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训练.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72677 上传时间:2021-02-2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训练.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训练1.关于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只有一种功能和用途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无限的A B C D 2.浙江宁波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读图,回答问题。在四明山区,公路常建造成“之 ”字形,主要原因是()A 为了减小线路坡度B 为了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C 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D 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3.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 0.9 。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大面积植树造林 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

2、构A B C D 第 1页4.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A 增加了对 CO2 的吸收B 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C 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D 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5.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率 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减少 CO2 排放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A B C D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从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的反复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下图为北京市某种可再生资源利用后经人工处理再次利用的

3、比例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6.该种资源是()A 森林资源B 水资源C 耕地资源D 煤炭资源7.近些年该种资源再次利用比例持续升高,主要原因是()A 该资源逐渐减少B 人口自然增长迅速第 2页C 科技水平提高D 生态建设加强读“我国东部沿海部分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回答以下两题。8.图示反映我国的资源问题是()A 耕地与水资源的配置失衡B 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C 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量少D 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9.我国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A 西气东输B 南方平整土地,北方节约用水C 南水北调D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气温的变化过程证实着全球变暖的残酷事实。在全球

4、普遍进入工业化的近100 年来,地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了0.74 。科学家对气候变暖可能的影响进行推测,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以下两题。10.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 大量使用煤、石油B 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大量被砍伐C 家庭广泛使用空调和电冰箱D 大量草场被破坏,草场沙化11.导致上述现象的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 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B 海平面下降第 3页C 热带、亚热带地区火热天气出现的频率减少D 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延伸12.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大面积植树造林 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A B C D 2019

5、 年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开展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对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及变化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13.影响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沿岸暖流加强B 全球气候变暖C 极昼天数较多D 太阳辐射增强14.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的变化会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 森林生态系统得以改善B 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减少C 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开通D 人口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当今,全球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 21世纪末世界将没有冬天。”据此回答以下两题。15.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天山博格达峰的雪线下降东海出

6、现南海的鱼种第 4页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 B C D 16.下列减少 “温室气体 ”排放量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B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C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D 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规模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以下两题。17.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A 甲B 乙C 丙D 丁18.甲、丙之间公路几经迂回曲折,其目的是()A 避开泥石流B 降低坡度C 多经过村庄D 避开河流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19.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第 5页

7、A 道路 为直线B 道路 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C 道路 最长D 道路 和 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20.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A 道路 B 道路 C 道路 和 D 道路 和 2019 年 12 月 1 日,世界上第一条高寒地区高铁,哈尔滨至大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最高运营时速为冬季 200 千米、夏季300 千米。据此完成以下两题。21.影响该高铁运营时速差异的因素是()A 夏季高温多雨B 地形崎岖多河谷C 旅客流量差异D 冬季多大风积雪22.影响该高速铁路修建的首要区位因素是()A 自然因素B 运量因素C 技术因素D 社会经济读图,回答以下三题。23.图

8、中河流a, b, c 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 侵蚀、搬运、堆积第 6页B 搬运、侵蚀、堆积C 侵蚀、堆积、搬运D 堆积、搬运、侵蚀24.图中 d 农业区和c 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A 瀑布、河漫滩平原B 冲积扇、三角洲C 三角洲、冲积平原D 河漫滩平原、冲积扇25.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d 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B b 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C c 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D 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通运输方

9、式以铁路运输为主我国地域广阔,聚落形态千姿百态,无一不深深打下了环境的烙印。下图为我国某地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以下两题。26.此处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A 地形B 气候C 水文D 生物27.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M 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A 团聚状B 条带状C 网格状第 7页D 棋盘式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回答以下两题。28.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 沿交通线分布 沿断层线分布 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A B C D 29.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 避开河谷B

