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测试题.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61806 上传时间:2021-02-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测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测试题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 2019 年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测试题,供大家参考。1. 有关经线和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 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大圆圈C、 每条经线长度都相等D、 自 0 经线向东至180 经线为东经度2. 有关纬线和纬度的正确叙述:A、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 每条纬线的长度都相等C、 纬度最高值为90D、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3. 有关本初子午线的正确叙述:A、 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B、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 东经度和西经度的起始线D

2、、 地球上计算纬度的起始线4. 下列地点中, 符合东半球、 北半球、 低纬度 3 个条件的有:A、 西经 21,纬度 0B、 经度 0,北纬 26第 1页C、 东经 165,北纬 17D、 西经 19,南纬 155. 下列各点属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A、 西经 19,南纬 10B、 西经 5,南纬 40C、 西经 160,北纬 30D、 西经 140,南纬 356. 下列各点属于东半球的是:A、 西经 15,南纬 37B、 西经 75,北纬 23C、 东经 165,北纬 7D、 东经 150,南纬 507. 关于东经 116,北纬 39 这个点的正确叙述是A、 属于东半球、低纬度B、 属于东半

3、球、中纬度C、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D、 位于西半球、北半球8. 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可以有经纬线:A、无数条 B 、各一条C、一条 D 、各两条9. 关于经纬线的正确叙述:A、 沿任何一条经线向北行,均可回到原地第 2页B、 23.5纬线是低纬和中纬的分界线C、 全球所有纬线均不等长D、 180 经线是东经度与西经度的分界线10. 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东经40 和西经 20 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A、 他们在北极相遇B、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C、 他们之间始终保持一致D、 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11. 本初子午线是 :A. 东西两半球的分界B. 东经与西经的分界C. 计算纬度

4、的起始线D. 欧亚两洲的分界12. 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纬线是:A.0 和 30 纬线 B.30 和 60 纬线C.0 和 60 纬线 D.60 和 30 纬线13. 下列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A.162E , 30E B.170E , 50SC.15W ,70N D.100W, 0S14. 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A.19W ,60S B.0 , 26NC.25W ,30N D.140W, 35S15. 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第 3页的是 :( )A.20W, 60N B.0 , 26NC.180 , 17N D.19W , 15

5、S16. 关于我国首都北京 (40N , 116E) 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 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 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 位于南半球,高纬度17. 关于地点 (10S , 165E) 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位于东半球,中纬度B. 位于西半球,低纬度C.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D. 位于西半球,高纬度18.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B. 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C. 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D. 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19.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365 天 B.30

6、 天 C. 三个月 D.24 小时20.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 ) A. 四季的变化 B. 昼夜长短第 4页C. 昼夜更替 D. 昼夜2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 ) A. 自东向西转 B. 逆时针转C. 顺时针转 D. 自西向东转22. 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 ) A.3 月 21 日和 6 月 22 日前后B.3 月 21日和 9 月 23 日前后C.6 月 22日和 9 月 23 日前后D.9 月 23日和 12 月 22 日前后23. 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是 ( ) A.23.5S 和 66.5NB.23.5S 和 23.5N C.66.5S 和 66.5N D.23.5

7、N 和 66.5S24.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A. 昼夜 B. 昼夜更替C. 昼夜变化 D. 昼夜长短的变化25. 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 A. 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B. 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C. 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D. 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第 5页26. 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第二节时区和日界限1. 本初子午线是 ; A、 0 纬线的起点B、东一区与西一区的分界线C、中时区的中央经线D、东经度与西经度的分界线2. 中时区的划分是:A、从本初子午线往西15B、从本初子午线往东15C、从日界线往东、往西各7.5D、从

8、 0 经线往东、往西各7.53.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区时和日期:A、日期、区时完全相同B、相差 24 小时C、相差 1 小时 D、时刻相同4. 关于北京时间的正确叙述:A、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B、东八区北京116 经线的地方时C、东八区的区时D、我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第 6页5. 地球上东时区的范围是:A、从 0 经线往东至180 经线之间B、从西经20 往东至东经160 之间C、从东经7.5 往东至 180 经线之间D、东半球的时区就是东时区6. 地方时与北京地方时相差最小的是:A、太原 B 、天津C、兰州 D 、乌鲁木齐7. 当北京时间 4 月 1 日早晨 4 点 30 分的时候, 3

9、月 31 日在全世界还有:A、多一半的地方B 、少一半的地方C、恰好一半的地方D 、没有任何地方8. 一艘轮船,从东向西行驶,当它越过日界线后:A、时间要增加1 小时B、日期增加1 天C、时间减少1 小时D、日期减少1 天9. 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B、日界线东西两面都是西半球C、日界限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D、日界线是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分界线第 7页10. 某船 1993 年 4 月 2 日 8 时自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船上的记录应写为:A、 1993 年 4 月 1 日 8 时B、 1993 年 4 月 1 日 9 时C、 1993 年 4

