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知识点解读:物质的量.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936141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6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知识点解读:物质的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知识点解读:物质的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知识点解读:物质的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知识点解读:物质的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知识点解读:物质的量.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物质的量1.原子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一种微观粒子,它具有一些不同于一般宏观颗粒的特点。如: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原子的质量非常小,如12C原子的质量仅有1.99310-26kg。国际上规定,以12C原子的质量的1/12作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12C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某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这种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化学式和式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如O2、H2O、CO2、MgO、NaCl分别表示了氧气、水、二氧化碳、氧化镁、氯化钠的组成。有的化学式

2、仅能表示有关物质的组成,如NaCl。也有的化学式不仅能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同时也能表示这种物质的分子的组成,这种化学式也叫做分子式,如H2O既是水的化学式,也是水的分子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式量。若化学式同时又是分子式,则式量也叫做相对分子质量。课本知识导学运用课本知识诠解重要提示1.物质的量单位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用符号n表示。国际单位制(SI)中部分基本单位物理量名称长度质量时间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物理量符号LMN物质量单位米(m)千克(kg)秒(s)摩(mol)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作为计算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

3、质的量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某物质的量就是1mol,每摩尔物质含有约6.021023个粒子。摩尔跟其他计量单位一样,也有其供数单位。1Mmol=1000Kmol1Kmol=1000mol1mol=1000mmol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时通常使用6.021023molB这个近似值,它可用符号NA表示,其单位是molB。4.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2)含义:即1mol物质的质量(M=mgnmol)或NA个粒子质量的总和。(M=粒子g)(3)单位是g/mol或kg/

4、mol。(4)意义:若以g/mol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如1molCu的质量为64g,则Cu的摩尔质量=64g/mol。(5)表示方法:M(Cu)=64g/molM(HCl)=36.5g/mol。5.粒子的摩尔质量表示方法(1)对于原子来说,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例如:C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1molCl的质量为35.5g,Cl的摩尔质量为35.5g/mol。(2)对于分子来说,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以克为单1.(1)“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整体,不可分割、不能增减或改变任一字。(2)“物质的量”表示的是物质

5、粒子的多少,而不表示物质的数量或质量。(3)粒子指的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理解(1)摩尔是什么是单位。(2)谁的单位物质的量的单位。(3)标准是什么阿伏加德罗常数。2.书写“molB”时不能把“1”省略而误写做“1mol-”。3.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物质是什么,物质的量的基准物质是如何规定的。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例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1molH2O的质量为18g,H2O摩尔质量为18g/mol。(3)简单离子是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而生成的,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因此原子在得到或失去电子后的质量近似等于原子的质量。所以,对简

6、单离子来讲,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形成该种离子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例如:Ca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1molCa2+的质量为40g,Ca2+的摩尔质量为40g/mol。(4)对于较复杂的离子,如原子团来说,1mol任何原子团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构成该原子团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例如:NH4+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8,1molNH4+的质量为18g,NH4+的摩尔质量为18g/mol。6.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三者的关系n=或N=nNA7.摩尔质量的计算(1)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

7、系为:M= (2)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A)和摩尔质量,则一个某微粒的质量(ma)为:ma=同理,若已知ma、NA则M=maNA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量(n)、粒子数(N)之间的相互换算关系如下根据此关系计算可得下表结论: 4.由上式可推导出以下两点,解题时注意应用。(1)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粒子数之比。(2)要比较两种物质所含粒子个数的多少,即比较两者物质的量的大小。5.物质的量像一座桥梁一样把宏观物质的质量与微观粒子的数目联系起来。微粒摩尔质量(g/mol)质量(g)物质的量(mol)微粒数(个)N2O4929216.021023N22842159.031023Fe5628053.