10、 避开山脊C 联系居民点D 避开断层青居镇位于嘉陵江畔,其形态的发展深受河流的影响。读图,回答以下两题。30.关于牛肚滩耕地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位于河流的凸岸,流水侵蚀作用明显,面积不断减小B 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面积不断扩大C 位于河流的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面积不断扩大D 地转偏向力影响,流水侵蚀作用明显,面积不断减小31.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测,未来青居镇城镇最不可能()A 被河流划分成两部分B 根本不受洪水威胁C 部分搬迁到大中坝D 因河流而发展壮大第 8页“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这是唐朝诗

11、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两题。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 “数家新住处 ”应位于乙地C 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33.沿 AB 线上的地质构造类型为()A 背斜B 向斜C 地堑D 断层小实验: (如图所示 )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 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 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温差可达4 。据此完成以下三题。34.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A 温室效应B 酸雨污染C 大气污染D 臭氧层破坏35.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

12、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B 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C 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第 9页D 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36.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火山喷发 过度发展核电A B C D 下图是北京和张家口两地近50 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37.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A 和B 和C 和D 和38.分析图示资料可知()A 两地近 50 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B 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关系C 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D 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过度

13、砍伐森林(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以下三题。39.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 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B 植被的覆盖率提高C 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 气温的年较差减小第 10 页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据此回答以下两题。40.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 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A 山地 0 等温线将上移150 m 500 mB 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C 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D 海平面将上升10 95 cm41.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A 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

14、生活方式B 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C 生产工艺水平低D 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42.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 1970 2019 年气温变化图。材料二我国增温速率图。(1) 材料一反映出我国 1970 2019 年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带?(3) 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趋势会造成什么后果?(4) 全球气温升高与 CO2 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试分析大气中CO2 浓度升高的原因。(5) 有哪些措施可减少 CO2 等温室气体的排放?43.下图是

15、2019 年 2 月中国月平均气温距平( )等值线与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 2019 年 2 月我国低温灾害区域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 2019 年 2 月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第 11 页44.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喜马拉雅地区总共有1.5 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的最大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5 千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 年以来,已后退了近800 米。国际冰川研究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

16、这些冰川在2035 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1) 造成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是 _ ,人为原因是 _ 、_ 。(2) 为此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此种现象的发生?(至少答出三点 )(3) 将下列选项按照因果关系用字母代号把下图填写完整:A 全球海平面上升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C极地冰雪融化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H大量森林植被遭受破坏与砍伐45.分析 “近年来大气中CO2 的增长示意图 ”并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代表近年来 CO2 增长的曲线是 _ 。(2) 计算一下 1958 1968 年十年间 CO2 平均每年增加 _(ppm)

17、 。(3) 为什么大气中 CO2 的含量与日俱增?(4) 大气中 CO2 的增多对气候有何影响?(5) 列举一、二项事例说明由于CO2 的增多,使气候发生变化所带来的后果。第 12 页46.气候、石油、粮食等是近年来全世界关注的问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制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材料二2019 年 12 月 9 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 ”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而2019年 11 月 11 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

18、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1) 影响乞力马扎罗山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_和 _,其所在的地形区是_,该地形区的气候类型是_气候,形成原因是_ 。(2) 引起乞力马扎罗山 “雪冠 ”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 气候、石油、粮食等是近年来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写出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甲: _ ;乙: _ 。47.阅读下面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09 年 12 月 7 19 日, 192 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及政府首脑在哥本哈根参加了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商定新的协议。材料二中国近 50 年平均

19、气温变化分布图。(1)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请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2) 说明近 50 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与西北地区气温变化的差异及成因。(3) 你认为大气中 CO2 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什么影响?(4) 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9 年下降40% 45%。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为实现减排目标、走低碳之路献计献策。4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 13 页材料一漂浮房屋的创意是在环境气候变迁的背景下产生的。对于四分之一国土面积位于海平面以下的荷兰来说,以现今的智慧与科技设法提出解决之道,从围海造田到

