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测试题(B卷).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43585 上传时间:2021-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测试题(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测试题(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测试题(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测试题(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测试题(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测试题(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测试题(B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测试题班别: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32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5分) y( )太守 决z( ) 浑欲不胜zn( ) 濯清涟( ) 亵( ) 老翁y ( ) 墙走及郡下( ) 鲜有闻( ) 多髯( ) 矜寡(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2分)A、不足为外人道也/ 莫道人生无再少 B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延年益寿C、渔人甚异之/可爱者甚蕃 D、 无案牍之劳形 / 积劳成疾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2分)A、忘路之远近/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不知所云

2、C、可以调素琴/调兵谴将 D、 有仙则名 / 不可名状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2分)A、 斯是陋室/ 实事求是 B、 以为妙绝/夜久语声绝C、谈笑有鸿儒 / 大展鸿图 D、 无案牍之劳形 / 形单影只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6分)(1)咸来问讯 (2)诣太守 (3)寻病终 (4)斯是陋室 (5)往来无白丁 (6)可爱者甚蕃 (7)罔不因势象形 (8)尝贻余核舟一 (9)故人不独亲其亲。_ (10)一男附书至 (11)二男新战死 (12)急应河阳役 (13)三男邺城戍 (14)惟有乳下孙 (15)大道之行也。_ (16)便要还家。_ 6、古今异义词辨析(5分)

3、(1)无论魏晋 古义: (2)阡陌交通 古义: (3)芳草鲜美 古义: (4)率妻子邑人 古义: (5)来此绝境 古义: 二、文学常识及古诗文填空(16分)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朝代)诗人_。2、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_3、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 , 。4、杜甫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因典型地写出了战火迷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是 , 。5、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 _。6、石壕吏中_,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形成鲜明对比。7、某一地方山清水秀

4、,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可是他们很少与外界来往,有点像陶渊明笔下的 。(限填成语)8、陋室铭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是_ , _ _。9、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 , 。” 三阅读与理解(42分)(一)(17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

5、,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 。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

6、的四字短语填空。(4分)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3.从第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 ;(2) 。(2分)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3分)5、“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2分)答: 。 6、写出出自本文段的成语四个(2分)_(二)陋室铭(14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翻译下列句子:(4分)(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文:_ 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_ 2、根据课文填空。(5分)陋室铭一文统领全篇的句子是:“_ ”。整篇文章通过_ ,_ ,_ _ 三个方面的描写来表现陋室不“陋”,结尾再用“_ _ ”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突出了作者的美德。3、作者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分)答: 4从本文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这怎样的人?(3分)答: (三)爱莲说 (周敦颐)(11分)水

8、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 2、陶渊明“独爱菊”表明陶渊明 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 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3分)3、本文题目是爱莲说,写菊、牡丹是否离题?为什么?(2分)答

9、: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哪一句话?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四、课外文言文(10分)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克之:攻占它(指中山国)。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

10、盛怒,只得惶恐走出。向者:先前,刚才。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2分)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 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2、翻译。(2分)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译文: 3、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文 侯 怒 任 座 趋 出 次 问 翟 璜 对 曰 仁 君。4、从全文看,魏文侯是一个怎样的国君?(2分) 答: 5、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答: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四、(一)(二)1、(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2)没有奏乐的声音来扰乱耳朵,没有官府

11、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2、惟吾德馨; 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室中景、室中人、室中事); 何陋之有?3、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三)、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 的世风的鄙弃。五1.派遣 通“反”,返回2.我听说君王仁义臣下就正直,刚才任座的话坦率直爽,我因此知道您仁义。(闻、向者、是以,每词。0.5分;句子大意,0.5分。共2分)3、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4.率直,宽仁,知错能改。(答出两个即给满分)5.要想取得好的进言效果,必须讲究言辞的技巧。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