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鉴赏考察报告》.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68648 上传时间:2021-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鉴赏考察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书法鉴赏考察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书法鉴赏考察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书法鉴赏考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鉴赏考察报告》.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书法鉴赏考察报告 时间:XX1222地点:宜宾市江北公园流杯池考察对象:流杯池书心为书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世称黄山谷,祖籍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治平四年(1067)进士,宦途不顺,郁郁而终。先生,人亦称黄文节。他曾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共游干东坡门下,号称“苏门四学土”。黄庭坚“上千文章,尤长于诗”,又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是北宋:书法的又一代表人物,与苏轼并称“苏黄”。 由于元祜党人案的牵连,黄庭坚的书迹亦遭厄运,现黄庭坚存世墨迹30余件,以行书最多,次草书,再次楷

2、书和行楷书。戎州帖又称懒残和尚歌后记语,是黄庭坚书法作品中惟一稍具平正面目的墨迹作品,可看作他楷书的代表作。每行一字,手:大如斗,壮伟惊人。松风阁诗、送四十九侄诗等作品,是较戎州帖略为行书化的大字行楷书。松风阁诗书法结构紧劲内恹,用笔则精劲秀挺,论者以为他曾参取欧、颜、柳诸体的书法。黄庭坚以擅长大字草书著称,著名的作品有诸上座帖、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杜甫寄贺兰镭诗等。他的草书虽然貌似奇肆,实际上运笔很舒缓,并且笔法变化多端。苏轼曾说他的书法是“以平等观作欹侧字,以真实相出游戏法”,确实道出了黄氏书法,尤其是草书的特点。黄氏的行书作品特多,王长者、史诗老墓志铭稿、天民知命帖

3、、惟清道人帖、制婴香方帖等都是有名的行书作品。他的小字行书更为舒展自然,如墓志铭稿、制婴香方帖,并非有意地进行书法创作,随笔写来,却能楚楚动人。这些作品虽为小字行书,却能做到体势舒展,运笔不局刁;促,处处安排得匀称妥帖,而且用笔沉稳,笔法圆厚处微含峭劲。苏轼所说的“平等观”,在他的行书中也有充分的体现,而在“平等观”中则有一种卓尔不群的风轨。 报告 - 宜宾书法 - 宜宾书法 alt= 书法鉴赏考察报告 - 宜宾书法 - 宜宾书法 src=http:/ 这是黄庭坚在元符三年春禄唐人五三章的内容,此石碑留在宜宾市流杯池的书心为书里的小道,当时去考察里面的时候很多石碑都进行了拍照,然后我单独选了黄

4、庭坚的书法石碑。 黄庭坚出身于一个家学渊博的世家,父亲为著名诗人,与当时的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都有交往。自小聪慧过人,一生命运多桀,仕途坎坷,与苏东坡极为相似,热衷佛老,也不逊于苏。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舜钦)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用笔如明代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 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柳公权的楷书得到启发,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至于他的草书,赵孟俯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