10、 月 3 日 8 时D、 1993 年 4 月 3 日 7 时11. 当北京时间为 10 月 1 日什么时间,全球各地的日期皆为10 月 1 日 ?A、 8 点 B 、 12 点 C 、 20 点 D 、24 点12. 我国某代表团于北京时间 1993 年 7 月 4 日 11 时从杭州乘飞机去日本访问,在当天东京时间14 时飞抵东京,该团在飞机上度过了:A、 3 小时 B 、5 小时C、 2 小时 D 、6 小时13. 一艘海轮在太平洋上航行,当它到达北纬45、西经 178时,正是5 月 31 日 6 时,此时北京时间是:A、 5 月 31 日 11 时 B 、 5 月 31 日 4 时C、

11、 5 月 30 日 1 时 D 、6 月 1 日 2 时14. 我国一艘科考船从上海出发向东航行,过日界线于 1981 年 1 月 2 日 15 点抵达加拿大温哥华港 ( 西七区 ) 途径 14 天 2 小时,该船在上海起航时间是:A、 1980 年 12 月 21 日 4 时第 8页B、 1980 年 12 月 20 日 4 时C、 1981 年 1 月 16 日 17 时D、 1980 年 12 月 20 日 10 时15. 我国一艘货轮自青岛远航美洲的途中,从收音机中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出的时间是9 点整,此时船员在船上看到太阳在天空最高位置,此时海轮所在经度是:A、东经 161 B

12、、东经 75C、东经 150 D 、东经 16516. 某中国海轮在太平洋上行驶,船员连续过了两个十一国庆节,这是由于该船航行中:A、从西向东越过了日界线B、从东向西越过了日界线C、从东十二区驶入西十二区D、从西十二区驶入东十二区第三节地球上的五带1. 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A、有无阳光直射B、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D、有无极昼和极夜2. 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斜交成:A、 66 B 、 23.5第 9页C、 90 D 、 66.53. 地球公转产生了:A、昼夜交替B 、昼夜长短变化C、五带 D 、昼夜现象4. 地球上产生昼夜的主要原因:A、地球的自转运动B、地球的公转运动

13、C、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成66.5 夹角D、地球是个球体5. 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A、地轴同赤道面成23.5 夹角B、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成66.5 夹角C、地球的自转运动D、地球是个球体6. 极圈是:A、高纬和中纬的分界线B、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C、地球上有无极昼、极夜的界限D、地球上有无太阳直射的界限7. 从夏至到冬至的半年中,太阳直射点是怎样经过下列各纬度的,请按顺序排列:A、 18.7N B 、 21.5S第 10 页C、 12N D、 3S8. 有关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运动是逆时针方向B、地球上的时差是地球自转形成的C、从西经58 向东 1,为西经 59D、地

14、球公转时地轴与地球赤道平面成66.5 夹角9. 有关赤道的正确叙述:A、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B、每年两次受到太阳光直射C、赤道周长20190 千米D、是最大的经线圈10.12 月 22 日,白昼最短的地方是:A、北京 B 、长春 C 、广州 D 、上海11. 同一条经线上的各点,相同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长短B 、同一时刻的地方时C、季节 D 、热量带12. 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比黑夜长,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时期是:A、春分日夏至日B 、夏至日秋分日C、秋分日冬至日D 、冬至日春分日13. 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第 11 页A、广州 B 、武汉 C 、天津 D 、哈尔滨14

15、. 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A、热带地区B 、温带地区C、回归线附近D、寒带地区15. 从冬至日到夏至日,北纬40 昼夜长短变化为:A、夏至日白昼长达到最大值B、从冬至日起白昼逐渐缩短C、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加长D、昼夜长短不变第四节地图1. 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 3000 千米的比例尺,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1:3000 B. 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300000 厘米C.1:300000000 D.1: 30002. 在比例尺为 1:5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 4 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2 千米 B.0.2 千米 C.20 千米 D.4千米3. 在中国政区

16、图上,量得北京至广州的直线距离约为5.8 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1856 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应是 ( )A.1:1856 B.1:320C.1:32019000 D.1:3201900第 12 页4. 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 )A.1:5000 B.1:40000C. 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2019 千米D. 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 3000 千米5. 甲地位于东经 140,北纬 60 乙地位于东经 30,南纬 30 乙地位于甲地:A、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6. 在 1: 3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得直线距离是6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A、 0.5 千米

17、 B 、 18 千米C、 5 千米 D 、180 千米7. 在比例尺为 1:10000000 的地图上, 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50千米,图上的距离应为:A、 2.5 厘米 B 、 5 厘米C、 10 厘米 D、 50 厘米8. 在中国政区图上, 量得南宁到广州的直线距离为1.5 厘米,实际距离是 450 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A、 1: 30000 B 、1: 3000000C、 1: 30000000 D 、 1: 3000009. 在 1: 40000000 的地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A、 4 千米 B 、40 千米C、 400 千米 D、 4000 千米第 13 页10. 将

