧那般乏味无聊

9、。加之贯穿全剧且浓墨重彩三次出现的舒婷的致橡树,使人感觉观看整部剧就像在欣赏一卷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颇具文化气息,在品味剧情的同时,也品味着剧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编导的美学追求。最后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相思树中塑造了现代都市社会中众多的形象,有大学生、小市民、打工者、媒体精英、主持人、白领、医生、台湾商人甚至情感领域的第三者;等等。在林林总总的这些形象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康凯、丛原以及萧晓牧这三个人物,汪帆和冯刚撰文认为,康凯、丛原、萧晓牧是相思树中三位利他主义;的艺术典型。【2】 康凯的利他;表现在对妻子的付出以及对妻子遇人不淑之后的宽容、隐忍,甚至在妻子自杀之后,把妻子与第三者的孩子豆豆视为己出,

10、誓将其抚养成人。萧晓牧的利他;则源于对康凯的感恩、还愿逐步变成对康凯及康家的感恩,最终演变成了主动的利他;行为。同时,萧晓牧在剧中还曾以小保姆的身份出现,而她所代表的保姆形象已经完全颠覆了以往在家长里短中掺和的保姆形象,集中体现了人性的真、善、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对于丛原这个人物,编剧顾伟丽最初设计的是丛原对萧晓牧的关怀和爱是真挚的,但有一种控制在里面,当被晓牧拒绝后,他有一种挫败的感觉,甚至变得偏执、疯狂。而导演孙周则把丛原改成了极品好男人,最终放弃了深爱的萧晓牧,这种境界是许多人都达不到也不可理解的。孙周表示,之所以这样修改,是因为不希望人物之间产生阶层的对立,我想要的是,不同的人们

11、尽管背景悬殊,但和谐共处;不管身份如何,他们身上有共同的善良和悲悯,我希望人能够活得更纯粹一点。;对于为什么要把男主角塑造得那么完美,孙周直言,我知道现实不够美好,所以大家才更需要这样的人。;【3】可见,在丛原的身上,更多地表达了编导者的理想,这种理想既是美学意义上的,更是现实生活中缺失而又渴求的,因而才如此弥足珍贵。康凯、丛原、萧晓牧三个人物身上所体现的利他;最大的特点是勇于奉献和自我牺牲。这种精神,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看,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理应追求和提倡的一种美德,是我们当下社会极度缺失的一种美德。每个观看者都会在观剧中不由自主地进行自我反省,这何尝不是一种灵魂的救赎?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

12、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对于一部反映宏阔场面的电视剧而言,观众对相思树的理解与评价也是不尽相同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思树做到了在反映现实和体现编导者美学理想追求的两者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合点,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堪称都市情感剧中的精品。正如扮演剧中主人公康凯的演员吴秀波所说,相思树是孙周花了几个月时间拍出来的一部二十多集的电影,是需要关灯看的电视剧,它正如一部清淡的励志小片,需要你静下心来好好品尝。【4】是的,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今天,相思树真正算得上是一件稀缺品,实在值得人们好好地去品味。让爱看当下情感剧的普通观众接受并认可,让追求高雅艺术的观众在静静观赏中得到一次全方位、多角度的美的享受,让所有看这个剧的观众们都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这应当成为当下都市情感剧编导们追求的视觉效果和社会效应。无疑,相思树对此进行了最好的诠释。参考文献:【1】 李春利. 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进入新一轮竞争. 光明日报,2008-6-6(11).【2】 汪帆, 冯刚. 浅论电视剧 的主题与叙事美学意义.http:/ 放大善良;可信吗?.北京日报,2008-4-29.【4】 赵卫薇, 徐静悦.: 爱情归来. 大众电视,200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