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常见病变.ppt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9379458 上传时间:2021-02-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眶常见病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眼眶常见病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眼眶常见病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眼眶常见病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眼眶常见病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眶常见病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眶常见病变.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眼眶常见病变,一、肌锥内间隙:四条直肌及肌间膜围成,内包括 有视神 经、眼球运动、感觉、交感副交感神 经、血管及其分支、球后脂肪; 二、周围间隙:肌锥内间隙与骨膜之间的间隙,内 含有脂肪、血管神经通过; 三、骨膜下间隙:骨膜与骨壁间的潜在腔隙,系皮 样囊肿、鼻窦粘液囊肿、筛窦炎形成骨膜下脓 肿以及肿瘤侵犯的好发部位; 四、巩膜表面间隙:眼球筋膜和巩膜之间一潜在间 隙;,眼眶各间隙常见疾病,1.炎性假瘤,一种特发的非特异性肉芽肿(临床症状体征类似肿瘤,实为炎症)病因不清,多认为自身免疫疾病,以鼻窦源性多见; 眼眶常见疾病,几乎可以累积眶内所有结构;中青年多 见,老人儿童少,男女无差别;单眼多见,

2、约1/4累及双眼; 最主要症状:疼痛,眼突出移位(和眶内组织炎症水肿、细胞侵润有关);发病早期出现眼痛、眼球突出和结膜水肿;后期症状加重,出现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有时眼眶内可触及包块,常伴有全身不适; 经激素治疗有明显效果,但易复发,此可与肿瘤鉴别; 实验室检查:可出现血沉加快;,CT表现,1.弥漫型:可为双侧性,病变范围广,可出现眼外肌 增粗,泪腺增大和视神经受累,眶内脂肪被硬纤维 组织代替,形成所谓“冰冻眼眶”; 2.肿块型:除上述弥漫型表现外,还可见到密度均匀 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肿块呈轻至中度 强化; 3.泪腺型:表现为泪腺增大,与泪腺肿瘤相似,可超 出眼眶之外,眼球向内

3、下轻度移位;,泪腺型,肿块型,4.视神经束炎型:视神经增粗,边缘模糊; 5.眶隔前炎型:隔前眼睑组织肿胀增厚; 6.巩膜周围炎型:眼球壁增厚;,7.眼外肌型:表现为眼外肌增粗,一条或数条眼外肌 弥漫性肥大,眼外肌受累频率以内、外、上、下 之顺序排列,本病肌腱与肌腹都肿大;,眼外肌型鉴别Graves病:CT表现以眼外肌肌腹增粗为主, 常累及下直肌,其次为内、上及上睑提肌。,MRI表现,炎性细胞浸润期呈等低T1、长T2信号,纤维化期T2呈低信号,增强后中度至明显强化。,2.海绵状血管瘤,1.临床表现:成人眶内常见的良性眼眶肿瘤之一。女 性好发,年龄3050岁,大多数单发。临床特点 为慢性、进行性生

4、长,造成眶内结构移位或受压。 常有眼球突出。 2.CT表现:多位于肌锥内,卵圆形或圆形、边界清 楚。大部分肿瘤与眼外肌等密度,少数肿瘤内可见 小圆形高密度钙化,静脉石。强化明显并有延迟强 化的肿块,少数肿瘤可生长在肌锥外间隙。,3.MRI表现:T1WI信号均匀,信号强度高于肌肉和眼球, 明显低于脂肪;T2WI信号较高,信号明显高于其他组织。 如肿瘤有流空的血管或钙化影,可表现为条状的低信号影。 动态增强扫描,肿块呈“渐进性强化”。小片状强化逐 渐扩大整个肿瘤明显均匀强化(特异征象)。,左眼视力下降,疼痛2年, 病理提示血管瘤,3.神经鞘瘤,1.临床表现:是Schwann细胞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

5、主要 起源于感 觉神经(眼神经及其分支),多见于2150岁, 无性别差异,典型表现为慢性进展性眼球突出,常发生 复视和斜视。 2.CT表现:形状多为长圆形,与颅内沟通时形成哑铃状形, 边界清楚光整,肿瘤实质密度较低,CT值约35HU左右, 其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可有眶骨吸收、眶腔或眶上 裂扩大,视神经及眼外肌受压征象。增强检查呈中度强化。 3.MRI表现:肿瘤呈不均匀呈长T1长T2信号。,4.泪腺良性混合瘤,1.临床表现:又称泪腺多形性腺瘤,绝大多数起源于泪腺 眶部。典型症状为泪腺区无痛性包块,缓慢长大,病程 较长。 2.CT表现:泪腺窝区肿块,边界光整,软组织密度,多数 均匀,少见钙化,泪