8、011023NH4+181816.021023OH-171716.021023随笔:基础例题点拨一拖二【例题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摩尔是基本物理量之一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C.1mol氧D.1molH2O约含6.021023个H2O分子【分析】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单位,故A错。6.021023molB只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两者不可等同,故B错。“1mol氧”粒子种类不明确,且未用化学式表示,故C错。每摩尔任何物质含有NA个微粒,NA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B。【解析】D【例题2】 0.5molH2O中含有的氢原子数是_,电子数是_。【解析】n

9、(H)=2n(H2O)=20.5mol=1molN(H)=n(H)NA=1mol6.021023molB=6.021023N(H2O)=n(H2O)NA=0.5mol6.021023molB=3.011023N(e-)=10N(H2O)(1个H2O中含有10个e-)N(e-)=103.011023=3.011024弄清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数和电子数是解题关键。拖1下列关于摩尔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B.摩尔是物质量的单位C.摩尔是表示基本物质的量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答案:D(解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即一定物质的量的某物质,所含的该物质的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或离子

10、)数可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来推算。A中指出是“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其中数量的提法是不正确的;B中不应说明是“物质量的单位”,所以也不对。C中把物理量与单位混淆了,摩尔是单位,不是物理量,所以不对。最后可以确定D是正确的。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理解给以重视)拖20.5mol过氧化钠中含钠离子的个数_,阴离子的个数为_。答案:本题主要考查n、N、NA三者间的关系以及Na2O2的结构N(Na+)n(Na+)NA2n(Na2O2)NA20.5mol6.021023molB=6.021023N(O2-2)=n(O2-2)NA=n(Na2O2)NA=0.5mol6.021023molB=3

11、.011023重难点突破重点难点易混点易错点方法技巧重点难点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表示粒子(或粒子集合)多少的物理量(只能用于描述微观物体),符号为n,单位是摩尔。(2)“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名词,“物质的量”四个字不能进行简化或增减。(3)“物质的量”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计量单位。(4)“物质的量”不能用“摩尔数”来代替。2.摩尔(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也就是说“物质的量”是以多少摩尔来表示的;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简称摩,符号为mol。(2)摩尔只能用于描述微观,不能用于描述宏观。(3)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 mol氢就

12、表达得不明确,是表示1 mol氢原子还是表示1 mol氢分子?而1 mol H2O表达得就非常明确了。3.阿伏加德罗常数(1)是指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为NA,单位为molB,读作“每摩尔”。(2)它约等于6.021023molB。(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确立是以0.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标准,由于1个12C原子的绝对质量是一定的,因此0.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也是一定的。但由于测定的方法有多种,因此其值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干扰,约为6.021023molB。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6.021023molB的关系类似于数学上的圆周率与3.14的关系。在叙述或定义摩尔时要

13、用阿伏加德罗常数(NA)来表达,而在具体计算中则常用6.021023molB来代替阿伏加德罗常数(NA)。4.摩尔质量(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符号为M,单位g/mol或kg/mol。摩尔质量(g/mol)=质量(g)物质的量(mol),即M=mn。(2)当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时(实际运用时常用的单位),摩尔质量的数值与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摩尔质量有单位,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随笔:易混易错点1.摩尔只能描述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肉眼看不到,到目前为止无法直接称量的物质,不能描述宏观物质,如不能说1 mol苹果、1 mol芝麻等。2.使用摩尔做

14、单位时,须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能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如1 molH2、1 molO2、1 mole-等均正确。而1 mol氢的说法则是错误的,因为“氢”是元素的名称,不是粒子的名称,也不是粒子的符号或化学式。3.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带有单位,单位为molB,能够通过实验测得精确的值。误认为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4.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物理量。其单位分别是:摩尔、千克和克/摩。联系:物质的量(摩)=物质的质量(g)摩尔质量(g/mol)2个水分子2g水2mol水物质的量3.318-22mol10g/

15、mol=5.941021g2g36g水分子数2个6.621022个1.2041024个拖3(1)2个水分子,2g水和2mol水有什么区别?(2)49g的H2SO4含H2SO4的分子数为多少?其中H+离子SO2-4离子的微粒又分别是多少?答案:有区别,虽然都是水但它们的质量、分子个数都不相同。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摩尔质量为98gmolB,其所含的分子数为x;x=49g98gmolB6.021023个/mol=3.011023个又H2SO42H+ SO2-4故H+ 离子数为H2SO4分子数的2倍,即23.011023个=6.021023个;SO2-4离子数目与H2SO4分子数目相同,为

