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交巡警抗雪灾事迹点滴.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933445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仓交巡警抗雪灾事迹点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太仓交巡警抗雪灾事迹点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太仓交巡警抗雪灾事迹点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太仓交巡警抗雪灾事迹点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仓交巡警抗雪灾事迹点滴.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太仓交巡警抗雪灾事迹点滴 1月26、27、28日,罕见的大雪席卷了苏州大地,迫使沿江高速、京沪、苏昆太高速公路相继封闭,大量的车辆一下涌入204国道,太仓204国道交通压力顿时陡增。雪情就是命令。太仓交巡警大队180余名交警、300余名交通辅警,听到被堵的消息后,不论是在值班还是在家休息,也不论是年轻人还是年过半百的,都第一时间赶到了工作岗位204国道、338、339省道。他们不畏暴雪冰冻,心系群众,始终冲在第一线,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 雪中“拚命三郎” 杨建明,沙溪中队指导员,已经连续3天站在道路上疏导交通没

2、有回家的他,不知道他喊话喊了多少次,只知道他来回不停地在太仓市204国道杨林塘大桥、直塘大桥之间奔波着,嗓子喊哑了。特别是29日、30日的两天晚上气温下降,路上出现严重冰冻,为了让车辆经过桥梁、坡道、弯道、环形路口时不发生交通事故,他就是这样一手拿着话筒喊着,一手指挥着。 面对雪灾,交警把心都交给了被困群众和需要帮助的人们,在他们的背后,却有着一份来自警嫂的沉甸甸的牵挂。29日晚上,当杨建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车上吃点方便面时,小舅子流着泪打电话告诉他,岳父癌症晚期住院已快不行,问他能否去医院见老人最后一面,他回答不能。因为他知道,只要脱离一会,车子就会积压很多,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回家,他硬是没有

3、回去。事后,他妻子对教导员沈艳萍说:“这一夜,是我人生当中最漫长最难熬的一夜,丈夫在外执勤,可我老爸想让他去见最后一面,但他舍小家为大家,我怎能抱怨?” “交警同志,真诚地感谢你!”南通司机刘明激动地对城厢中队民警胡昊说。 30日凌晨2时25分,当民警胡昊在204国道苏昆太高速公路出口处指挥交通时,一名驾驶员急忙跑过来气喘地说:“民警同志,赶紧帮帮我吧,车子滑到了沟边上,我车上拉的是鸡,要是出现了意外,我这趟就全赔了!”胡昊急忙让辅警小张指挥,他就和驾驶员跑了过去。 危难之中显身手 原来,由于气温低,路面结了冰,这名驾驶员在行驶过程途中跟车太近,一个急刹车,车辆90度大转弯,车头到了沟边。 胡

4、昊迅速叫来其他民警,帮他把车倒到安全地带,告诉他冰雪行车注意事项,要求他打开双闪灯,保持100米以上车距,慎用刹车。在警车带领下,该车安全驶出了太仓。 就在临别时,刘明突然把车停了下来,走到胡昊身边,惭愧地说:“我原来经常跑这条路,对交警管得太严一直有点偏见。这回我明白了,出门在外,行车安全还是靠你们交警。交警同志,真诚地感谢你!” 记住我们的供电人: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许多人应该都是记得这句话的,但是眼下,我想我们许多人更应该对这另一句话留着深刻的感受:电,也是生命之源。或者说,电,更是生命之源! 我们也就在这题报道中读到,就因为没有了电,金融部门停业了,生产行业停业了,服务行业关门了,供水

5、机构瘫痪了群众的生活到了攸关时刻! 这是对供电人最严峻的考验。 就如同我们从几乎所有权威媒体显要位置获得的讯息一样,在“一场55年来罕见的冰灾降临在沿河58万人民群众的头上”之际,沿河的供电人毅然决然地打响了一场抗凝冻抢险保电的“攻坚战”。短短几天时间,他们就先后出动500余人次,购置10多万元的供电材料;队员始终驻守在抢修地点,饿了“就啃自带的面包和方便面”,渴了“就用舌头舔舔早已冻成冰条的矿泉水”,困了“就在农户火炉旁坐眠一晚,或到乡村旅社又薄又硬的被条里蜷缩一宿”“鞋子结了冰,衣服罩上了冰,就连出气凝结在口罩上也变成冰,整个人简直变成了冰人。” 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用自己的意志谱写

