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知识总结.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937655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197 大小: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专题知识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高考历史专题知识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高考历史专题知识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亲,该文档总共1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专题知识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专题知识总结.doc(1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历史专题知识总结第一章:古今中外法制专题一知识归纳第一部分:大纲版(一)中国古代史1先秦:战国时期的著名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是商鞅和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本”治国,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律约束,“法不阿贵”。商鞅变法法令中包含连坐法,其严刑峻法对后世有消极影响。2秦汉至隋唐:秦律集中体现和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和意志,田律部分还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秦与隋都实行严刑峻法。北宋初规定地方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这就把地方的司法权收归了中央。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制度,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3明清:大明律的特点增加经济立法(反映明代商品经济

2、发展水平较高);主张分等量刑(皇族大臣有特权;百姓不满受极刑);严法整顿吏治(重典治国:首创廷杖制度;剥皮实草警示继任)。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反封建思想的一种体现)。(二)中国近现代史1农民阶级:资政新篇明确提出依法治国。2资产阶级:(1)维新派虽提出定宪法主张,但在百日维新法令中却没有得到体现。(2)革命派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是主权属民、民族平等、国民自由、国民有选举被选举权、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意义是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大地主大买办阶

3、级: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实质上是逐步破坏民主共和制度。4无产阶级:(1)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制定宪法大纲。(2)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为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有临时宪法性质。(3)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是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特点是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意义是使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为农业生产的发展

4、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含内容是两规定两体现,也就是规定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主义国家,规定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评价是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可想象为肯定地位、回顾过去、展望未来)。(5)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内的制度由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三)世界近现代史1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目的是限制王权;主要内容是

5、限制国王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作用是使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意义主要是使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2美国:(1)1776年独立宣言(时间是1776年7月4日;起草人是杰斐逊等人;意义是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独立;评价: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2)1787年宪法(背景北美独立战争取胜;内容是规定联邦政府政经军外等大权、按三权分立学说设置国家职权;评价是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使它具有民主性,允许奴隶制存在和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使它具有局限性。)(3)1862年宅地法(内容规定美国公民只有付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

6、64公顷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就成为私有财产;影响短期来说是顺应民意,扭转内战战局,长远来说主要是加速了西部开发)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诸州的奴隶获得自由,并可参加联邦军队)3法国:(1)启蒙运动中,英国的洛克、霍布斯和法国的卢梭都有社会契约思想(按人民的公共意志和利益办事);英国洛克和法国孟德斯鸠都主张分权(洛克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事权分属议会和君主;孟德斯鸠是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属人民集体、法院和君主);英国洛克、法国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2)1789年人权宣言(内容是生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不可动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

7、侵犯;评价是揭示了人权、自由、平等原则,体现了否定封建等级制度和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不足之处是它的自由平等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的基础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3)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缺陷是规定了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4)1804年拿破仑法典(使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4俄国:(1)1861年废奴法令(内容是规定农奴人身自由和高价赎买份地)(2)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规定苏联是联邦制的社会主义国家)(3)1936

8、年苏联新宪法(背景是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在苏联国民经济中已经占绝对支配地位;内容是规定苏联性质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意义是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5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宪法内容口诀:土河矿国有;收回外垄断;拆散大地产;保障工人权。第二部分:新课标版(一)中国古代史1商鞅变法:制定秦律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轻罪重罚,轻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法律的严酷,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

9、。2秦朝灭亡、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之一是刑罚严酷。(二)中国近现代史1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理可限制总统的权力。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10、领。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还规定了国家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

11、力机关。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在动乱中,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文革”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

12、(2)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文革”结束后,党和人民深刻认识到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不久,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3)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984年,政府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

13、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各地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比较有名的是创自吉林省的“海选”制度。(三)世界历史1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梭伦改革时,设立公民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伯利克里改革时期,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产生。他们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并参加立法。2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09年,罗马共相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当时罗马只有习惯法,法律与习惯之间

14、没有明显界限。这样,多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已,损害平民利益。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这部法律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明晰。从此,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当然,它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所以被称为公民法。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并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2)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至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已经建立三十多个海外行省,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

15、域,统治了许多不同的民族。为统治如此庞大的国家,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把法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法学家也积极立法,进行法律解释,以充实罗马法律。为巩固统治,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公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3)维系统治,影响后世: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

