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伤比较MicrosoftWord文档.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77763 上传时间:2021-02-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伤比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孙、伤比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孙、伤比较MicrosoftWord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伤比较MicrosoftWord文档.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伤仲永与孙权劝学比较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努力读书吧,相信你会成功!【比较】一、 内容上相同点:两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不同点: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竟无所成。 伤仲永是通过写仲永从小天资过人,但后来却因为“父利其然也”而不使学,最后变成“泯然众人矣”的事。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是与教育有必然关系的。 而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且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二、写法上:孙权劝学是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侧面描写也很突出;伤仲永则叙议结合,借事

2、说理。【古人勤学成才的名人故事】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苦读、孙康映雪读书、孙敬、苏秦悬梁刺股、李白悟理勤学、范仲淹啖粥攻读、宋濂抄书苦学等。阅读文言文孙权劝学伤仲永,(一)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但当涉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11选出下面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组()(2分)A或以钱币乞之蒙辞以军中多务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归来见天子C忽啼求之仲永之通悟D蒙乃始就学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12翻译下面句子。(2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3两篇文章都与学习有关,从选材角度来看,却是一正一反,一个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个是幼年不学, 。但都说明了 (2分)14这两篇文章写法上

3、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前者以为主,言简意赅;后者结合,以事说理。(2分)15结合方仲永的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认识。(2分) (二)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不能称前时之闻( ) 收族为意( )蒙辞以军中多务( ) 及鲁肃过寻阳( )1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并自为其名 B、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邑人奇之 仲永之通悟 D、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正坐 12、翻译句子为现代汉语。(4分)(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3、甲文主要运用 的写法,以方仲永为例,说明 ;乙文以 为

4、主,言简义丰。(2分)14、联系实际谈谈你从甲乙两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一、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一) .世隶耕( ) .未尝识书具( ) .借旁近与之(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 ).稍稍宾客其父( )( ) . 收族为意(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 父利其然也( ).卒之为众人( ) . 环谒于邑人( )( ).泯然众人矣(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称前世之闻( ) .父异焉( )(15)贤于材人( )( )(16)或以钱币乞之( ) (17)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8)邑人奇之( )(19)或以钱币乞之( ) (20)受之天( )(二)当涂 蒙辞以军中

5、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一词多义(一)自:1.并自为其名( )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闻:1. 余闻之也久( ) 2. 不能称前时之闻( )其:1.其诗以养父母( ) 2.稍稍宾客其父( )然:1父利其然也( ) 2泯然众人矣( )于:1.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2. 于舅家见之( ) 3. 贤于材人远矣( ) 4.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为: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2. 卒之为众人( )(二)当 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以 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见 见往事耳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翻译句子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6、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7、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8、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四、问答1、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泯然众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方仲永这一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读完本文,你悟出什么道理?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5说说下列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2)吕蒙:(3)鲁肃:6、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