6、腺窝扩大,骨皮质呈受压改变,无 骨质破坏征象,增强后有明显强化,邻近眼球、眼外肌 及视神经受压移位。,性别:男,年龄:2岁,主因“左眼球外凸、斜视半年入院”,3.MRI表现:为眼眶外上象限的椭圆形或圆形肿块,边界清楚,多 数信号均匀, 与眼外肌等信号,较大的肿瘤内常有囊变或坏死表 现,信号不均匀,内有高T2信号,少数肿瘤内有钙化。增强后肿 块轻至中度强化。眶骨改变为受压性改变或由于骨质吸收而呈现 眶骨凹陷但无骨质破坏.,1.临床表现:发生于视神经内神经胶质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几乎 均为星形细胞瘤,主要见于学龄前儿童,成人者恶性较高,女性 多于男性,最早症状为视野内出现盲点,常见症状为眼球突出,

7、 眼底检查为视盘水肿或萎缩。病理上视神经增粗,表面光滑,硬 脑膜完整,瘤细胞延视神经纵轴蔓延。 2.CT表现:视神经条带状或梭形增粗,边界光滑清楚,肿瘤累及眶 尖时致其脂肪消失。轻度强化,其内可见无强化低密度区。侵及 视神经管内段引起视神经管扩大,颅内段及视交叉则在鞍上池内 形成肿块,无钙化表现。,5.视神经胶质瘤,3.MRI表现:T1WI中等偏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肿瘤 累及视神经管内段时,多引起眶内段蛛网膜下腔脑脊液 循环受限,引起蛛网膜下腔明显增宽,显示为病变周 围长T1长T2信号,于脑脊液信号一致,增强后肿瘤呈较 明显强化。 4.鉴别视神经脑膜瘤:主要见于成人,肿瘤沿视神经生长,

8、 CT上为高密度,可钙化,边界清;MRI,T1WI和T2WI 均呈低或等信号,肿瘤强化明显,而视神经无强化,形 成较具特征性的“轨道”征或“袖管”征。,6.淋巴瘤,1.临床表现:是一种发生于全身淋巴系统的病变,仅少部 分发生在眼部.病理上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 瘤。眼眶淋巴瘤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多 发生于4070岁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1。根据临床发病 过程,以原发性多见,但各种临床类型眼部表现大致相同。 2.CT表现:平扫:眶内不规则高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楚, 密度均匀,常沿眼球或邻近眶骨塑形生长,骨破坏少见。 但位于眶周围间隙、泪腺窝或继发性的病变,可见骨侵蚀。,两眼肿

9、胀,睁眼困难1月余,病理提示淋巴瘤,增强:注射对比剂后病变轻、中度增强,强化均匀,绝大多 数位于眶脂肪内。,3.MRI表现:眼眶内肿块无包膜, 呈浸润性生长,可侵犯邻 近周围组织,与邻近结构交界不清。肿瘤信号具有相对 特征性,无论是局限型还是弥漫型,病变信号均匀, T1WI信号等于肌肉,T2WI信号高于肌肉,增强扫描病灶 明显强化;肿瘤常沿肌锥外间隙、眼球或其邻近眶骨而 呈塑形性生长,较具特征性,较少有骨质破坏,肿块体 积较大而占位效应不明显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征性表 现之一。,7.皮样囊肿,儿童多见,先天性良性肿瘤 眼睑肿胀,眼球突出,生长缓慢 含内、中、外胚层组织,混有脂肪 眶上区或眶外侧区 CT脂肪密度,囊肿壁密度稍高,贴近眶壁,引起眶壁局限 性凹陷 MRI混杂信号肿物,脂肪呈短T1长T2信号,软组织与固态 胆固醇呈长T1长T2信号,有时见脂肪界面,右眼眶肿胀不适20年,加重1月,右眼眶外侧壁可见哑铃状向前突出眼眶的肿物,视神经胶质瘤轻度强化,其内可见无强化低密度区 炎性假瘤肿块呈轻至中度强化 淋巴瘤轻、中度增强,强化均匀 神经鞘瘤中度强化 泪腺多形性腺瘤明显强化 血管瘤渐进性强化,增强后常见特点,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