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的原因分析.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34587 上传时间:2021-02-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的原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的原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的原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的原因分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的原因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常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 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日益受到精神科专业人员的重视。因此,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控制尤为重要。丙戊酸镁缓释片, 是一种不含氮的广谱抗癫痫药, 属GABA转氨酶抑制剂, 作为一种心境稳定剂被广泛用于躁狂症的治疗, 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本文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应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120例精神分裂症且具有攻击行为患者临床资料,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具攻击行为

2、、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 男76例, 女44例, 患者平均年龄(32.4±5)岁。病程18年, 平均病程(4.5±3)年, 住院时间0.53年, 平均住院时间(2±0.5)年。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治疗组男40例, 女20例, 患者平均年龄(31.5±6)岁。病程18年, 平均病程(4.2±3)年, 住院时间0.63年, 平专业提供论文和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均住院时间(2±0.6)年。对照组男36例, 女24例, 患者平均年龄(32.5±5)岁。病程18年, 平

3、均病程(4.6±2.8)年, 住院时间0.73年, 平均住院时间(2±0.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 2 纳入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总分38分;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评分总分4分以上;≥2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以上;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及药物依赖者, 既往无过敏史。1. 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喹硫平治疗, 从100 mg/d开始, 逐渐加量至40070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镁缓释片

4、, 起始剂量为0.5g/d, 平均剂量0.51.0 g/d。1. 4 疗效评定 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周末用MOAS各评定1次, MOAS包括言语攻击、对物体攻击、对自身攻击和对他人躯体攻击;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周末采用副反应评定量表(TESS)各评定1次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周末各查1次血常规, 肝、肾功能, 血糖, 血脂, 心电图等。1. 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1.5软件,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MO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治疗第2、4周末, 两

5、组MOAS评分比较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为轻中度, 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 不影响继续治疗。3 讨论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往往与命令性幻听、被害幻想、易激惹、猜疑、敌意和怪异行为等有关【1】。无论对患者、家庭或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同时也会因此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故需经系统抗精神病药治疗。喹硫平临床主要用于改善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相和抑郁相的症状患者, 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一种。喹硫平通过阻断患者中枢神经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而对精神病起作用, 主要是锥体外系专业提供论文和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

6、w.反应较轻, 无过度镇静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小 【2】。丙戊酸镁缓释片可使中枢5-HT增加, 从而加强了神经抑制, 或由于抑制了r氨基丁酸(GABA)降解过程中GABA转氨酶和琥珀酸半醛脱氢酶活性, 从而使脑部GABA含量增高【3】。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下降, 也使兴奋症状减轻, 对精神分裂症冲动控制障碍有明显效果。丙戊酸镁缓释片一般耐受性好,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镇静作用增强外, 其他不良反应少, 患者依从性好。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的主要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头晕、思睡等, 合并用药后几乎没有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因此, 临床上只要谨慎用药,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 采用抗精神药物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不失为一种合理、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总之, 丙戊酸镁缓释片可强化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可不增加抗精神病药的剂量, 安全有效, 患者有很好的依从性,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唐敦立,黄希顺.丙戊酸镁的药理与临床.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5:136-139.【2】黄希顺,唐敦立.丙戊酸镁药物的药理和临床.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84-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