16、3.011023个。【例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物质均约含有6.021023分子B.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个微粒的集体就是1molC.1gH2约含有6.021023个H2D.阿伏加德罗常数个12C原子的质量为12g【错解】未能对摩尔,物质的量基准阿伏加德罗常数等概念有正确的理解而误选A、C。【正解】B、D由摩尔的定义可知,1mol任何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个微粒,微粒指基本单元,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或某种特定组合的微粒形式,如1molNa2SO4等,故选项A错。1g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约含有H2数为3.011023,选项C错。由物质的量基准,质量为0.

17、012kg的12C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12C原子。可知D正确。【例题4】 若将阿伏加德罗常数规定为0.024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其他规定(概念)一律不变,下列各项值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的量B.相对原子质量C.1mol物质的质量D.12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错解】学生因对概念理解不深刻,当条件变化时,就无所适从。【正解】B、D物质的量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基准,描述物质含有多少粒子的物理量。科学上规定0.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若摩尔的基准发生了变化,则物质的量的确定也发生变化。可谓是“一变而变”。但是,对于相对原子质量和12g12C所含有的C原子个数而言

18、,不会因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基准(12C的质量的1/12)未变。同样,只要质量的标准未变,一定质量的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就肯定不会变化。拖4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0.012kg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C.1mol水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D.1molNe含有6.021024个电子答案:BD(解析:因为有些物质是由分子组成(例如水、硫酸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组成(例如NaCl、Ca(OH)2等),还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例如金刚石等),所以A的叙述是错误的。碳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据

19、规定,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近似值为6.021023molB,所以B的叙述是对的。根据规定“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C中表示水的组成时,却用名称表示,所以也是不正确的。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1molNe也应含有106.021023个电子,所以D的叙述是正确的。点评:选项A、C给出学生常犯的错误,应引起重视)拖5若阿伏加德罗常数记为NA,则12g14C(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含有的14C原子数()A.等于NAB.小于NAC.大于NA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由于每个12C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

20、个中子,而每个14C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因此一个14C原子的质量m(14C)大于一个12C原子的质量m(12C),故有:12g14C所含的14C原子数=0.012kgm(14C)0.012kgm(12C)=NA【例题5】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B.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C.0.5mol单质铝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5NAD.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错解】对1mol金属镁变成镁离子失去2mole- 判断失误而误选;由于审题不慎(B选项问的是原子数)错选B而失分。【正解】C、D本题考查的核心是

21、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理解与运用,其中包含对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转化关系的考查。明确构成物质的各种微粒a.若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则要求分清是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还是多原子分子。b.若该物质是溶液且能电离,则要求分清电离后每种离子的情况。如含71gNa2SO4的溶液中,含Na+和SO2-4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n(Na+)=1mol,n(SO2-4)=0.5molA.24g镁变成镁离子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2NAmolB=0.2NA。B.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2NAmolB=2NA。知:2molAl完全反应失去6mole-,0.5molAl则失去0.562mol=1

22、.5mole-,数目为1.5NA。D.17g氨气所含电子数为:10NAmolB=10NA。拖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了1molH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B.28gCO气体中所含电子数目为28NAC.0、一个大气压下,NA个氢分子的体积约为22.4LD.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答案:AC(解析: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个。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计量物质的量的基准,某粒子总数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即为粒子的物质的量。A.2molH+ 可生成1molH2,氢元素化合价降低,需得到21mole-,即为2NA个电子;

23、B.CO原子核外有14mole-,CO的摩尔质量为28g/mol,则28gCO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含电子数目应为14NA;C.0、一个大气压即为标准状况,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体积都约为22.4L;D.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随笔:方法技巧1.1mol物质的质量1mol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因此,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12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而12g12C所含的碳原子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即1mol12C的质量为12g,由此可推出1mol其他物质的质量。H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molH的质量为1g。H2的

