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程的有效选择──生活化教学.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44597 上传时间:2021-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课程的有效选择──生活化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品德课程的有效选择──生活化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品德课程的有效选择──生活化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品德课程的有效选择──生活化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德课程的有效选择──生活化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课程的有效选择──生活化教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品德课程的有效选择生活化教学品德与人的存在是一体的,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实际生活的过程。实施以“回归生活”为核心理念的品德课程,就要找准课程的主体,回归儿童的生活;淡化课程,找回生活的感觉;植根情境精选生活化内容;优化方式追求无痕的效应;亲近生活建设精神的家园。题记2005年7月,全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培训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品德教研员和教师冒着高温酷暑,来到素有“火炉”之称的六朝古都南京。教材组要求我为大会做一个关于品德课程实施的讲座。课改实施以来,和着课程改革推进的步伐,课标理念已越来越被广大教师认同;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又生成了不少疑问。尤其是对课程核心

2、理念“回归生活”怎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对“回归谁的生活?怎么回归生活?”仍存在不少困惑。我们的品德课太像“课”了,课堂似乎把教师和学生隔离在生活之外。我感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帮助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生活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是应对回归生活的综合课程,生活化教学应当是品德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所谓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植根于丰富的生活情境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生活化教

3、学可以将教育与个人的潜能、社会的需求协调一致,将教育的个人化和教育的社会化两者协调一致。(一)找准主体:回归儿童的生活 “生活即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既是对教育本质的诠释,又是其对生活本质的领悟,着重强调了生活的教育意义。1922年陶行知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生活教育一文,用英文表述了“生活教育”的观念和思想:Education of life,Education by life,Education for life,即“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德育课程从何而来?学生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从何而来?都是从人的生活中来。品德与人的存在是

4、一体的,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实际生活的过程。德育课程为了什么?德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人过有道德、有尊严、有品位的生活。德育课程最终走向哪里?它必将穿越狭窄的课堂空间,走回到德育生成的广袤沃土之中,回到生活中去,回归到生活的本源中去。诚如有学者指出:德育是人为的,德育是为人的,德育是由人的!人们只能在真实的生活中通过自己现实的生活,实现个体品德的提高和社会道德的发展。小学阶段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当然就是要回到现代儿童的现实生活中去。强调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是因为过去的品德教育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着脱离生活、从生活中剥离的现象。反映在课程上,是以学科知识为纲,以看似严密的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建构标准;反

5、映在教材上,以名人、伟人“高大全”的人物的故事为道德知识载体,组装成一个个“美德袋”;反映在教学上,以道德认知传授为主要目标,强调脱离情境的技能训练,热衷于道德符号的记忆和逻辑演绎。学生学到的不是丰富的生活智慧,而只不过是关于道德的知识,只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和知识的气泡,这种知识本身不具备直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特质。品德课程标准在“回归生活”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引下,改变了过去的学科逻辑、道德规范的逻辑体系,按照生活的逻辑来建构。“品德与生活”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基本框架。“品德与社会”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社会生

6、活为主线,建构框架。教材也以儿童为主角,以综合化的生活事件为基本内容,以儿童的文化为主要呈现方式。新课程找准了品德教育的主体儿童,具有了与儿童生活的“同质性”,取得了走向儿童方方面面生活的“通行证”,为儿童品德发展提供了可能。(二)淡化课程找回生活的感觉老师,在您走上讲台前,请停下匆忙的脚步,用一分钟的时间,检查一下您的面部表情、目光、身体姿势、手势、步态,您准备讲话的语气、语调您有什么发现?不知您有没有注意到,出于职业的习惯,当我们手捧辛苦写就的教案,一踏进课堂,面部表情就变得很威严,目光中带着明显的好恶,讲话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停连,已形成了讲课的“固定腔调”教育和教学工作是极富感染力的艺

7、术活动。教师的口头语言、形体语言和运动行为等举止行为与授课效果密切相关。以上举止行为给人一种不很真实的“端起来”的紧张感,传递着“师道尊严”的权威感。试想,以这样的心态和体态营造出来的氛围,与探讨生活话题的教学情境匹配吗?既然回归生活是要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那么我们不妨把教材呈现的课题看做生活话题,是关于儿童过去生活中已经遭遇、今天生活中正在经历或者明天可能会邂逅的一个个话题。教师不妨淡化沉重的“上课感”,低下权威的头颅,放松紧张的心情,放低身段,放低语调,唤回真实的自己,做平等中的首席,换上一种跟自己孩子或小弟弟妹妹拉家常的心情,把品德课看成是和儿童共同交流的活动,找回生活的感觉。课程生活是

