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上交的案例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31452 上传时间:2021-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上交的案例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上交的案例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上交的案例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上交的案例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上交的案例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上交的案例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上交的案例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上线”,老师“隐身”,打造高效化学课堂 空气教学案例背景分析随着课改帷幕的拉开,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下了不少气力。但反思中学化学课堂的教学改革,总有一种莫名的遗憾:课时少,内容多,教材资源贴近生活但又似有些单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局限,想让学生“动”起来,却又有些“易放难收”或效率低的困惑。作为一名化学老师,如果能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媒体资源,积极挖掘和利用校本资源,科学整合教材资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巧妙地将教学引向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必一定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抱着这种思想,我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

2、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二课时为教学内容,展示我们在课堂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如何做到以学定教,从面提高课堂效率的。案例描述空气共包括两课时内容:第一课时为“空气的组成”,第二课时为“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保护空气”。教学第二课时,如果依常规教学,就是学生自学,老师简要的讲解,了解空气中的一些气体的基本用途,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危害,要保护空气即可,仅此而已,学生走马观花的上完了,一点印象也没有,完全凭死记硬背来完成教学目标。我在认真研读教材之后,决定本节课绝大多数依靠学生,让学生“上线”,老师“隐身”。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包括空气中各种气体的用途,空气污染到

3、底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等。第二课时: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空气)。这个谜语道出了哪种气体的作用?(生:氧气可供给呼吸)。凭借你们的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气体的什么性质用途?生1:人呼吸需要氧气,说明氧气能供给呼吸;生2:通过上一节课的实验,我们还能知道氮气不易溶于水,不支持燃烧。生3: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我推测氮气、稀有气体也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学生对空气中的一些气体的了解局限在最表面上的,对空气中的一些气体的用途了解甚少)师:其实空气中的气体每一种都不能小看,它们都有各自的用途,可

4、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有哪些性质,又有哪些特别的用途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希望你学有所获。师:同学们课前搜集了资料(各种气体的用途的图片、文字资料),请大家在小组内把大家的资料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并把每一种气体的用途进行总结。然后各组派一名代表到全班展示交流。生:(生在小组内交流,异常活跃)生1:老师,在气割、气悍中氧气是干什么用的?师:请同学们看一段截取的视频氧气的用途(展现的是气割、气悍的过程)这段视频体现的是氧气在哪方面的用途? 你知道氧气的用途吗?生1:原来气割气悍利用的是氧气支持燃烧,这就是氧气的作用之一;生2:其实一些燃料的燃烧都有氧气参与,化工厂

5、里也要用到氧气,都是利用了氧气支持燃烧!生3:医院急救病人时用到了氧气,潜水运动员也要携带氧气,动植物的呼吸也都离不开氧气,说明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才把它称之为“养气”。生4(总结):我能总结出氧气的用途,主要体现在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方面。生5:我们组得出了氮气的一些性质和用途。氮气的性质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它的性质不如氧气活泼,这些是我们组从上一节课的实验中探讨得出的。 氮气的用途有:用作保护气,如食品防腐,是化工原料,如生产氮肥,液氮能够制造低温环境。(全班鼓掌表示赞同)生6:我们组通过讨论,总结出了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稀有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很

6、不活泼。可用于电光源等。师:除了课本上讲到的稀有气体的用途外,谁还知道稀有气体的其他用途呢?生1:广场、体育场、飞机场等场所所用的灯里充了氙气,通电时能发出比荧光灯强几万倍的强光,因此叫做“人造小太阳”。生2:航空、航海的指示灯里充入了氖气,通电时发出红光,这种光能穿透浓雾。师:大家回答得真好,探索科学需要的就是这种不怕麻烦,寻求真理的精神。师:其实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为稀有气体用于航天、医疗、电光源等方面)生:(看得特别认真,看完后学生马上又进入了讨论,又有不少同学举手要发言)师:小结通过大家刚才的回答和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稀有气体具有如下用途: (1)保护