24、相对分子质量为2,1molH2的质量为2g。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1molO的质量为16g。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1molH2O的质量为18g。N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1molNa的质量为23g。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可推知1mol离子的质量:1molNa+的质量为23g,1molSO2-4的质量为96g。经过上述推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思考:(1)1个Fe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3g,那么6.021023个Fe原子的质量是多少克?答案:56g(2)已知1molFe的质量是5

25、6g,1molFe含有6.021023个铁原子,那么1个Fe原子的真实质量是多少克?答案:56g6.021023=9.28810-23g2.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分子)质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表达的物理意义不同,摩尔质量指的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即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对原子质量指的是以12C原子质量的1/12做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到的数值,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2)单位不同,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摩或千克/摩,符号为g/mol或kg/mol。而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单位是“一”符号为“1”(单位“1”一般不写出)。联系:当

26、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两者数量相等,因此如果知道了物质的化学式,就可以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算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质量。例如:H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则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molH2的质量为2g,H2的摩尔质量是2g/mol。拖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lOH- 的质量为17gB.CO2的摩尔质量为44gC.Fe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1个Na原子的质量等于答案:AD(解析: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其单位是g/mol,或kg/mol。任何一种微粒的摩尔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化学式式量。据此分析:1molOH-的质量为

27、(16+1+me-)g=17g(由于e-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A选项正确。B选项是单位错误。C选项没有指出以g为单位。D选项中运用1molNa原子的质量等于23g,1mol Na原子个数约为6.021023个,求得了每个Na原子的真实质量。故D选项正确)随笔:【例题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镁的原子质量就是镁的相对原子质量B.一个氧原子实际质量约等于16g6.021023C.水分子的式量等于18gD.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64gmolB拖819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Cl-,则ACl2的摩尔质量是_;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Cl2的化学式是_。答案:95gm

28、olB 24 MgCl2 (解析:n(ACl2)=n(CI-)2=0.4mol2=0.2molM(ACl2)=m(ACl2) n(ACl2)=19g0.2mol=95gmolB,即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5,所以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35.52=24,A为Mg,ACl2为MgCl2)【分析】A不正确,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的一个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元素的原子的质量和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正确,因为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是16gmolB,而每mol氧元素中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氧原子,故1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约等于16g6.021023。C不正

29、确,水分子的式量为18而不是18g,因为式量是没有单位的。D正确。【解析】BD3.有关物质的量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类型1已知元素的原子量,求算原子或离子的质量。【例题7】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则1个铁原子的质量是_g。【分析】依题意,1molFe为56g,则1mol铁原子为6.021023个,故1个铁原子的质量为 =9.301023g【解析】9.3010-23g【思路点拨】(1)若求1个Fe2+ 的质量,可忽略电子的质量,计算方法同上,1个Fe2+ 的质量约为9.3010-23g。(2)若求1个分子的质量,与上述方法类同。如求1个CO2分子的质量,应为44/(6.021023)=7.311

30、0-23(g)。类型2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拖9今有CO2NO2SO2 3种气体,当它们分子数目相同时的质量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 (分子数相同,即为物质的量相同,根据m=nMr比较三者的摩尔质量可得结果)【例题8】11.5g某元素含有3.011023个原子,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1B.12C.16D.23拖100.8g某物质含有3.011022个分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分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B,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本题给出的是原子个数,根据微粒个数可以求该物质的物质的量。【解析】Dn=0

31、.5mol1mol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0.5mol1mol=11.5gx得x=23g即23为该物质相对原子质量。故选D。类型3物质的微观与宏观有关联系的计算A.8B.16C.64D.160随笔:【例题9】在60g碳中,所有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共为 _。【分析】本题思路为:mnN最外层电子数。【解析】n(C)=m(C)/M(C)=60g/(12gmolB)=5mol。N(C)=n(C)NA=5mol6.021023molB=3.0110241个C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故3.011024个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共有43.011024=1.2041025个。【思路点拨】此类计算要掌握好有关粒子数、物质的量

32、和物质质量之间的联系:类型4有关粒子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的计算。拖12下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A.11.5gNa+B.0.15molKMnO4中的氧原子C.4时7.2ml水D.含6.021023个Na+的Na2SO4答案:B (两个反应完成后,溶液间质量大小取决于各自质量的改变。0.5molNa与盐酸反应中,2m=0.5mol23gmolB-0.25mol2gmolB=11g;0.5molMg与硫酸反应中2m=0.5mol24gmolB-0.5mol2gmolB=11g。所以ma=mB)【例题10】(杭州市质检题)2.3g金属钠与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