16、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这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稳固了帝国的统治。但是,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3英国的权利法案: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

17、王权利的法案。其中,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这样,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冶”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准确说来是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其确立应是工业革命的完成)。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4美国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的颁布: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这

18、就是1787年宪法。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

19、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第二年,这部宪法正式生效。但是,它仍然存在着不足,后来,陆续以修正案的形式加以弥补。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初,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

20、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宪法规定国家的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后,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6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不久,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皇帝掌握国

21、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宪法还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7俄国“二一九法令”:1861年3月3日(俄国2月19日),亚历山大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在司法方面,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仿效英法实行公

22、开陪审制。8日本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9苏俄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在攻打冬宫的炮声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为了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这次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就公正的和约进行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后来,苏维埃政权同德奥集团达成协定,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制定这一法令的目的,是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10美国罗斯福新政:颁布紧

23、急银行法,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联邦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罗斯福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二规律小结1历史上的法律制度是统治阶级利益的的体现,是国家政权的统治工具之一。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法治”,本质上还是“人治”,是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3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治,既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也是资产阶级提倡的若干原则的集中反映。4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法治,既是对前一阶段革命和建设成果的确认,也是对下一阶段建设的指引。当然,它也经历了

24、一个由建立、破坏到重新认识的过程,如苏联在“大清洗运动”后和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后对法治的重新认识。5中共十五大的重要决议,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国策。三热点冷点1古今中外重要法律制度与法律文献,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2封建社会中的治治和前苏联的法律制度,在历年高考中考查较少,是高考的相对冷点。3注意古今中外法律制度的时代性、阶级性和发展性。如大明律、人权宣言体现的时代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阶级性;从共同纲领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1924年苏联宪法到1936年苏联新宪法,它们所体现的发展性。4注意法律制度作为上层建筑之一,它与经济基础

25、的必然联系。注意其它历史要素对具体法律制度的影响,如政治体制、文化传统、时代背景等。第二章:古今中外改革专题一知识归纳第一部分:大纲版(一)中国古代史1春秋时期的改革(1)管仲改革:时间:公元前7世纪。内容:改革经济(“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相地而衰征”)、政治、军事。作用: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强国。(2)公元前6世纪初,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收税。齐国和鲁国的改革都实行新的税制,即土地税,这些新的税制都促使土地由国有转向私有。2战国时期的变法(1)商鞅变法背景: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主要内容:政治上,

26、“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废分封,行县制;军事上,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文化上,“燔诗书而明法令”。性质: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影响: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了秦国的旧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成功原因:顺应历史潮流(根本原因),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得当。(2)李悝在魏国变法,主要内容是发展农业生产,制定法经,加强地主阶级专政。(3)吴起在楚国变法,主要内容是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整顿吏治等。 战国时期变法最重大的作用是促

27、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变法运动先后进行了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3北宋中期的改革(1)庆历新政(1043年范仲淹改革)(2008届全国文综高考历史新增范围)背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不断反抗;冗官、冗兵、冗费,政府积贫积弱;辽和西夏的威胁。内容是整顿吏治:严格官吏的考核升迁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中心内容是整顿吏治)。结果:由于保守派官僚的阻挠而失败。(2)王安石变法背景:(与庆历新政同)主要内容:经济上,实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

28、军事上,实行保甲法、将兵法。教育上,改革科举制,整顿太学。作用: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兴修了一万多处水利工程,增强了军事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失败原因:主要原因是新法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支持变法的宋神宗逝世。(二)中国近现代史1洋务运动地方阶级改革(1)背景: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不同道路)。(2)内容:创办军事工业(一所三局),创办民用工业(一厂三局),筹划海防(一衙门两购买三海军),培养人才(两方式三人才)。(3)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4)

29、破产原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的极力阻挠;洋务派力量分散、有限;没有根本改变封建制度。(5)教训:地主阶级改革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2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革(1)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是其政治因素;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提供了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口诀:上书裁冗员废旗权;设局奖发明预决算;裁绿营征兵设海军;办学废八股译馆留)(3)意义: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4)失败原因:客观

30、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阻挠、破坏,反动势力强大;主观上,维新派缺乏反封建的勇气,采用改良的办法,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5)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三)中国现代的重要改革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主要内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目的)。 (改革是第