8、教师的职业生活,也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教师和学生有没有找到生活的感觉?我们的品德课程本身是否道德?让我们一起检点:课堂上教师是否和少数明星学生垄断话语权,形成话语霸权?教师和学生的话语是否言不由衷?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是否真实?道德教育是为了生活,是通向美好生活的手段。“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生活。”如果教师戴着职业的面具,怎能让学生产生亲近感,让学生敞开心扉?如果课程生活不真实,怎能唤起真实感;如果课程生活无真情,怎能唤起真情?如果课程生活没有生活的感觉,又怎能起到对真实生活的改变、改善作用呢?珍视教师和学生的课程生活,才能找到回家的高速公路入口处。(三)植根情境精选生活化内容给

9、您介绍一节品德与生活课中的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教师首先和学生一起寻找成长的足迹。活动一:猜猜她是谁?教师拿出一本相册,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让学生猜这些是谁的照片。第一张照片是胖嘟嘟的小婴儿,第二张是婴儿学爬行。学生哈哈大笑,好奇地左看右看,怎么也猜不出来。第三张小宝贝会走路了,第四张小宝贝上幼儿园了,孩子们好奇地说着同学的名字,都猜不着。接着小宝贝背着书包上小学了,三年级学习弹古筝了“啊,是李老师!”一位学生失声喊道!全班学生恍然大悟!李老师说:“是呀,我跟你们一样,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如今已经当上老师了!你们是怎样成长的呢?”活动二:看看,比比。老师请小朋友展示昨天在家里找出来的自己小时

10、候用过的物品。霎时间课桌上出现了婴儿的小帽子、小手套、小鞋子、小衣服、小奶瓶、小碗,还有小手印、小脚印它们还散发着奶香呢!孩子们个个笑逐颜开,有的把帽子直往头上戴,可是只能遮住半个脑袋;有的把小手套往手上戴,只够伸进两根手指孩子们激动了:“我以前怎么那么小?”“啊!我长大好多啦!”活动三:问问、称称、量量。孩子们说:“我妈妈告诉我,我生下来不到25千克,现在我30千克啦!”“我爸爸说我出生时才50厘米高,现在我130厘米高了!”孩子们说:“我真的长大啦!”“昨天我外公告诉我,我小时候学走路时,可累坏了妈妈”“这是爸爸带我认识蔬菜的照片”“奶奶说我小时候老生病,爸爸妈妈”孩子们讲得很真切,听得很

11、入神,他们动情了案例描述的这位李老师从自己成长留下的印记:从一系列照片出发,引发小朋友对自己成长足迹的追忆,通过学生小时候用过的物品比较,直观感受自己长大了。而课前的“寻找小时候的足迹”探究活动,就成了一个温馨的亲子活动,家长们要帮助孩子找出小时候的用品,这些都是父母收藏的“宝贝”,收藏的记忆,是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的凝结!每一件物品都会勾起他们的回忆。孩子必定对自己成长有无数的问题,父母一定对孩子有无数爱的絮语。这样的活动打通了课堂与生活的通道,促进了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丰富了孩子的情感体验。教师自己、学生家长、每一件小物品、亲子活动时的倾情回忆这些都是植根于生活情境的活教材,是最有教育意义的教

12、学资源。(四)优化方式追求无痕的效应 “教育”一词在英语中有“自我生存”的意思,在德语中则意味着“引导,唤醒”。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中,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实现自我建构,自我教育。一位特级教师说:“当教师教育学生时,如果他感觉到教师在教育他,那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就要求我们优化教学方式,讲究教学艺术。既要精心设计,又不能让学生感到刻意、做作。这应当说是一种无痕的引导,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教学情境:一年级教材眼睛与耳朵的诉说。一上课,教师就用多媒体演示一幅眼睛图,配音诉说自己的小主人用眼不当、不爱护自己的遭遇,接着演示一只耳朵说:看来咱们是难兄难弟呀,我的遭遇也好不了多

13、少教师因为要点击课件,一直没有离开讲台走到学生中去。还请了一位男教师穿上白大褂讲解:眼睛是认识世界的窗户,耳朵是接受信息的重要通道,科学用眼、用耳很重要孩子们瞪大眼睛看着,竖起耳朵听着。应当说这位教师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前动了不少脑筋,制作课件也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我们不禁要问:课件,到底是上课的点缀还是累赘?把自己的器官用课件演示出来是不是舍近求远?有没有更简约的办法来和孩子们谈他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可不可以让小朋友互相看看同桌的眼睛,在眼睛里看到了什么?可能孩子们会有自己的发现,可能孩子们会唱起来“你的眼睛里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个你”能不能让他们做“传悄悄话”的游戏,感受耳朵的用处?