20、学习与水共存,反映了他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想法。漂浮房屋是建立在河流两岸,洪水时可以随水上浮但不影响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二图甲为漂浮房屋景观图,图乙为荷兰区域略图。(1) 分析该区域建造漂浮房屋的原因。(2) 分析该区域适宜建造漂浮房屋的自然地理条件。(3) 如果在该区域大规模建造漂浮房屋,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4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于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1) 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率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2) 随着人口的

21、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50.下图为某山区公路规划图,读图回答问题。(1) 该地区计划修建从A 镇到B 镇的公路。 与 两个待选线路方案中,你认为较合理的是哪一条?为什么?(2) 修建 B 镇到 D 城市的公路不走直线,而绕道C 镇的原因是什么?(3) 为充分发挥图中两条河的运输作用,可采取_的措施,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4) 图中 A 村镇坐落在 _ 地形区上, B 村镇坐落在 _ 地形区上, D 城市坐落在_地形区上。(5) 甲河流的上游以 _侵蚀作用为主,下游以 _侵蚀作用为主。51.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地

22、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第 14 页(1) 该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A 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流三角洲(2) 山区的聚落形成明显的 _状,或蜿蜒分布于 _ ,或沿 _发展。52.读 “某河流域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 D , E 两处中,最有可能出现浅滩的是_ 处。(2)河中有淘沙、淘金处,可能是_处,原因是 _ 。(3)A , B , C , D , E五 处 , 其 中 聚 落 分 布 较 为 密 集 的 地 区 可 能 在 _ 处 。 原 因 是_ 。答案解析1.B【解析】大部分自然资源都都不只有一种功能和用途;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是有限的, B

23、正确。2.A【解析】山区,公路常建造成“之 ”字形是为了减小线路坡度。3.D【解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面积植树造林能增强植被的光合作用,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进一步降低温室效应,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和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均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些措施都能够缓解气候变暖。4.B【解析】植树造林可增加对CO2 的吸收,缓解全球变暖,所以A 错;森林可增加大气相对湿度,故 C 错;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球变暖关系不大,所以D 错;冰雪覆盖层的反射能力比较强,地面得到的热量少,气温低,而森林的反射能力弱,所以地面得到的热量多,有可能加剧全球变暖,故选 B 。5.B

24、第 15 页【解析】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可以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率, 对。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对。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减少CO2 排放虽然可以缓解全球变暖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经济发展规律, 错。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对。故选B 。6.B【解析】解读材料,该种资源为人类反复利用的可再生自然资源。森林资源、耕地资源、煤炭资源均为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为可再生资源。故选B 。7.C【解析】人口自然增长迅速,对该资源的消耗增加,该资源逐渐减少;生态建设加强,涵养水源的能力加强,水资源增加,描述的是资源的数量大小与资源再次利用率无关。提高科技水平,增强对资源的研究,可提高资源

25、再利用率。故选C。8.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区中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份水资源比重大,而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份耕地比重大,因此,耕地与水资源的配置失衡。9.C【解析】耕地与水资源的配置失衡实际是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表现,解决措施是南水北调。10.C【解析】全球变暖主要是由燃烧矿物燃料和破坏植被引起的。11.D【解析】由于温度升高,北温带耕作区会向高纬延伸。12.D【解析】大气中CO2 增多与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和毁林有关。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新能源可以减少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减缓变暖趋势。13.B【解析】从图中可知,从2019 年至2070 年北

26、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小,主要是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化的结果。14.C第 16 页【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雪的融化,北部航线将开通。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极端天气事件会增多,我国人口不会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15.A【解析】气候变暖山地雪线会上升,故错。16.D【解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关键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间技术的合作等,而大量削减工业生产规模是不合理的。17.C【解析】据图,丙处位于鞍部,是两处谷底的最高处。18.B【解析】公路 “之 ”字型延伸,可以有效降低公路的坡度。19.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水平距离最长