31、二次革命)(3)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4)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5)必要性:原有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也不利于推动科技进步。(6)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必要性:过去体制过于集中,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步骤:试点推广发展(试点:安徽、四川)试点农业生产责任制,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意义(影响):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的发展。(围绕“农”)方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内容:所有制变化:单一公有制公有为主多种所有制;管理体制变化:高度集中间接管理、宏观调控。成就:农

32、村经济全面振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和调整(1)第一次: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第二次:农业合作化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第三次:人民公社化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

33、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4)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制定经济政策应遵循的原则: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3建国后我国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1)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

34、“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化的高速度。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活力。(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

35、,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3)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原因:党中央在正确认识国情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结果:这次调整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世界近现代史1俄国1861年改革(1)背景: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但遭到农奴制阻碍;克里米亚战争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危机。(2)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3)内容: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

36、钱赎买。(4)性质:1861年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意义:农奴制的废除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6)局限:改革还保留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2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人民反抗斗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2)目的:巩固天皇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3)内容:政治上,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废藩置县,实行府县道地方体制,废除武士特权)。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37、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改造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3)成功原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大;改革措施全面、行之有效;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4)积极影响:改变了封建落后状态,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5)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推行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3苏俄新经济政策(1)背景:四年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俄国经济濒于破产;1921年天灾造成饥荒,人民对余粮收集制不满

38、。(2)目的: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巩固苏维埃政权(3)主要内容: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恢复私人小企业;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 (4)意义: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苏维埃政权进一步巩固;表明俄国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4罗斯福新政(1)背景

39、:19291933年胡佛政府克服经济危机;人民希望政府措施改善经济状况;罗斯福的“新政”口号赢得广泛支持。(2)主要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实施工业复兴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3)影响: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5)局限性: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5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1)联邦德国内容:政治上

40、消除法西斯主义;经济上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政府在对经济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强调经济按市场运转规律;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作用:经济迅速发展,60年代初期,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2)日本内容: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技;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作用: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1987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6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背景:斯大林时代,苏联和东欧所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出现了相对宽松的

41、政治环境。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状况的改革,形成外部压力。(2)改革简况:南斯拉夫最先改革: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但自治体制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出现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民族问题也逐步尖锐起来。波兰哥穆尔卡改革: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和方针,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未取得明显成效,60年代出现经济困难,长期无法摆脱困境。匈牙利卡达尔改革: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与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有机联系起来。改革成效大。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克之春”:公布革新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

42、体制,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遭到苏联出兵干涉,改革中断。(3)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四种模式中国模式:走先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之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苏联模式: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的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后来进行激进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南斯拉夫模式:根据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后因进行激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向资本主义转变。匈牙利模式:实行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后因摆脱苏联模式进行激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倒向资本主义。第二部分:新课标版(一)世界古代改

43、革1梭伦改革(1)梭伦改革的背景公元前8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直接原因)。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改革的阶级基础)。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政治前提)。(2)梭伦改革措施的具体内容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颁布“解负令”: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

44、,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设立公民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3)梭伦改革的特点“中庸”(“折中”的色

45、彩)、“节制”、“公平”、“平等”。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梭伦运用“中庸”原则调停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4)梭伦改革的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5)梭伦改革的评价积极作用:改革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为雅典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梭伦的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局限性:他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

46、底性,它的民主政治实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没有废除奴隶制。以财产资格来确定政治权利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移到雅典人民手中。2欧洲的宗教改革(1)欧洲的宗教改革背景宗教:天主教会在西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宗教“异端”运动的出现。经济:近代资本主义因素逐渐产生,天主教会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政治:民族主义观念兴起,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打破天主教的控制。文化: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要求打破宗教桎梏。注: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2)欧洲的宗教改革目的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

47、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3)欧洲的宗教改革时间 16世纪。(4)欧洲的宗教改革内容 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因信称义”;圣经至上;世俗权力高于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结果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使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瑞士加尔文宗教改革坚持圣经权威,反对教皇权威;简化宗教仪式;自由、平等、个人主义的宗教精神;主张先定论及奋斗精神与节制、忍耐等美德;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式和政教合一的政权。结果建立了加尔文教,日内瓦成为“信教的罗马”。英国亨利八世的改革断绝与罗马教廷的关系;通过“至尊法案”,规定国王权力;保留天主教的主教制、教义和仪式;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结果建立了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5)欧洲的宗教改革影响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