18、 1:1800000 的地图,按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三分之一后,新图的比例尺是:A、 1: 600000 B 、1: 240000C、 1: 6000000 D 、 1: 540000011. 一幅 1:6000000 的地图,若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两倍,新图比例尺 1 厘米代表:A、 30 千米 B 、 60 千米C、 120 千米 D、 400 千米12. 将原图的比例尺放大到 3 倍,放大后的图幅面积为原图的:A、 3 倍 B 、 6 倍 C、 9 倍 D 、 12 倍13. 哪个比例尺最大?A、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 千米B、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 千米C、 1: 5000

19、 D 、 1: 50000014.4 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表示实地面积最大的一幅是:A、 1: 200 000 B 、 1: 2 000 000C、 1: 3 000 000 D 、 1: 2 500 00015. 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哪种比例尺比较适宜:A、 1: 10 000 B 、1: 200 000C、 1: 40 000 000 D 、 1:3 000 00016. 绘一幅北京市地形图,选用哪种比例尺,图上内容最详第 14 页尽:A、 1: 50 000 B 、1: 250 000C、 1: 5 000 000 D 、 1: 500 00017.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从高处向

20、低处凸出,我们就可以判定它为:A、山谷 B 、山脊 C 、盆地 D 、山顶18. 有关等高线的正确叙述:A、在同一等高线图上,所有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相对高度都相等B、一般说,等高线不能相交C、断崖地形在等高线图上是两条以上等高线重合之处D、在等高线图上,每条等高线必须都要注明高度数据19. 在具有经纬网的分层设色地图上应有:A、比例尺 B 、图例和注记C、高度表 D 、指向标20. 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A、绘图纸张的大小B 、地形的海拔高度C、地图比例尺的大小D、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缓陡21. 下列 4 个地点中,位于北京正东方的地点是:A、东经 100,北纬 150B、

21、经度 1800,南纬 400第 15 页C、东经 600,北纬 300D、西经 1700,北纬 40022. 下列关于经纬度和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100N,100E北半球和东半球B、 100S,1700E南半球和东半球C、 600N,600E北半球和西半球D、 600S,经度 00南半球和东半球23. 有关比例尺的正确叙述:A、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B、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画的范围越小C、地图表现范围越大,其比例尺越大D、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反映的地理内容越详细24. 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A、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方向B、东经度和西经度度数都呈

22、逆时针方向减小C、东经度度数按顺时针方向增大,西经度度数按逆时针方向增大D、东半球的经度都是按逆时针方向逐渐增加的25. 有关地图的正确叙述:A、地图上方总是北方B、山地标高均为海拔高度第 16 页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D、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26. 关于地球自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方向自东向西B. 自转 3600 是一个太阳日C. 一个恒星日是24 小时D. 太阳日比恒星日长27.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D. 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28. 关于地球公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23、.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B. 公转轨道为正圆形C. 公转周期为 365 天或 366 天D. 公转速度是均匀的29.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A. 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B. 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C. 北半球正值夏季D. 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30. 若黄赤交角从 23026/ 变为 300 时,则地表各温度带面积:A. 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扩大第 17 页B. 温带增大,寒带、热带面积缩小C. 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缩小D. 温带、热带面积增大,寒带面积缩小31. 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A. 广州 B. 上海 C. 北京 D. 哈尔滨32.9 月 2

24、3 日至次年 3 月 21 日,中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A. 赤道以南地区B.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C. 赤道以北至北极圈之间地区D. 赤道以北地区33. 冬至日,我国白昼最长的地点是:A. 曾母暗沙 B. 武汉 C. 沈阳 D. 漠河34. 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任何地点的地球自转角速度都一样B. 赤道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C. 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D. 两极点只有角速度,无线速度35. 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A. 赤道与黄道的夹角B. 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C. 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D. 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的夹角第 18 页36. 极夜现象从北极扩大到北极

25、圈的时期是:A. 春分至夏至B. 夏至到秋分C. 秋分至冬至D. 冬至到春分37. 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A. 秋分日后逐渐变大B. 春分日后逐渐变大C. 夏至日达到最小值D. 冬至日达到最大值38. 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A. 季节变化相同B.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 地方时相同D. 昼夜长短相同39. 在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 广州 B. 上海 C. 北京 D. 哈尔滨40. 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C.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D.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41. 地球上同一经线上的各地:A. 地方时相同B. 同时见到日出C. 当地

26、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越向北昼越长D. 春秋二分日能同时见日出42. 在地球上向南作水平运动的自由物体,关于其偏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北半球向西偏B. 在南半球向西偏第 19 页C. 在穿过赤道时不偏向D. 越向高纬,偏转越小43. 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公转时,地轴与黄道面斜交成66034/ 的角 B. 先自转,然后开始公转C.10 月 1 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 地球公转产生的黄赤交角恒定不变44. 地球公转产生了:A. 偏向力 B. 极昼和极夜C. 昼夜更替 D. 昼夜长短的变化45. 天文含义上的夏季是一年内:A. 气温最高的6、 7、8 三个月B. 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C. 自立夏到立秋这一段时间D. 黑夜最短、太阳最高的季节4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是昏线B. 北京时间就是北京市中心的地方时C. 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都相同D. 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两地地理纬度数不一定相同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 希望这篇2019 年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测试题,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第 20 页识。第 2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