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寒夜》中婆媳的矛盾冲突.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50483 上传时间:2021-02-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寒夜》中婆媳的矛盾冲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寒夜》中婆媳的矛盾冲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寒夜》中婆媳的矛盾冲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寒夜》中婆媳的矛盾冲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寒夜》中婆媳的矛盾冲突.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寒夜中婆媳的矛盾冲突摘 要:婚姻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姻缘,而生命中最奇妙的一对组合就是婆媳;。通过对寒夜中曾树生和汪母的婆媳问题的分析,探讨导致婆媳战争的种种人为因素。本文分别从婆婆,儿子,儿媳三个不同角度入手 ,分析出导致寒夜中婆媳战争的原因以及与其在当时所具有的典型性。关键词:寒夜;婆媳矛盾;传统观念;典型意义中图分类号:I 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婆媳关系可以说是中国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中的一个传统难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婆媳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媳妇必须俯首听命于婆婆,没有独立、平等的人格尊严。传统家庭中,夫妻关系从属于家

2、庭关系,女性更多的是儿媳;,而不是妻子;。寒夜是巴金一部反映婆媳关系的典范长篇小说。小说围绕小公务员汪文宣、汪母、曾树生三个小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描写他们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汪母与曾树生婆媳之间。一、汪母:自私的爱,恋子情节汪母认为自己不是恶婆婆,她为这个家庭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劳苦功高,她的言行举止无可挑剔。她认为女性就应该坚守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1】的古训,做一个恪守本分,循规蹈矩的传统女人。为此,她三番几次的侮辱曾树生是自己儿子的姘头,坚决不承认儿子和曾树生的婚姻,只因为汪文宣与曾树生是自由恋爱,自由结合,不曾像她那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媒六聘,坐过花轿。汪母常指责说曾树生打扮

3、得妖形怪状,又不是去做女招待,哪个晓得她一天办些什么公;,【2】往往还以你是我的媳妇,我就有权管你!我偏要管你;的旧标准,屡次率先挑起婆媳战争,甚至明确表达出希望他们夫妻离婚;,总是告诉儿子说不要难过,那个女人走了也好。将来抗战胜利,有一天你发了财,还怕接不到女人!;【3】汪母守寡多年,与儿子汪文宣相依为命,因为她恪守的夫死从子;的道德标准,甘愿为自己的儿子奉献一切,牺牲一切。在这同时,她也陷入了对儿子的极端的热爱之中,并在不自觉中占有了儿子全部的情感空间。汪母对儿子毫无保留又极端自私的热爱让她绝不可能同另外一个同他们毫无血缘关系的女人一起分享汪文宣的爱,即使这个女人是自己的儿媳。二、汪文宣:

4、性格缺陷汪文宣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有着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和理想,战争使他的梦想破灭,来到重庆后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做一个小小职员。为了他那少的可怜的工资,他总是小心翼翼,唯唯诺诺,从不敢高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长期孤儿寡母的生活中,汪文宣那种出于本能的恋母情结就很可能表现得明显和更加典型。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汪文宣的心理早已不正常了,他对母亲的依赖无处不在。在梦中,当敌人打来了;大家惊惶失措逃难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我找妈去;,他甚至不顾妻子的哭叫乞求和严厉斥责,而执意去寻找自己的母亲。在危难之际,在妻子的催迫之下,他始终不抛弃自己的母亲。他虽然知道母亲心胸狭窄,总是恶意中伤妻子,但无

5、论如何,他从来没有犹豫过自己该站在谁那边。不管自己的母亲是对是错,他都要曾树生理解母亲。他总是自责让母亲受苦受累,让他对母亲抱有一种歉疚之心,进而袒护自己的母亲,总是劝诫曾树生退步,去无条件的原谅母亲。百善孝为先;,【4】儿子孝顺母亲是应该的,但身为男人,更应该懂得该如何充当婆媳间的桥梁,如何发挥好润滑油的调剂作用,而不是盲目听从母亲说什么就是什么,明知道母亲是错的还要妻子忍气吞声,对自己母亲唯命是从。母亲和妻子之间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最后导致婆媳矛盾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幸福。在公司里低三下气,谨慎小心,唯唯诺诺,他心是有怨,有恨,但他从来都不敢道出来。在工作中,如此软弱,面对感情他也那么自卑,当亲

6、眼看见自己的妻子与别的男人出双入对时,他觉得心里发冷。他不敢迎着他们走去。;【5】一个冷;字,道出了汪文宣意外而吃惊的难堪。他没有面对的勇气,于是,他选择了徒劳无益的跟踪,而这又使他平添了更多的烦恼,只能看着她们的背影。从现实条件上说,汪文宣贫病交加、无能,又使妻子难以抵挡外面世界的诱惑;从性格上说,他怯弱、自卑,亲自将自己的妻子推向别的男人怀里。三、曾树生:鲜明的现代主义曾树生鲜明、张扬的个性,决定了她不会像一个小媳妇一般的忍耐,而是尽全力的反击。曾树生是一个追求自我价值,有主见,有作为的女人,与汪母格格不入,面对汪母的无理取闹,恶意中伤,她绝不会妥协,而是抗争到底。当曾树生已经决定不去和陈

7、经理约会时,汪母故意出来逼问刺伤她,为了报复,曾树生毅然决然去赴约。曾树生是一个有梦想的现代女性,曾经与汪文宣共同编织着从事教育事业的梦想。但是在现实生活残酷的重压下,她不得不在银行里当个花瓶;。尽管如此,她还是同汪文宣不同,她充满生命活力,不甘于现实而有所追求。曾树生按照现代文明的标准只做属于自己的女人,她外出工作,抛头露面,搞交际,会情人,离家出走甚至离婚。这一切都与汪母所恪守的旧式道德传统相违背。不同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在两代人之间形成激烈的碰撞,最后也导致了婚姻走向灭亡。四、典型意义寒夜讲述的是在战争这个特定社会环境下,普通人家庭生活中的婆媳问题,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具有典型意义。抗战后期,

8、由于物价上涨,处在生活底层的汪文宣一家生活更加艰难。汪文宣那点儿可怜的工资连儿子学费都无法支付,更别说支撑整个家庭的开支。在战场环境下,生活贫困,周遭环境恶劣,人也会失去积极乐观的心态,每个人都充满牢骚,丧失了对对方最基本的宽容与耐性,一碰就发。因此婆媳之间谁也不愿让步,矛盾也越积越深。受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影响的汪母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再穷也不能接收靠媳妇养活的事实。汪母相当顽固的坚持以封建时代的一切伦理道德标准进行规范和管理,用男权社会里形成的文化来对儿媳进行要求。而曾树生是一个个性鲜明的现代女性,有追求,渴望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这一切都与汪母格格不入,反映了传统道德伦理与现代文明形成鲜明对

9、比,婆媳矛盾也在这强烈对比中愈演愈烈。由于差异的存在,又各自坚守自己的标准,最后只能将差异转化成矛盾。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6】的确,悲剧虽然不能给人带来表面上的愉悦,但它能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也只有悲剧才能给人以最有力的冲击以至醒悟。婆媳矛盾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愈演愈烈,最后走向家庭的破灭。参考文献【1】 蒋伯潛 .蒋氏高中新国文(第5册).世界书局,中华民国二十八年.66.【2】 巴金 .寒夜.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55.【3】 巴金 .寒夜.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46.【4】 王永彬 .围炉夜话.合肥:黄山书社,2002.92.【5】 巴金 .寒夜.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19.【6】 鲁迅 .鲁迅全集(第1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