33、 离子,求所需水的质量。【分析】2.3gNa为0.1mol,产生的Na+ 也是0.1molNa与水反应所消耗的水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粒子数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计算所需水的总质量。【解析】设与0.1molNa反应消耗水的物质的量为x,生成NaOH的物质的量为y。2Na+2H2O2NaOH+H22mol 2mol 2mol 0.1molxy列比例式,求得:x=0.1mol,y=0.1mol生成的0.1molNaOH在水中完全电离,故溶液中有0.1molNa+。根据N(Na+)N(H2O)=n(Na+)n(H2O),设与0.1molNa+配比的水的物质的量为z,则1100=0.1molz,解得z=

34、10mol。所以,总共需H2O的总物质的量为:x+z=0.1mol+10mol=10.1molm(H2O)=n(H2O)M(H2O)=10.1mol18g/mol=181.8g在化学中,用n表示某粒子集体的物质的量,N表示某粒子集体中的粒子数,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是:n=NNA;变形可得:NA=Nn;N=nNA。类型5已知粒子数和阿伏加德常数,运用公式求粒子的物质的量。拖12把0.5molNa和0.5molMg分别投入到过量的m1g盐酸和m2g的H2SO4溶液中,分别得到溶液a和b。若开始前m1=m2,则a与b质量关系为()A.mamBB.ma=mBC.mamBD.不一定

35、答案D随笔:【例题11】30滴水正好是ag,那么一滴水所含的分子数是()A. 6.021023B. 30186.021023C. 186.021023D.a30186.021023【分析】已知30滴水是ag,则1滴水质量为ag30,又1滴水的物质的量为ag3018gmolB,则所含的分子数为:ag3018gmolB6.021023个molB=186.021023个。【解析】C类型6已知粒子的物质的量和粒子数,运用公式求阿伏加德罗常数。拖13某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1022个Na+,则该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是_。【例题12】(太原市高一检测题)燃烧FeS2生成Fe2O3和SO2时,转移的

36、电子总数为a个,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为bmol。(1)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2)通过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为。答案:0.025mol (解析:依公式:n(Na+)= =0.05mol。根据电离方程式:Na2SO42Na+SO2-4,N(Na+)N(SO2-4)=21,依据公式,粒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粒子数之比,则有:,所以n(SO2-4)=n(Na+)=0.05mol=0.025mol。另解根据电离方程式,N(Na+)N(SO2-4)=21,所以N(SO2-4)=1.5051022,依公式:n(SO2-4)=0.025mol)【解析】(1)(2)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

37、中每转移44e-,生成SO2为8个,转移电子数为a个,则生成SO2分子数:N(SO2)=a844=2a11(个)根据公式:NA=N(SO2)n(SO2)=2a/11bmol=2a11bmolB类型7已知粒子的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运用公式求粒子数。随笔:【例题13】0.5molNH3中所含的原子数为_。【分析】N(NH3)=n(NH3)NA=0.5mol6.021023molB=3.011023。因为1个NH3中含有4个原子,所以0.5molNH3中所含的原子数为4N(NH3)=43.011023=1.2041024。【解析】1.2041024拖140.5mol过氧化钠中含钠离子的个数为_

38、,阴离子的个数为_。【例题14】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原子的质量为bg,A原子的质量为ag,则A相对原子质量为()A.12a/bB.6.021023aC.12b/aD.126.021023a答案:6.0210233.01102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n、N、NA三者间的关系以及Na2O2的结构。N(Na+)=n(Na+)NA=2n(Na2O2)NA=20.5mol6.021023molB=6.021023N(O2-2)=n(O2-2)NA=n(Na2O2)NA=0.5mol6.021023molB=3.011023)拖15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ag,又知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bg、NA代表

