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1辛弃疾(1).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73906 上传时间:2021-02-22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9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遇乐1辛弃疾(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永遇乐1辛弃疾(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永遇乐1辛弃疾(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永遇乐1辛弃疾(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永遇乐1辛弃疾(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遇乐1辛弃疾(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遇乐1辛弃疾(1).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这首词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宋宁宗开禧元年),66岁任镇江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后,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写作背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 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b)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

2、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用典”几乎是怀古之作的不二法门。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 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的一种写作手法。用典可以用极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 。所以请同学们思考,此作品用了哪几个典故?,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 2寄奴曾住(刘裕北伐收中原,气势如虎)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败北) 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击败宋文帝)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虽老仍不忘国),思想感情: 这首词借 怀古 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仓碎北伐的冒险行动,表达自己的积极抗金,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热切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