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节训练.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63014 上传时间:2021-02-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节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节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节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节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节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节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节训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节训练1.下列有关气候现象与对应的形成因素的连线,正确的是()A 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 太阳辐射B 庐山成为避暑胜地 海陆位置C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人类活动D 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大气环流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下图为“”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2.石林地貌常见于()A 云南省B 陕西省C 辽宁省D 江苏省3.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A 甲 -乙-丙B 乙 -丙- 甲C 丙 -甲- 乙D 丙 -乙-甲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不同。据此回答以下两题。4.决定全球气温分布基本格局的因

2、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下垫面状况D 海拔第 1页5.造成我国山东与新疆降水不同的主要原因为()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洋流D 海拔读世界某区域地图,回答以下两题。6.图中 N 地与 Q 地相比, N 地气温较高,其原因不正确的是()A 纬度位置相对较低B 山脉阻挡了冷空气C 暖流增温增湿作用D 地形为平原,地势更低7.下列有关输油管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穿过地区冻土广布,生态脆弱B 气候寒冷,水源缺乏C 地势起伏大,穿越山河D 石油输往北部,便于海上运输下图中 P 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读图,完成以下两题。8.P 地位于 ()A 欧洲西部B 美国西部沿海C 非洲西南沿海D

3、 南美西南沿海9.P 地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气候是()A 地中海气候第 2页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读某月海陆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以下两题。10.造成 X 、 Y 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太阳辐射B 大气环流C 下垫面D 人类活动11.造成 M 、 N、 P 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纬度B 大气环流C 地形D 海陆位置12.下图中的阴影区表示世界1 月平均气温10 22 的范围 (适宜避寒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简述全球适宜避寒区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2) 从气候的形成因子入手,分别说明A 、B 两处适宜避寒区狭窄的原因。(3)E 、F 两处适宜

4、避寒区分别向低纬和高纬延伸,试分析原因。1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图甲反映的气候特征是 _ ,该气候类型位于图丙中的 _ 处,该气候类型降水的成因是 _ 。(2) 图乙反映的气候类型特征是 _ ,属 于 _ 气 候 , 该 气 候 类 型 应 位 于 图 丙 中 的 _ 处 , 该 气 候 类 型 的 成 因 是第 3页_ 。(3)图丙中的 _处与 C 处气候类型相同,该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4)D 处和 B 处同在回归线附近,为什么气候类型不同?(5)当 B 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 我国华北地区正在收小麦B.意大利半岛上正是炎热干燥时期C.澳大利亚小麦牧

5、羊农场正在收麦子D.全球的气压带、风带此日后将向南移14.读下图,回答问题。(1) 两地气候的年均温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_ 。(2) 造成 两地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为_。(3) 两地所处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请指出它们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 图中 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请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三方面分析它们共同的形成原因。15.地貌破碎程度一般用沟谷密度表示,即单位面积的沟道长度(单位为 km/km 2)。下图是1: 50 000地形图上量计的沟谷密度图,反映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沟谷密度为3 5km/km 2。(1) 请描述黄土高原沟谷分布的特征。(2) 指出形成黄土高原东部

6、沟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并用简单的词语形容黄土高原典型的地貌特征。(3)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黄土高原东部沟谷形成的原因答案解析1.A【解析】庐山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腹地,由于地势较高,成为我国夏季的避暑胜地,并非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吐鲁番盆地夏季气温最高是由地面状况所致;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由于地势高。第 4页2.A【解析】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我国石灰岩分布地区主要位于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故石林地貌常见于云南省,A 项正确。3.D【解析】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

7、洞。据图可知,丙地侵蚀程度最弱,说明地貌发育初期,甲地侵蚀程度最强,说明地貌发育后期,故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丙_乙 _ 甲, D 项正确。4.A【解析】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这是决定气温差异的最基本因素。5.B【解析】山东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来自海洋的水汽多,年降水量较大;新疆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水汽少,年降水量小。6.D【解析】仔细读图可知,N 地所处纬度比Q 地低,获得太阳辐射相对较多,气温应该较高;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可知,该区域位于极点东风带,盛行东北风,图中N 地北侧有褶皱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气温应该较高;N 地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增温增湿;N 与 Q 两地均为平原,