14、教师课前是不是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解孩子们用眼、用耳的真实情况上?课上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观察、倾听、评价学生的发言上?多媒体课件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给孩子带来媒体的虚幻感,拉远与真实生活的距离;有的课件仅充当了电子挂图和电子板书的作用,反而让学生疏于阅读精美的教材;课件制作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设备使用也造成教学成本的提高,教学资源的浪费;课堂演示课件有时会让教师手忙脚乱,无暇顾及学生的情况。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应从效果出发,应用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成之处,应当用在非用不可之处。教学情境:教师要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布条,蒙着眼睛走上讲台,体会生活在黑暗中的盲

15、人的不易;绑起一只手,用另一只手穿衣服,体会肢体残疾的人生活的艰辛。学生很投入地照做了,却忍不住偷着乐,真好玩!当然,交流的时候他们会按照教师期待的去说新课程强调体验、感悟、探究,教师注意到设计一些参与活动,可是真实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有的由于情境铺垫不足,学生感觉在做游戏,不能全身心投入;有的活动只有少数人表演,不能全员参与;有时候学生看似在活动,其实他们争论的可能跟上课无关的事。大多数活动是教师设计好内容、方法,规定好时间,学生做着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的余地。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教师在活动学生,还是学生在自主活动?”学生与教师相处久了,早就摸透了教师的心理,明白教师要通过这种方法教育

16、他们,有的会揣摩教师期待的答案,顺着教师的期待去说话。学生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致,嘴上说的和生活中的行为不一致,这种课堂不仅不能对学生生活起正面引导作用,相反会养成学习与生活、言与行相背离的虚假品性!我们追求无痕的教育,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情感要真实,导引要自然,铺垫要充分,要善于创设情境引生入境,密切观察活动进程,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给学生潜心感悟的时间和心境,在交流时允许用多种方式表达,不必追求学生言语表达的到位,不能奢望立竿见影,更不能急功近利。“无痕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育人技巧。达到教育“无痕”的境界需要教育者有爱心有智慧,同时要有耐心、有信心。 (五)亲近生活建设精

17、神的家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我们的儿童被分裂在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中。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新课程新教材为回归生活提供了可能,教师和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生活,才会亲近生活,才能负责任、有创意地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作为指向生活的综合课程,必须努力打通课程与生活的通道,为学生建设精神家园做准备。品德教育要面对现实生活,但又不能屈从于现实。一方面,我们选取的生活事件要经过一定的重构,以实现对不成熟的学生的导引;另一方面,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必须实现对生活的提升与超越

18、。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帮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体验中深入地感受生活、感受他人,提升心灵体验,帮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总结提高;生活中他们再次面对相关问题时就会努力改善行为方式。活动中我们导引换位思考、角色体验,促使学生获得通向他人心灵的通道,提高移情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时会有意无意设身处地,体验他人体验,体谅他人难处,变得宽容一些,通情达理一些。活动中学习一些生活事实的知识,扩大和提高对问题的认识;生活中碰到相似问题情境时就多了一些应对措施。活动中辨析一些案例,发展辨析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生活中就会逐步学习理性调节自己情感、态度和愿望。活动中我们欣赏古今中外人类精神文化成果,文学、艺术

19、、传统习俗、格言警句等,感染和熏陶学生心灵;生活中他们就会以发现美的眼光,感恩生活的心境,提升生活品位,提高生命质量。教学活动毕竟不是课程的全部,课程也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不能仅满足于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要努力统整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发扬“致知笃行”的优良传统,努力让学生亲近生活,践行生活理想。新教材中本身就蕴涵了新的教育范式,如果不以学习紧张、工作太忙、担心安全等为借口,而是脚踏实地把每个活动做好,这就有助于资源统整,会有意想不到的“溢出效应”。如教学让校园更美好一课中的“我的金点子”必须建立在“我的调查”的基础上,促使孩子走出教室,深入到校园每个角落,交往除任课教师以外的其他人员。我

20、的好习惯一课必须在家长督促、评价中才能达成。这些亲子活动也会让家长在活动中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产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其意义已超出了活动本身。快乐的邻里生活一课中“我为邻里添欢乐”活动,必须建立在与邻里交往的基础上。教学不说话的朋友中“我替朋友说说话”必须建立在对社区公用设施的使用、保护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教学我想要我能要、从一滴水说起等主题更要促使学生梳理生活经验,多渠道搜集整理信息品德教育从生活中来,最终应该回到生活中去,经由生活,通过生活学习生活,改善生活品质,提升生活品位。我们不能期待品德教育一蹴而就。我只希望能通过德育课程“敏化”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情感、态度,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正确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希望他们带着问题来,又带着思考去。因为他们的精神家园必须靠他们自己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去经营,一天一天去慢慢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