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41821 上传时间:2021-0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一、注音。陋室( )( ) 德馨( )( ) 苔痕( )( ) 鸿儒( )( ) 牍( ) 铭( ) 调( ) 蜀( ) 敦颐( )( ) 蕃( ) 淤( ) 濯( )涟( ) 蔓( ) 亵( ) 隐逸( )( ) 噫( ) 鲜( ) 曳(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有仙则名: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水陆草木之花: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三、翻译下列句子。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 孔子云:“何陋之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四、理解性记忆。有两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两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陋室铭中写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爱莲说一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爱莲说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行洁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尊敬而不轻侮的一句是: 。(6)“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

3、;“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 , ”(陋室铭)二句,极交友之妙境。(7)白居易买花中写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此买花盛况,爱莲说中哪句话说明了这一点: , 。五、阅读陋室铭和爱莲说,完成下列题目。1.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B.莲,花之君子者也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何陋之有?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出淤泥而不染(颜色) B.亭亭净植(笔直) C.有仙则名(取名) D.谈笑有鸿儒(有学问的人)3.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4、.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自三峡七百里中C.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水陆草木之花 花之君子者也4.陋室铭的主旨句是哪一句?5.陋室铭开头写“山”“水”有什么作用?6.陋室铭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陋室怎样的环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8.“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9.陋室铭中,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0.陋室铭的结尾引用孔子的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1.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

5、为莲的正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 。12.如何理解“爱莲说”这个题目?1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一句在爱莲说中起什么作用?14.陶渊明爱菊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15.“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一句中“甚”表明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风气?16.爱莲说中,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请用原文回答。17.爱莲说中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结合莲的形象说说作者眼中的君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人?18.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爱莲说通过对 的赞美,表现了作者 的感情,陋室铭通过对 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19.试着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对联的创作。上联: 陋室铭下联:半池莲花喻人,品透世上炎凉。 爱莲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