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对溶血性黄疸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39160 上传时间:2021-0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对溶血性黄疸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对溶血性黄疸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对溶血性黄疸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对溶血性黄疸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对溶血性黄疸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对溶血性黄疸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摘 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对乙酰苯肼(APH)所致大鼠溶血性贫血模型的退黄作用。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APH处理组(40只)。将APH 150 mg/kg腹腔注射大鼠,48h后经APH处理的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及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高、中、低剂量组(药液分别稀释5、10、50倍),每组10只。正常组、阳性对照组大鼠每天给予自来水泡浴,洗液组予洗液泡浴15min,连续3 d。泡浴结束后摘眼球取血测定大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

2、汁酸(TBA);并观察大鼠心肝肺肾的生理形态。结果:APH处理组大鼠肝功能受损,肝脏组织切片示肝血窦有扩张、充血及肝总管内铁血黄素淤积、胆红素淤积的程度较正常组高,心肺肾组织无明显变化;血清肝功能各项指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对APH所致的大鼠溶血性黄疸均有退黄、降酶作用,各浓度组效果相当,且对心肝肺肾无组织损害。【关键词】 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乙酰苯肼;大鼠;溶血性黄疸模型【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0-0006-03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来源于我院吴曙粤主任医师多年临床经验方,该方主要成分为茵陈、大黄

3、、山栀子、柴胡等15味中药组成,有利胆、消炎、保肝、退黄作用【1】,并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5100195621)。临床上泡浴用于新生儿黄疸患儿,取得了良好效果【2】,研究以乙酰苯肼(APH)腹腔注射大鼠制成溶血性黄疸模型,通过检测经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泡浴后溶血性黄疸大鼠的血清肝功能的相关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的水平并观察心肝肺肾等组织的病理变化,探讨洗液对溶血性黄疸大鼠的退黄利胆作用。1 仪器与材料11 动物 健康SD大鼠50只,雌雄不分,体质量(200±2

4、0)g,由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桂2009-0002,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恒温饲养,自由饮水并喂标准颗粒饲料。12 药物 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自制,登记号为20120412,250mL/瓶),分别将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原液(生药量为3g/mL)稀释为5倍、10倍、50倍,制成高、中、低浓度洗液,即浓度分别为600mg/mL、300mg/mL、60mg/mL。13 仪器 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T5-3离心机(北京时代北利离心机有限公司);JY5002电子天平(上海志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Excelsior ES型自动脱水机、Finesse325切片机(英国珊顿

5、公司); YB-6LF冷冻包埋机、YR-14染色机(湖北亚光公司); BA400型光学显微镜(中国Motio公司)。14 试剂 乙酰苯肼(批号:120929,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总胆红素测定试剂盒-TBIL(批号:17066)、直接胆红素测定试剂盒-DBIL(批号:1693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ALT(批号:2703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AST(批号:26026)、总胆汁酸测定试剂盒-TBA(批号:10089)均购自德国DiaSys公司。2 方法21 动物分组与造模 5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 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乙酰苯肼处理组(40只)。将乙酰苯肼【

6、3】(APH)150 mg/kg腹腔注射大鼠,48h后【4】经乙酰苯肼处理后的大鼠成为红细胞氧化性溶血黄疸大鼠,再将这40只溶血性黄疸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10只)、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洗液组给予38高、中、低浓度洗液1 000mL泡浴15min,1次/d,连续3d;正常组和阳性对照组给予等容积38自来水泡浴15min,1次/d,连续3d。22 血清肝功能检测 各组大鼠第三天药浴或水浴结束1h后眼球取血2mL,用离心机3000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TBIL/DBIL的测定使用钒酸盐氧化法,ALT/AST使用底物法,TBA使用酶

7、循环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TBIL、DBIL、ALT、AST、TBA的活性。另间接胆红素(IBIL)=TBIL-DBIL。23 心肝肺肾肝组织形态的观察 经眼球取血的大鼠立即处死,摘取心、肝、肺、肾脏,分别切取10cmx08cmx03 cm 心、肝、肺、肾组织1 块,10%中性甲醛固定1周,逐级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腊、包埋、切片,片厚6μm,采用HE 染色方法,光镜观察各切片的组织形态。心脏切片观察有无心肌细胞坏死;肾脏切片观察肾小球、肾小管的形态结构是否正常,肾小管内是否为胆红素管型;肝脏切片观察肝细胞的形态结构是否正常,胆管(肝管)是否有胆汁淤积,肝血窦中是否有扩张、

