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31张).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29855 上传时间:2021-02-1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31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31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31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31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31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31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31张).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会看地形图,观察 “地形鸟瞰”,思考:这种鸟瞰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活动,直观,不准确,前景比例大,后景比例小;山体背面地形状况不清;无法表示地面海拔高度大小;难以绘制等。,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你能根据该图解释“等高线”的含义吗?与鸟瞰图比较,等高线地形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活动,高低起伏不够直观;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各地地形,海拔高低、面积大小非常清楚。,一、等高线与等深线的含义,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深线。,活动,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概念判断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2、,错,同一条等高线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高度。,陡坡,密集,缓坡,稀疏,陡密,缓疏,从C点容易,原因是:从C点到A处的等高线稀疏是缓坡。,如何看等高线地形图,闭合的曲线, 中高周低,山顶,这是山顶吗?,盆地,闭合的曲线,周高中低,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山谷,两山顶之间的部分,鞍部,等高线相互重合, 有锯齿状,陡崖,下图中,和哪一个表示山谷,哪一个表示山脊?,凸高为谷,凸低为脊,下图中,和哪一个表示山谷,哪一个表示山脊?,山谷,山脊,下图中,和哪一个可能发育河流?,活动,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表示地形方法判断甲、乙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甲 乙,甲、乙两图均有错误。甲

3、图中间低,四周高,不表示山顶;乙图虚线表示山谷。,活动,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注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三、分层设色地形图,读右图,归纳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它的着色规律一般是怎样的?它有何优点和缺点?,1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2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课堂练习,D,D,A,D,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5题。,3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 A457米 B400米 C531米 D398米 4图中虚线表示的地形是 ( ) A山谷 B鞍部 C山顶 D山脊 5图中序号所在地坡度最小的是 ( ) A B C D,D,环山路,盘山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