6、着大爱。 身为沿河供电局泉坝管理站中寨管理班线路抢修班班长的陈斌,就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消融着皑皑寒冰,用自己年仅39岁的生命向沿河人民、向我们证明着供电人的大爱! 因为这次冰灾,不仅沿河人民,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记住陈斌,记住供电人! 在2008年的春天里,一场55年来罕见的凝冻灾害降临在沿河58万人民群众的头上。1月14日,随着印(江)沿(河)供电网线沿河境内谯家猫阡坝至回龙4公里的线杆相继倒塌后,由于持久的冰冻,电杆上的积雪厚度比电杆直径还长,该县土地坳、谯家、泉坝、中寨、后坪5个乡镇110KV农村配网线路遭到全面损坏,另17个乡镇供电设施也不同程度受损。从此,县城、乡镇处在一片黑暗之中。 因

7、为没有电,金融部门停业了,群众有钱没处取;因为没有电,生产行业停业了,部分物价急速上涨;因为没有电,服务行业关门了,给群众带来极大不便;因为没有电,供水成了群众最大的困难,群众无水饮、无火烤,无处娱乐 水,是生命之源;电,是生活之依。 一场抗凝冻抢险保电攻坚战打响了。 他倒在了抗凝冻抢险的路上 这位土家族汉子2006年通过考试竞聘为沿河供电局泉坝管理站农电工,2007年7月再次通过考试竞聘为泉坝管理站中寨管理班线路抢修班班长,主要负责中寨乡勤俭村、三会溪、丫口场三个村的电力管理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格外珍惜,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事后,泉坝供电站与中寨乡政府赶到陈家,安抚陈斌的家属。县

8、供电局得知后立即召开会议,为他安排了后事,并在干部职工中通报了这一先进事迹,以此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斗志和热情。因为沿河至中寨路途很远,目前车子行人都无法通行,县供电局只好等路通后赶往中寨为他召开追悼会,还按有关规定为他的亲人解决了抚恤,并表示将供他的儿子陈洪读书到大学毕业。 塔可倒,供电工人意志不倒;线可断,供电工人真情不断。有供电工人舍生忘死、敬职敬业的奋力拼搏,有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有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有该县58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沿河的供电问题一定会得到更快解决。 用青春热血融化三尺寒冰 冰雪无情人有情。两支抢修队的队员争先恐后,用他们的青春热血融化着三尺寒冰,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在冰天

9、雪地里,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电杆大多位于山梁上,寒风一个劲呼啦啦地刮,白天温度也在零下,110KV电线直径原本只有30毫米,结上冰雪后变成了近300毫米,电杆受风一面结的冰雪队员们用手一卡还卡不完。面对如此寒冷的抢修环境,队员们没有退缩,他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让全县人民尽快用上电!抢修工作开始了,队员们喊着“线可以断,电力工人的情不能断!”的口号,在风霜雪雨中一次次上杆下杆。他们如此连续工作了3天,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四川岳池送并电工程公司直属六处三队队长张发福在沿河整整工作了14年,一直从事线路架设,也是这次抢修中第一个爬上电杆的队员。他告诉我们,在如此低温条件下进行高空作业是施

10、工规则不允许的,他本人也是心虚的,但为了大局,切实解决沿河全县人民缺电的实际困难,他根本无法多想,就争先爬上了电杆。在杆顶,他双手失去了知觉,就用滑轮将一盆烧得正旺的木炭火拉上去,每操作一会就要暖和一下双手,平常只要一个小时左右就能抢修好的工作量,在这样的条件下要花上四个半小时,每抢修一处往往要四五个人轮流上杆操作。 “鞋子结了冰,衣服罩上了冰,就连出气凝结在口罩上也变成冰,整个人简直变成了冰人。”谈到上杆操作的难度,张发福说这是他从事线路架设工作以来最艰难的一次。 一个星期以来,队员们一直驻守在抢修地点,饿了,就啃自带的面包和方便面;渴了,就用舌头舔舔早已冻成冰条的矿泉水;困了,就在农户火炉