8、对气温影响较小,故选项D 符合题意。7.D【解析】图示区域有北极圈穿过,可见所处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生态脆弱;水资源多以冰川形式存在,水源缺乏;由图可以看出输油管道穿越山河,地势起伏大;输油管道的北端是北冰洋,所处纬度高,沿岸冰期长,海运不便,所以石油应该输往南部,N 地气温较高,且有暖流流经,海运便利,故选项D 符合题意。8.D【解析】P地若常年受西风带影响,P地应位于南北纬4060P地说明之间。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位于 40纬线以南 ,故 P 地位于南纬4060之间。9.D第 5页【解析】南美大陆南端东岸由于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降水少 ,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10.C【解析】从图中可以

9、看出,X 地位于海洋 ,Y 地位于陆地 ,两者吸热和放热的速度不同导致了气温的差异。11.B【解析】 M 、N 、P 三地都位于大陆西岸的沿海地区,P 地位于北纬40 多度 ,常年受西风的影响;N 地位于北纬3040 度之间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M 地位于北纬20 多度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因而大气环流是造成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12. (1) 主要分布于南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基本平行于纬线,呈带状分布。太阳辐射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这些地区的太阳辐射基本相同。(2)A 处位于我国华南地区,冬季受强大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的影响,成为冬季世界同纬度较寒冷的地区。 B 处

10、位于南亚地区,高大的青藏高原直逼热带的该地区,限制了适宜避寒区的北界。(3)E 处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降低,使适宜避寒区向赤道附近延伸。F 处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升高,使适宜避寒区向高纬度地区延伸。【解析】第 (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适宜避寒区呈带状分布,平行于纬线,主要是太阳辐射不同的结果。第 (2)题,首先要确定 A 、 B 所在的地区,然后根据所在地区气压或地形状况阐述原因。第(3)题,南北延伸的原因主要是洋流的影响。13. (1)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E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高温多雨,信风带控制时高温少雨(2)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

11、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3)D位于山地的迎风坡,且受沿岸暖流影响,全年高温多雨(4)B 和 D 两地虽然都处在回归线上,但由于D 处受山地地形的阻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在山地的东部形成大量的降水,并受沿岸暖流影响,因此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而B 处是热带沙漠气候,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影响,同时受寒流影响,在西海岸向北延伸。(5)C第 6页【解析】图甲最冷月气温大于20,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为热带草原气候,其在非洲大陆上分布广泛;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高温多雨、信风带控制时高温少雨。图乙最冷月气温大于0,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12、。图丙中D 和C 同为热带雨林气候,B 为热带沙漠气候。B 和 D 处气候受地形及洋流的影响较大。14. (1) 纬度差异(2)地形 (3) 地: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地: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4)都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都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沿岸都有暖流流经。【解析】第 (1) 题, 位于低纬度地区, 位于中纬度地区,两地接受的太阳辐射不同,因而造成年均温的不同。第(2)题, 地都位于赤道地区,但 地位于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第(3) 题,由于 两地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导致两地的大气环流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第(4) 题,

13、两者所处的海陆位置相同,都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都受西风带控制,沿岸都有暖流流经。15. (1) 沟谷分布存在空间差异;东部地区沟谷密度大于西部地区;北部地区沟谷密度大于南部地区;北部地区形成一个闭合的沟谷密度分布高值中心。(2) 流水的侵蚀作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或沟壑纵横。(3) 该地区夏季 7、 8 月降水集中,多大雨、暴雨且降雨变率大;黄土为主的土壤土质疏松,易被流水侵蚀;该地区坡度较大,流水侵蚀能力强;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如过度开垦、矿产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造成自然植被覆盖减少,人为加速土壤侵蚀,形成众多沟谷。【解析】 (1) 据图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的沟谷分布存在空间差异,其东部地区沟谷密度大于西部地区,北部地区沟谷密度大于南部地区,北部地区形成一个闭合的沟谷密度分布高值中心。第 7页(2) 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强度大,多暴雨,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低,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因此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或沟壑纵横。(3) 地理环境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黄土高原夏季7、 8 月降水集中,多大雨、暴雨且降雨变率大;黄土为主的土壤土质疏松,坡度较大,流水侵蚀能力强;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如过度开垦、矿产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造成自然植被覆盖减少,人为加速土壤侵蚀,形成众多沟谷。第 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