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药动学特点》ppt课件.ppt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40143 上传时间:2021-02-20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65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药动学特点》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儿童药动学特点》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儿童药动学特点》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儿童药动学特点》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儿童药动学特点》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药动学特点》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药动学特点》ppt课件.ppt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儿童药动学特点,药剂科 孙东良,概念: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药动学 英文对照 Pharmacokinetics 内容:吸收 ( Absorption ) 、 分布(Distribution ) 、 代 谢 ( Metabolism ) 和 排 泄 (Excretion),即所谓 ADME。,研究儿童药动学的原因:儿童各脏器功能以及酶系统、免疫系统、中枢系统等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及排泄速度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并且较成人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了解不同年龄期儿童的生理特点以及对药物处置的差异等,对儿科疾病药物治疗十分必要。,目标:安全、有效、适当、经济。,转运方式

2、,药物的转运方式主要有两种,被动转运和特殊转运。 被动转运(简单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直至膜两侧浓度相等(动态平衡);不需酶,不耗能;无饱和现象,也不受其它转运物质抑制。,特殊转运: 1.主动转运,是一种载体转运,靠酶促,耗能;可逆浓度梯度透过细胞膜;两种药物转运机制相同时,可出现竞争性抑制;有饱和现象。 2.易化扩散,通过镶嵌在细胞膜上的多肽蛋白质来进行的,不需酶促,不耗能;所需载体在药物浓度高时可被饱和,转运系统可被某些物质抑制或竞争。,定义: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吸收速度:吸入舌下肌注皮下直肠口服皮肤。 药物性质: (1)脂溶性:脂溶性越大,吸收越快; (2

3、)水溶性:易溶于水的药物易吸收; (3)离解度:不解离部分脂溶性较大,易吸收;而解离部分,由于带有极性,脂溶性低,难以吸收。,吸收 ( Absorption ),返回,新生儿,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胃容积小,肠道相对较长,胃肠很少蠕动。因此,对药物的吸收所不同。 吸收增加:对酸不稳定的药物、弱酸药物、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 吸收减少:弱碱性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维生素B2。,其他吸收方式:新生儿、婴幼儿的皮肤、粘膜相对面积较大,皮肤角化层薄,粘膜娇嫩,某些药物可以通过口腔、直肠、鼻、炎等粘膜和皮肤吸收。某些药物还可以通过母乳吸收。 新生儿肝药酶活性低,对某些药物的“首过效应”及生

4、物利用度可能影响较小。 生物利用度:口服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比率,即给药量与吸收量的比率称为生物利用度(或生物可用度)。,分布(Distribution),定义:指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从血液向组织、细胞间液和细胞内的转运过程。 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1、药物的性质:脂溶性大分布到组织器官的速度快。 2、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有些药物对某些组织器官有特殊的亲和力。药物对组织器官的亲和力与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关。 3、特殊屏障:血脑屏障是血液与脑组织之间的屏障,极性小而脂溶性大的药物较易通过,对极性大而脂溶性小的药物则难以通过。,返回,4、药物与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结合率:结合率大小与疗效有关

5、。结合后: (1)无活性; (2)不易透过毛细血管壁,影响分布和作用; (3)结合型药物分子量大,不易从肾小球滤过,也不受生物转化的影响;因此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也延长。 5、血流量大小:脑、心肝、肾等组织器官血管丰富,血流量大,药物浓度较高,有利于发挥作用,也易引起这些组织器官损害。,以上述影响药物吸收的几点因素为基础,儿童临床用药时应考虑一下因素: 1、较高的细胞外液:新生儿细胞外液相对成人要高,药物在细胞外液中被稀释而浓度降低,是水溶性药物较难进入靶细胞而发挥作用。 2、较低的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新生儿及婴幼儿体内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均比成人低,容易产生过高的有力血药浓度,药物已进入组织细胞

6、。如萘夫西林成人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6%,新生儿为16%18%;,3、膜通透性: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低于成人,通透性较成人大。有些药物如抗生素、溴剂等在脑脊液中分布较多。 4、其他因素:婴儿,特别是新生儿脂肪与体重的比例低于成人。出生9个月后脂肪组织相对量达最大,体重脂肪比值高低可影响脂溶性药物的分布。,代谢(Metabolism),定义:药物作为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经酶或其它作用使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代谢(或生物转化)。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也可发生在血浆、肾、肺、肠及胎盘。 药物代谢转化酶:肝微粒体药酶、细胞浆酶系、线粒体酶系、血浆酶系、肠道菌丛酶系。,返回,代谢(转化)类型

7、: 1.第一阶段反应(第一类型):氧化、还原及水解等。氧化,如醇氧化、醛氧化、单胺氧化、等;还原,如硝基还原成氨基(-NH2)。 2.第二阶段反应(第二类型):结合反应,使药失效随尿排出。含羟基、羧基、氨基的化合物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酯、醚、酰胺化合物;硫酸可与酚类药物及酚性类固醇结合成硫酸酯,等。,药物代谢的意义: 1.解毒,绝大多数药物通过代谢后失去药理活性,称为解毒。 2.活化,少数药物经代谢变化后效力反而增强,称为活化。 前体药:药物在体内经酶或非酶转化释放出活性药物而发挥药效的化合物。如ACEI类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他汀类,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治疗癌症的氮芥类等。,胎儿代谢能力甚低:

8、胎儿肝中缺少葡萄糖醛酸酶,是药物与 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能力缺乏,使对乙酰氨基酚、水杨酸盐、 地西泮、氯霉素等在新生儿体内代谢减慢,药物从血浆消除 较慢、t1/2较长,且个体差异较大。新生儿出生1个月后t1/2 开始明显缩短。幼儿、学龄儿童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能力有所 提高,如茶碱、地西泮、苯妥因钠等,血浆半衰期较成人短。,定义: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 过程,是药物体内消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通过肾脏。此外还有肺、胆汁、乳汁、唾液腺、支气管 腺、汗腺、肠道等。 1、肾脏排泄 包括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排泌。肾小管排泌是主动转运过程, 需要载体,有饱和现象。改变尿液pH可影响药物的

9、离解度, 能显著影响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功能 不全者慎用或禁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排泄 ( Excretion ),返回,2、从胆汁排泄的药物 分子量要超过300才可以。分子量超过5000的大分子或蛋白 质很难从胆汁排出。药物从肝细胞向胆汁的转运是主动转运 过程,需有载体,有饱和现象。药物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后, 有些从粪便排出,有些可被肠上皮细胞吸收入血液,形成 “肝-肠循环”。 3、某些药物可从乳汁排泄,可能引起乳儿中毒。 4、某些挥发性药物可从肺排泄。 5、有些药物可从支气管排泄。 6、有些可从汗腺排泄。,儿童年龄愈小,肾功能愈不完善。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排 泄能力、尿浓缩、钠离子交换、酸碱平衡功能也差。特别是 新生儿,科室药物排泄减慢, t1/2延长。一般来说,新生儿 用药剂量要酌情减少,用药间隔时间应适当延长。,综上所述,结合小儿药动学特点,必须严格控制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使儿童用药更加的安全、有效。 按体重计算: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70 按体表面积计算: 儿童体表面积=(体重0.035)+0.1 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表面积( )/1.73,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