11、旁坐眠一晚,或到乡村旅社又薄又硬的被条里蜷缩一宿。 2008年初的这场雪灾必将长久的留在我们所有人的记忆当中。我们要记住很多人,记住和老百姓们心连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记住不顾生命危险抢修电力的工人师傅,记住日夜坚守岗位的铁路工作人员,记住及时伸出援手的人民解放军,记住奔波在堵车路段的志愿者,记住冒着寒风赶往救灾一线的所有人。 看到总理的鞠躬,许多人流泪了 在火车站的候车大厅,在无数怀着急切心情的旅客中间,在被封堵的道路上,在一线救灾人员的身旁,在满载被困乘客的客车里,一个瘦小而坚定的身影总能让大家感到温暖,他就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过去的几周时间里,温总理频繁在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地区奔波,他走到

12、哪里,党和政府的关怀就被带到哪里,感动就被带到哪里,战胜暴风雪的信心和决心就被带到哪里。当看到总理向排队候车的旅客们致歉,当看到总理向殉职工人的家属鞠躬,许多人流泪了。在灾难面前大家不曾害怕,从未退却,但总理的一句话,一次真情流露却让我们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让我们记住这眼泪,记住总理的鞠躬,这将是我们面对一切灾难的力量! 三位烈士提醒我们,这是一场战争 当暴风雪刚刚来临时,我们也许认为这只是一次自然灾害,认为那些冒着危险爬上输电塔架的工人们只是在做着理所应当的工作。但是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三位烈士的牺牲告诉我们,这是一场战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保证百姓和企业的用电,让大家过一个好年

13、,无数电力工人勇往直前,不惧艰险。他们也一样有家庭,有等着他们平安回家的爱人、孩子。可是没有他们的付出,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让我们记住暴风雪中这一座座耸立在高架铁塔上的丰碑,他们让你我无比安心,让国家无比安心。 志愿者的笑脸是最温暖的符号 长时间的封路困住了许多司机和乘客,毫无改善的天气状况让他们无法预知何时才能走出困局。可是,他们并不是独自在等待,沿途的村民自发当起了志愿者,为司机和乘客送来食物和药品。一杯热茶、一包干粮、一桶燃油,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救援。爱心在冰冻的公路上传递着。志愿者的笑脸是这个冬天最温暖的符号。几个月以后,我们就将迎来期盼已久的奥运盛会,奥运会的成功举

14、办离不开默默奉献的志愿者,我们相信,所有在抗击暴风雪中奉献着爱心的普通人都将是奥运志愿者们的榜样。让我们记住他们的笑脸,几个月后我们将在奥运赛场上重温奉献、重温爱心。 谁为银白色的大地抹上生命的颜色 暴风雪中,他们在守望 是谁让我们及时了解灾情进展,是谁让我们记住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是谁让我们结识一位位抗灾英雄,是谁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社会大众的信心、换来爱心的传播。没错,就是无数在风雪中坚定守望的新闻工作者。是他们用忠实的笔和镜头记录下总理对百姓的深情,记录下电力工人感人的事迹,记录下志愿者的笑脸,记录下解放军矫健的身影当你打开电视机,请别忘了一幅幅画面的背后始终站着的是记者、编导、摄像。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守望着,在灾难来临时,他们的守望就能迅速转化为力量,激励着你我。让我们记住这些新闻工作者,有了他们,全国各地的人民才能真正团结在一起。 在过去的这些天里,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震撼。让我们将这些记忆好好珍藏,这是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宝贵财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民族的成长,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社会的进步少不了要历经磨难,更少不了在战胜困难时收获的这些“财富”。暴风雪终有停止的那一天,我们的爱心和力量却会历久弥坚,永远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