27、,不会是直线, 水平距离最短,两地之间的最高点可达 375 米左右,排除法,可选D。20.B【解析】运输重型机械,最好选平坦的道路,故选道路 。21.D【解析】哈大高铁途经我国最寒冷的地区,而寒冷又恰恰是列车“ ”提速 最大限制性因素,因此冬季哈大高铁时速只有200 公里主要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22.C【解析】路基 “冻胀 ”问题,是严寒地区铁路建设的一项世界性难题。主要原因是路基土体在低温情况下,土中水分“冻胀 ”。哈大高铁也不例外,其在建设过程中攻克的技术难题也主要是路基冻胀问题。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还无法完全避免路基“”冻胀 现象的发生,但可以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

28、 ”“”冻胀 不至于变成冻害 。23.A【解析】 a 处为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 处为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c 处为第 17 页河流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24.B【解析】 d 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山区河流流速快,搬运能力强,河流从山区进入平原的时候,携带的大量碎石、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c 处位于河流下游的入海口附近,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25.D【解析】山区修路时,铁路的建设成本和技术要求都高于公路,故选D 。26.A【解析】根据剖面图可以看出居民点位于地势较高的河流阶地。27.B【解析】 M 处于两山之间的河谷地带,故聚落形态可能为条带状。28.A【解析】聚落的分

29、布规模与地形虽有关系,但此图中聚落主要是沿河与沿交通线分布。29.C【解析】交通线路修建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对外联系。30.C【解析】河流曲流处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应考虑水流的惯性,所以D 错误;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判断,牛肚滩位于河流的凸岸,B 错误;根据水流的方向,可判断应为泥沙堆积的河岸,面积会越来越大。故选C。31.B【解析】据图可知,青居镇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可能会被河流分成两部分,A 正确,因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不受洪水威胁错误;离大中坝较近,可能部分会搬迁到大中坝, C 正确;因位于河流沿岸,可能会因河流

30、而发展壮大,D 正确。故选 B。32.B【解析】曲流的凹岸为侵蚀岸,凸岸为沉积岸,故曲流的东岸为沉积岸,A 项错误;乙地以沉积作用为主,地形平坦,利用聚落的形成,故B 项正确;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地第 18 页区,故 C 项错误;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判读,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流,故D 项错误。33.A【解析】背斜的岩层向上隆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凹陷,地堑是两侧岩层相对上升,中间岩层相对下陷,岩层明显发生位移的是断层;图中剖面图岩层向上隆起,说明是背斜构造,故A 项正确。34.A【解析】在实验中,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如红外线 )使大气增温,产生温室效应。35.C

31、【解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且能够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36.D【解析】大量燃烧矿物能源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过度砍伐森林使消耗二氧化碳的量减少,也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量增多。37.A【解析】读图可知,就多年平均气温而言, 比 高;就多年平均降水量而言, 的降水量大于 。比较北京与张家口可知,北京的纬度比张家口低,所以多年平均气温高;北京比张家口靠近海洋,所以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张家口大。故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和 。38.D【解析】分析资料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上升,降水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减少,所以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

32、基本一致。39.A【解析】气温呈波动上升,降水呈波动减小,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因为气温上升,蒸发量就会增多,加上降水量减少,地表就会变得更干燥与疏松,风力也会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40.C【解析】全球气温升高,山地雪线会普遍上移;两极冰川融化加快,加之海水升温会膨胀,导致整个海平面会上升;由于温度的升高,亚寒带针叶林会向极地推移;尽管全球气温升高蒸发量会第 19 页增加,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并不是全球将普遍干旱。41.D【解析】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生产工艺水平低,都与人类的行为有关,而自然资源的

33、有限承载力是由自然因素决定的,和人类活动无关。42. (1)1970 2019 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 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3) 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改变海岸线,沿海低地被淹; 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低纬国家农作物减产,高纬国家农作物增产; 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造成旱涝的频次、强度增加,径流量减少,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4) 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使大气中CO2 增多。(5)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 (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的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解析】第 (1) 题,根据图示可知, 1970 2019 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第 (2) 题,结合图示分析即可作答。第(3) 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并影响农业生产和水循环等。第(4)题, CO2 浓度升高与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两方面有关。第(5) 题,调整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