39、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各式中能表示该原子的相对质量的数值是()答案:BC (解析:已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它的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所以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B项正确。另外,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即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也就是1mol某元素原子的质量就是NA个这种元素原子的总质量,a NA就是该元素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就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此题的另一个答案为C项)【分析】令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可知: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其质量之比,故有:=M=又因为1摩尔原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就等于该原

40、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而1摩尔A原子的质量为ag6.021023,所以M=6.021023a。【解析】AB【例题15】有以下四种物质22gCO28gH21.21024个N2 418mLH2O,它们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质量最大的是_,所含电子数最多的是_。【分析】我们已经从前面的学习中认识到,物质的量相同的微粒,其个数是相同的,故分子数最多的物质就是物质的量最大的物质。【解析】(1)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n(CO2)=0.5moln(H2)=4mol2n(N2)=2moln(H2O)= =1mol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2)所含原子数的物质的量为:n(CO2)=0.5mol3=1

41、.5moln(H2)=4mol2=8moln(N2)=2mol2=4moln(H2O)=1mol3=3mol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3)各物质的质量:22g8g28gmolB2mol=56g18拖16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的是()4时0.1ml水;14.7gH2SO4;8.4gN2;0.3gH2。A.B.C.D.质量最大的是;答案:B (所考知识点 有关m、n、M的计算。解析:均为一定量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中没有直接给出水的质量,但水在4时的密度为1g/cm3这个知识点还是应掌握的。间接可求水的质量为0.1克,其他三种物质的质量均已告之,故依

42、据n=m M的关系及物质的量定义,可以求得与符合题意)(4)各物质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n(CO2)=0.5mol(6+82)=11moln(H2)=4mol2=8moln(N2)=2mol72=28moln(H2O)=1mol(2+8)=10mol所含电子数最多的是。【思路点拨】该题给出的量有三种:质量、粒子数目和H2O的体积,要比较的量是粒子数目和质量的相对大小,体现出物质的量在各种量之间换算时的桥梁作用。计算过程使用物质的量,可实现将各种量进行快速换算的目的。随笔:名题活题创新探究例题分析解答【例题16】甲、乙两种含X元素的氧化物,甲中氧的质量分数为69.6%,化学式为XO2,乙中氧的质量

43、分数为74.1%,则乙的化学式为()A.XOB.X2OC.X2O3D.X2O51【分析】利用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三者关系进行计算。【解析】常规解法:甲中n(X)n(O)=12=M(X)=14g/mol乙中n(X)n(O)=molB25所以乙的化学式为X2O5。特殊解法观察XO、X2O、XO2(甲)、X2O3、X2O5这五个化学式,当它们都含有1molX元素时,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0.5mol、2mol、1.5mol和2.5mol。含氧质量分数X2O5居第一位,X2O(甲)是第二位,依题意一定是X2O5。拖17在化合物X2Y和YZ2中,Y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50%,则

44、在化合物X2YZ3中Y的质量分数为()A.20%B.25%C.30%D.35%答案:B (解析:化合物X2Y中Y的质量分数为40%,可设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又YZ2中Y的质量分数为50%,则Z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所以,在X2YZ3中:Y的质量分数=25%点评:根据同一化合物中的各元素的质量之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赋值,然后代入相应的质量分数求解最终结果,比直接使用元素的质量分数求解过程要简便得多)【例题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6.021022个H2SO4分子在水中可电离生成2NA个H+B.58.

45、5g食盐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NAC.1molH2O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D.加热条件下,1molNa与过量的O2反应失去电子数为NA【分析】该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微粒数之间的换算关系,速算思路通常是将不同的量换算为物质的量,再确定微粒个数。【解析】ABA.6.021022个H2SO4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电离生成的H+ 的物质的量为0.1mol2=0.2mol,即0.2NA个H+,所以A项是错误的。B.食盐为离子化合物,其电离方程式为:NaClNa+ Cl-,晶体中NaCl虽然没有发生电离,但晶体组成的基本粒子是不能自由移动的Na+ 和Cl- 离子,58.5gNaCl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离子总数为2NA,所以B项也是错误的。C.1个H2O中含有电子数为(12+81)=10,则1molH2O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