8、充血、含铁血黄素淤积以及胆红素的淤积。肺脏切片观察肺间质是否有充血、水肿以及肺泡隔是否有充血。并以轻、中、重度作为量化指标。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P005)。见表1。32 大鼠各组织病理切片的结果 各组大鼠的心脏、肺脏、肾脏肉眼未见明显病变,镜下组织切片亦未见异常:心肌细胞无坏死;肾小球、肾小管的形态结构正常,无胆红素管型;肺脏肺间质无充血、水肿、肺泡隔无充血。在肝脏的组织病理比较中,除阳性对照组的肝脏肉眼可见轻微肿胀外,其余各组的肝脏肉眼未见明显异常。阳性对照组肝脏组织切片镜下见肝

9、组织结构有明显损害:肝血窦有轻中度扩张、充血;肝、胆管、肝管细胞及间隙见有棕黄色溶血浸润(示有铁血黄素淤积以及胆红素的淤积)。而正常组、洗液高、中、低浓度组则未见明显的肝血窦扩张和充血、无铁血黄素淤积。见图1。4 讨论APH诱导的大鼠溶血性黄疸是常见的造模方法。APH是强氧化剂,通过干扰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生成使红细胞膜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致溶血性黄疸。实验中,阳性对照组血清的ALT,AST,TBIL 含量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实验中选择的3种浓度新生儿退黄洗液均有效,其退黄效果相当。另外各洗液组大鼠心肺肾组织切片均示为正常组织,表明洗液安全,对大鼠的心肺肾脏无明显毒性损害。并可减轻溶血

10、性黄疸大鼠的铁血胆红素的淤积。其退黄机理可能与模型大鼠通过药液泡浴,药物透皮吸收,进入体循环而降低大鼠胆红素、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有关。新生儿退黄中药洗液中主要成分为茵陈、大黄、栀子和甘草等,具有利湿退黄、疏肝理气、通便活血等作用。茵陈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防止肝细胞坏死及肝脂肪变性的作用。大黄通过减少胆汁酸及其他有害物质在肝脏中的蓄积,起到保肝利胆的作用 。茵陈、栀子可通过还原组织中活性氧簇、诱导胆红素产生限速酶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上调等机制达到减少胆红素产生、抗氧化作用,并可改善肝损害。通过泡浴的方式,洗液中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吸收,达到促进胆汁分泌及排泄,降低胆红素的功效。综上所述,新生

11、儿退黄中药洗液通过促进大鼠血清胆红素代谢排出、保肝利胆从而达到退黄的作用。参考文献【1】高桂娥,吴曙粤,黄仕孙,等.新生儿退黄外洗液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中成药,2006,28(11):附4-5.【2】吴曙粤,王艳宁,高桂娥,等.新生儿退黄中药外洗液的临床开发研究.广西医学,2009,31(12):1755-1759.【3】刘春芳,乔利,王艳伟,等.黄连和小檗碱对大鼠红细胞氧化性溶血及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2010,16(6):156-159.【4】程生辉,张妍妍,李会芳,等.基于黄疸模型大鼠的栀子苷急性肝肾毒性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2015,21(4):174-178.【5】杜

12、先婕,宋林奇,谢人明,等.复方阿胶浆对乙酰苯肼所致小鼠溶血性贫血模型的实验研究.中成药,2009,31 (5):790-793.【6】Croci S, Pedrazzi G, Passeri G, et al.Acetylphenylhydrazine induced haemoglobin oxidation in erythrocytes studied by Mssbauer spectroscopy.Biochim Biophys Acta,2001,15(1):99-104.【7】熊新贵,梁清华,陈疆,等.高血压性脑出血肝阳化风证大鼠模型的建立.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 27 (6):11-14.孟繁钦,吴宜艳,雷涛,等.茵陈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30(1):46-48.傅兴圣,陈菲,刘训红,等.大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中国新药杂志,2011,(16): 1534-1538,1568.游伟良,平其能,孙敏捷,等. 栀子苷的药理学研究新进展.药学进展,2012,36(4) :158-162.(编辑:www. )出处: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