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春天的踪迹 (2).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27793 上传时间:2021-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觅春天的踪迹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寻觅春天的踪迹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寻觅春天的踪迹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觅春天的踪迹 (2).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一、 活动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赏春、绘春、颂春、创(造)春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二、 活动重点 自然日志的编辑: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观察、记录进行编辑整理。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 活动难点 在认识自然中,在赏春、颂春中,培养学生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四、 课时安排 课外活动两周,课内活动两课时。五、 课外活动(一)选题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及预计实现的目标,

2、提供其参与活动的内容建议。教师根据教材所安排的三项活动,对活动内容进行创造性改编。要求学生从改编后的三项内容中必选内容3,任选内容1或内容2。内容1:在大自然中,寻觅春天的踪迹寻觅范围:在春天里,在自然中,在校园里,在社区中。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写成“自然日志”,记录下春天的足迹。在记录方式上,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文字与图片(如照片)相结合的形式。内容2:在艺术中,寻觅春天的踪迹1围绕与春天有关的某个节气,搜集有关谚语,从中寻觅春的踪迹。2寻找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从中寻觅春的踪迹。选择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散文、绘画或照片,从中寻觅春的踪迹。内容3:在

3、创造中,展示春天的踪迹1以出墙报或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春的踪迹。2可根据与春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的曲调,创作绘春之歌;如春天的故事的表达方式,创作“赞春之歌”。3可模仿苏轼惠崇,选一幅表现春天景物的画或照片,为它配上三五句诗,或者选一首写春的诗及名句,根据意境配上一幅画,使诗情更形象直观。(二)分组小组人数:46人小组成员的构成: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原则上每个小组应包容好、中、差三个层次与男女生两个层面的学生。因为在学生能力差别大的小组内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和多样化的思考,能给出并接受更多的解释。在空间位置上应以彼此距离越近越好,便于沟通交流。任务分配:让小组中每个组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通过

4、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小组成员间形成积极的团结协作的关系。(三)成果呈现方式1、 编辑“自然日志”。2、出墙报或办手抄报,展示觅到的春的踪迹(可以是在艺术中寻到的春的踪迹的摘抄;可以是自我创作“我心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等作品)3、唱出自己改编的“春天之歌”。4、介绍自己的“画配诗”“诗配画”等作品。(四)教师指导1、 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2、 为诗画创作提供示例。六、课内活动(一)教师导入:桃花开了,燕子来了,草儿绿了,站在冰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和风细雨漫天无际的温柔,我们听见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心里快乐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近春

5、天,去寻觅春天的踪迹。(二)活动开展活动一记录春天的足迹1、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编辑的成果和介绍本组编辑“自然日志”的过程。2、各小组选派12名同学介绍各自观察、记录某种动物或植物的情况,且用3句话概括其所编辑“自然日志”的特点,进行自我评价。(邀请生物教师参与课外、课内活动,并对各组的观察、记录进行指导,对编辑的“自然日志”和各位同学对观察、记录的情况介绍进行点评)3、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自然日志”。活动二展示春天的赞歌1、 展示并介绍各小组围绕各自活动内容所制作的手抄报或墙报。2、各小组派出12名同学上台朗诵其以诗歌、散文等文学样式创作的“春天的赞歌”。形式上可以是配乐朗诵、集体朗

6、诵、个人朗诵,独唱、合唱、歌伴舞等。3、由学生和教师对各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参与式评价。4、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春天的赞歌”。活动三创造诗情画意的春天1、展示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的有关“诗配画”和“画配诗”作品等资料,供同学鉴赏。2、各组同学展示并解说其课外制作的“诗配画”或“画配诗”作品。3、由学生评委从“诗画配合是否恰当、画作选择是否富有意境和情趣,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等角度进行评价。4、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诗配画和画配诗作品。(三)活动小结学生自由发言:(35人)谈此次活动的收获与遗憾及以后打算。教师小结:可从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情况、活动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效果等角度进行评价。评价的语言应是中肯的,并能较好的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