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人生b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28718 上传时间:2021-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与人生b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与人生b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与人生b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与人生b1.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育与人生读后感 樊洪英叶圣陶老先生是一代教育名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他教育与人生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我们教师的教育工作有极大的指导作用。教育与人生这本书精选了四十八篇叶老的教育论著,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值得一读。有幸捧读这本教育专著,真可谓受益匪浅,下面就教师怎样来“教”学生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针对教师怎样来“教”学生的问题,叶老先生提到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我国教育者的优良传统。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提出“教者必以正”,重视“以身作则”的原则。西汉教育家董仲舒说:“善为人师,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意思是说,要当一名好老

2、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正确的教育方法,又要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道德的特征,是人民教师必备的德行。叶老在他的论著中将教师的“讲”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开门见山,一种是先“引起动机”再讲,以后者为最有效,在学生接触后想知道的时候才讲,更会使学生豁然开朗,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引导学生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这样来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信任学生,适时激励成功。学生的智力因素各有差异,再加上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他们接受能力和巩固能力不尽相同。因此,这需要教师注意学生个体差异,百般地关爱后进生。陶行知说过:我们教育儿童的第一步

3、,首先要承认儿童是活的,揣摩儿童的心理。教学中,教师若能信任每一个学生,并适时地激励成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平时,教师如果能把微笑常带入课堂,给予学生更多期盼、信任的目光、鼓励性的语言,尽管只是片方之语,“你真爱动脑筋”“你认真读书的精神真令老师感动”却能拉察近师生间的感情距离,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精神振奋,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学习,唤醒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为学生打开学好语文的活水源头。2、提高教师素质,得到学生信任。苏霍姆林斯指出:学习这并不是教师机械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首先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对知识、对学习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正所谓学记中说的:“乐

4、其师,信其道”。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以卓越的才华,博得学生的信赖。教学中,教师要敞开心扉,以良好的品行、修养,传情导引,给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当学生完全信服于你时,他们会更深地迷恋你的课,神情专注、兴致高昂地投入。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课堂调控。作为一名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始终应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群体中,面向全体学生,注意课堂的有效调控,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情绪饱满地投放学习,获取知识。一般,教师与优秀生关系比较密切、和谐,与中差生关系比较缺乏,然而在听过许多特级教师的课后,总觉得这些教师会让课堂处在和谐、热烈的气氛中,学生个个精神饱满

5、、神情焕发。追其原因,是教师注重了对课堂地调控。一位教师上课后说:“我提问往往先叫中等生回答,然后叫比较差的学生回答,最后叫比较好的学生回答。这样做,一般学生存在的总是容易得到纠正,差的学生也能从别人的回答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好的学生可以边听边修改自己的答案,使回答更加完善。课堂上,教师如能察言观色,做到及时、有效地调控,并不断地给予学生鼓励、引导,那么,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会不断地增强,课堂的气氛将会热烈而高涨。 读完教育与人生,我深深地感受到叶老对新一代教育工作者所寄予的深切厚望。在当今社会,说白了其实就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是教育竞争的社会。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稳固的专业思想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有某一学科专业的科学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要有一定的人文科学与艺术修养,而且还必须具备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掌握科学的、发展的融技术与感情为一体的教师职业技能。我们要不断地充电,只有以为人师表的姿态展示人生的道路,以高尚的情操鼓舞学生,用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健康地成长,使自己不愧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