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邦玛祖卡作品33—4的创作内涵.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51240 上传时间:2021-02-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肖邦玛祖卡作品33—4的创作内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肖邦玛祖卡作品33—4的创作内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肖邦玛祖卡作品33—4的创作内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肖邦玛祖卡作品33—4的创作内涵.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肖邦玛祖卡作品334的创作内涵摘 要:本文首先通对玛祖卡舞曲的起源及特征和OP.33NO.4的创作背景的研究,对该作品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探索该作品的创作特征及弹奏。关键词:肖邦;玛祖卡舞曲;创作内涵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6-0075-01一、玛祖卡舞曲的起源及特征 玛祖卡起源于17世纪的波兰,是当地具有特色的民间舞曲,乐曲欢快、节奏多变并且舞蹈的动作较为复杂,一经出现得到了人们的热爱,随即流传到欧洲的各个角落,成为上流社会的交际舞曲。由于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和背景不同,因此玛祖卡的特征也不同,马祖卡的特征大致分

2、为三种,一种是最早出现马索维亚的慢速舞曲,它的音乐较为活泼,重拍在第二或第三拍上,这种风格对肖邦的影响较深,在肖邦的创作中可以看到这种舞曲的节奏特点和音乐风格。第二种是以库亚维地区命名的舞曲,节奏要比玛祖卡稍快一些,风格二者相近,同样也是把重拍放在第二或者第三拍上,但是与前者不同的是,后者加入了很多技巧装饰音,从而使舞蹈的风格更加诙谐、幽默,从而富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歌唱性。第三种是奥别列克舞曲,它的速度要比库亚维舞曲还要快些,舞曲还是继承着玛祖卡的节奏型,以双人舞蹈为主,加入了附点节奏,使音乐的动律加强,富有强烈的田园韵味。在肖邦的创作中,有时针对一种舞蹈形式进行创作,有时把三者交叉运用,从而使

3、音响更具表现力。二、肖邦玛祖卡作品33之4的创作背景 本曲创作于1937-1938年,是肖邦玛祖卡舞曲中最经典的一首。当时肖邦远在异国他乡,对家乡的思念眷恋之情常常在作品中表露出来,通过对音乐的创作展现他内心的惆怅和悲伤。这部作品利用小调渲染悲伤的氛围,是肖邦创作成熟期时的作品。肖邦的玛祖卡一般情绪较为悠扬的,但是很少有体现悲情的氛围的,而作品33的这4部作品,具有浓浓哀愁。三、肖邦玛祖卡作品33之4的创作特点1.节奏特点。b小调玛祖卡舞曲在节奏的运用上采用传统玛祖卡舞曲的节奏型,3/4拍,重音在第二拍上,保留了原有舞曲的特征。开始有一小段引子,然后第一拍为弱起,整体节奏以四分音符和八音符为主

4、,主题具有叙事的特点。左手的伴奏音型为四分音符,一种坚定的感觉,同时附点音符的节奏有种很强的律动感。整体上分析,概括地说这首乐曲的节奏以切分音、装饰音、附点为主,这样的节奏一是展现舞曲的舞步,二是表露出肖邦的悲情情感。装饰音在处理的时候要灵巧,圆润,节奏要把握好,从而使音乐具有灵动性。(如下图)2.旋律特点。在旋律创作方面,肖邦一直主张曲调应该有的歌唱性。他的作品拥有如诗一般的旋律线条,把人们带进一种特殊意境之中,使人能更好地在如歌的旋律中找到共鸣。在b小调玛祖卡舞曲中,肖邦在旋律的编排上仍然以抒情为主,旋律较为流畅,装饰音的安排增加了旋律的诗情画意,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家乡热土的思念。在作品中为

5、了突出旋律更注重歌唱性这一特点,肖邦总是把乐句、强弱记号标记的非常明确,从而演奏者可以了解他旋律上的编排,找到乐句与乐句的联系,使旋律如歌般动人兼具叙述性特征。在玛祖卡中加入装饰音是肖邦开创的先河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并且把传统舞曲音乐引用到了作品,使作品的旋律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乡土感,如此曲中加入了马索维亚舞曲的旋律,使人马上能联想到波兰的风土人情,同时具有鲜明的舞蹈特征。例如:旋律中级进与跳进的旋律相配合,加上舞曲中特有的节奏韵律,立刻把人们带到那个欢快轻松的舞蹈场面中去了。3.和声特点。肖邦钢琴作品中的调式运用及转换、和声语言都是非常丰富的,肖邦创作的玛祖卡舞曲在和声织体的编排上也别具特色,

6、通常织体繁复声响厚重,变化和弦、七和弦、导七和弦运用频繁、调式转换频繁。这部作品肖邦在调式安排上共进行了18次转调,并在调性上运用了大小调式的对比。和声安排上主要使用了主和弦和属七和弦以及两个和弦的转位,较比其他作品来说安排比较简单,通过对比不强烈的和弦效果体现他内心的孤独。倚音、滑音以及经过音等装饰性旋律,丰富了和声织体,为了避免单调和弦外音安排也极为巧妙,如经过音、倚音、颤音等。此外,此曲还运用了部分的三声部复调因素,在主调与复调的对比中,丰富了音乐的表现。 4.曲式结构。肖邦在b小调玛祖卡舞曲曲式结构中,运用了带再现的五部曲式。第一部分是一个复乐段,由24个小节组成,调性从b小调开始经过

7、f、b、c小调,三次转换又回到了b小调,回旋调性的转换体现了作品忧郁的情感。第二部分有16小节组成的方整乐段,在调性从小调转向大调,仿佛回忆一般,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随即乐曲又回到了主题,又出现了忧伤的调式,调性又开始不断的回转,从之前的大调又回到了小调中。第三部分也是一个由16小节组成的方整乐段,重复的调性再次表现肖邦对于家乡思念的感情。第四部分方整的乐段,旋律降低了三个八度,运用了复调的手法,织体非常简单,调性回到了小调。最后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扩充再现,调性的转换与第一部分一样,仿佛肖邦被拉回到现实,挡不住的悲伤情绪。五个部分在音乐发展中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一气呵成环环相扣。dYLw.nET参考文献:【1】于润洋.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