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51248 上传时间:2021-02-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一、中国化;概念早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就已经开始,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就曾提出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概念,他认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也就是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现实与前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历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虽使这一

2、局面得到改善,但其繁荣发展则是真正始于改革开放。目前学界对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大体上是沿着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和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如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足,就会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失去马克思文本的支持,从而进一步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也应该立足于原著,防止对马克思主义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研究。以往的研究虽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取得中国的民族形式,其实质则是让中国的实践去契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未真正做到契合,最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践是脱

3、节的。因此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点。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就不能脱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变革中国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得以发展的。过去的研究过于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忽视二者的本质区别,致使人们教条机械的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低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困境。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发展路径探析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为实现自己的发展而做出的重要的历史选择,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加实事求是,并不断加

4、快理论创新的步伐,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源泉和保证。为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发展应切实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吐故纳新,汲取着外来文化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也只有与各个民族的具体特点喝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在这个国家扎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其实也是把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当前要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就必须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二者共同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起到指导支撑作用。其二,在改革开放的开拓创新实践中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5、研究当前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点就是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继往开来,继续前进。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这些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发展自身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指针。之后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提出,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深层矛盾凸显,社会生活多元化多样化复杂化,这些都需要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把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其三,在解决中国当前热点问题的过程中

6、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随着我国改革实践的纵深推进,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我国社会都面临着众多热点和棘手的难题。能否解决这些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能否深化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的改革进入更为深刻复杂的新阶段,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依然突出,城乡经济发展不够协调,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更为突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在更高层面上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从理论高度作出创新,为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在解决中国当前热点问题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能够站在时代与实践的最前端,从而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品质,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精华的内涵。【参考文献】【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2】余曙光.毛泽东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2000(2).【3】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6).【4】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