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34745 上传时间:2021-02-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探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探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探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的突飞猛进,很多高校都开办起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期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较强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革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探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但是与其他建筑学、计算机、新闻、物理学等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和就业率不高,因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

2、来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就需要我国高校要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一)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有一小部分会继续深造,有一小部分会选择当教师,还有一大部分没有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因此,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并不涉及汉语言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高校设置的课程仍然是按照传统的模式的设置的,将重点放在传统专业课上,很多专业知识重复出现,选修课程也是围绕着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等专业知识开设的。真正在社会上实用又让学生感兴趣的专业并没有开设,比如:网络编辑、文秘、公

3、关礼仪等专业。实际上不仅学生喜欢这样新兴的课程,社会也迫切需要这样的专业人才。但是高校课程的开设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走上社会之后不能学以致用。(二)单一的学生评价体系目前来看,高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以学生知识水平为主,不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尤其是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交际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和视野广度等都没有相关的评价标准。在考试的过程中考察学生的也只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奖学金的评定和党员的选择等依据也都是学生的笔试成绩,完全没有考虑学生走上社会之后是否真正的需要这些知识。(三)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大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授课

4、方法仍然是“满堂灌”、“一言堂”等教学模式,即使有的教师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也是将所讲内容搬砖式的挪到课件中,很少有教师能够创设出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提不起兴趣。学生的视野不能得到拓宽、能力不能得到培养,但是为了考试成绩,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形成所谓的“高分低能”型人才。二、革新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一)科学系统的设置专业课程培养人才的必要条件是设置好专业课程,只有设置科学的专业课程,才能实现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新自己学校的课程体系。具体需要设置三种方向的课程体系:第一,为继续深造的学生设置考研类课程。分别

5、设置语言类课程和文学类课程,给学生提供研究现代汉语词汇、修辞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语法、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专题的空间,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培养出文化底蕴更加深厚的专业人才。第二,为选择文秘或编辑类工作的学生设置应用类课程。文秘编辑等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很强的写作能力,采访能力以及秘书专业相关知识等。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设置应用写作课程、行政法学课程、编辑采访课堂等,以此来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第三,为想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设置教育类课程。比如教育心理学课程、文学解读课程、课堂教学技能课程、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演讲口才课程等,为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满足社会对综合型教师的需

6、求。这三种课程体系的开设之后,应允许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职业规划进行选择。(二)培养学生实用性的技能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会和文字打交道,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的是更多掌握实用性技术的人才。尤其是在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日益更新的今天,掌握一些必要的实用性的技能是学生生活的根本。所以,就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能写文章,研究文章,还要会编辑、会制作,利用网络技术完成工作。比如,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都想学习汉语,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紧缺,高校就应该在这方面着手,主动帮助想从事此工作的学生选择课程,让其具有深厚的文学基础,掌握熟练的英

7、语技能,成为一名倍受青睐的对外汉语教师,从而满足社会对专业性、实用性人才的需求。(三)完善学生评价体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出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公正的评价。教师要根据自己所在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考核,采用笔试与面试的形式,将掌握专业知识的评分标准与能力检测标准相结合,不仅能考察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考察出学生的其他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专业技能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上。比如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景,为学生虚拟岗位,让学生在此岗位上做相应的工作,并对其进行评价,这样的教学过程和评价体系不但能全面公正的对学

8、生做出评价,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结束语:总而言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必须革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科学的设置课程、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完善学生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着手,系统的规划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强能力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参考文献:【1】 赵晓玲.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影视文学课程可行性初探以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为例.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1,(10).【2】 邵斌. 财经院校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浙江财经学院为例.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 2011,(01).【3】 李彩玲.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教学的思考. 学周刊, 2011,(29).【4】 苏兆龙.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就业市场中寻求新发展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科技信息, 201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