7、气 (2)电光源 (3)激光技术 (4)冷却剂 (5)麻醉剂师:过渡由此看来,空气的确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成年人每天吸入的空气约为12 m316 m3。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洁净的空气受到了污染。哪些原因导致了空气的污染呢?生:结合图28讨论:1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3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生: 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气氛活跃、热烈!)生1:有害气体如汽车尾气、工厂废气可造成空气污染,沙尘暴等烟尘等也能造成空气污染,空气受到污染后会产生温室效应,会导致酸雨,使用含氟冰箱可造成臭氧

8、空洞等。生2:空气污染会使人发生呼吸道疾病、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水中生物濒临死亡、温室效应使沿海城市下陷、酸雨使建筑物被腐蚀、臭氧空洞使人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而易得皮肤病和影响视力等等。生3:我们要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爱护花木,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及保护空气应采取的措施。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为:大气的自净能力,大气的污染源,空气受到污染后给全球环境带来的危害)。生:(一片寂静,一片茫然,非常惊愕)师:少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仍能保持空气的洁净。如果进入空气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空气的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

9、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故保护我们的空气已成了全世界人民都关注的问题。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有针对性地改善环境状况,是我们常常采取的一种措施,那么,你知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的内容吗?生:学生看课本P27资料生1:我通过查找资料还了解PM10和PM2.5的知识。(向同学们介绍)师: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你当了市长或省长,你会如何去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呢?请你谈谈。生:1大量植树造林,鼓励市民种草养花。生2:把工厂建在人口不太集中的地区。生3:使用和开发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能源。生4:汽车不再用汽油,而用车用乙醇汽油。生5:加大检测汽车尾气的力度,禁止没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生6:加大宣传力度,提

10、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是我们每个同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吧!三、案例反思课时少,内容多,教材资源贴近生活但又似有些单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局限,想让学生“动”起来,却又有些“易放难收”或效率低的困惑。作为一名化学老师,如果能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媒体资源,积极挖掘和利用校本资源,科学整合教材资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巧妙地将教学引向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必一定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本节课,老师说话的机会很少,我们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了学生,学生通过自己搜集学

11、习资料,与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厚实自己的知识,利用视频拓展视野,在生生交流的思维碰撞中产生解决问题的火花,学生的劳动闪耀着创造的光辉。课堂上,看到学生那么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我感到振奋!同时也为学生能广泛搜集学习资源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不正是教学中一直要追求的“以生为本”嘛!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 “隐身”,学生“上线”,老师是轻松的,学生是快乐的,课堂也是高效的。师生都能感觉到“生本课堂”带给大家的精彩:(一) 教师由“纤夫”转为“牧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本课堂”的真正内涵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启迪、引导、挖掘学生固有的潜能,全面依靠学生主动积极的获取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2、生本教育的基点就是以学生为本,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果我们老师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只顾自己滔滔不绝的讲,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像“纤夫”一样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学不好,也不快乐。本节课上,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小组讨论交流,班级展示等环节,都能较好的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二)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的先学是构建生本课堂的法宝。先学就是将新知识、新任务提前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地研究,把个体的想法带入课堂,然后班级交流,发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中选出最优化的学习方法,把学习变成一种享受,同时,每个学生都在收集、整理、积累知识中成长。这样每节课有备而来,课堂效率也

13、会自然而然的提高。本节课上,老师尽量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推动学生深层次思维,形成能力,以此实现教少学多,这样,教师的无为便是有为。课前老师还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哪些知识是学生不会的,课堂上需要作为重点,哪些知识是学生一看就会的,不需要耗时的。如本节课中,对氧气用途中气悍和气割学生见得少,不易理解,稀有气体的用途学生不是很常见,进行了这样的预设,所以课前老师准备了这些资料的视频,为学生解惑。正因为教师把一切学习的权力还给了学生,他们不但掌握了基础知识,更关注的是运用、拓展和延伸。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不愁学不好,不愁考不好,也就不愁课堂效率的提高了。由此可见,构筑有效的化学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做纤夫,只做牧者,需要我们大胆创新,积极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