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说课稿.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86268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说课稿化学化工学院化生091- 莫敏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 我是号选手。我很高兴能参加此次的说课比赛。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单元课题 2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简要谈谈我对本课题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作用及地位本课题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第十单元课题2。本课题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中和反应及应用,和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PH。在前一课题,教材已经安排了 “常见酸与碱” 这一课题, 学生系统地学习酸碱指示剂及酸碱溶液的作用,及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 前后两

2、课题紧密联系, 有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重新构建。本课题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化学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题的重点、难点是:1、中和反应及其应用2、酸碱度的涵义及利用PH 试纸测定酸碱度的方法。(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对常见的酸与碱比较熟悉, 但却未能从本质理解酸与碱反应。 学生能判断溶液的酸性、 碱性却不能进一步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对生活的一些现象 虽然熟悉但不一定理解。因此本课题通过一些生活的现象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初中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我确定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

3、过实验探究领会中和反应、盐的概念,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领会酸碱度的涵义,掌握用 PH 试纸测定酸碱程度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测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溶液的 PH 值。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2、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增强对化学的兴趣,体会发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养成热爱科学的态度及价值观。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情境教学法。通过表演“变色花”的小魔术来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2、实验探究法。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求证3、演示法。采用传统演示与多媒体

4、演示进行有效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1法,使学生直观明了地感悟课题的新知识。四学生学习方法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有:1、自主学习方法。著名的构建主义理论基本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故,我非常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3、合作学习。作为十大学习方法之一,我认为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有利于学生在没有指导者的情况下有效完成学习任务。五教学设计环节。(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教师表演魔术“变色花” 、纸折好的白花喷少量酚酞喷适量的 NaOH 溶液花由白色变红色喷适量 HCl 溶液

5、花由红色变白色。启发学生思考:魔术中酸与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果发生反应会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探讨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于是我自然导入本课题。设计小魔术的意图: 1、激起学生对本课题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为课题的引入做铺垫。(二 )感悟新知识过程分为中和反应及应用,和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两部分进行。中和反应及应用教学过程:1. 学生进行实验与探究学生对小魔术的原理提出猜测。 根据已有知识我估计大部分学生认为花的变色是由于酸与碱发生了反应。于是我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化学药品: 盐酸,氢氧化钠,酚酞进行动手实验, 让他们感受一下溶液变色的过程。 学生实验后进行讨论分析得出

6、结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2. 教师再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板书:NaOH 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故花由白色变红色, 红色再次退去说明NaOH 消失,生成其它物质。即 :NaOH 与 HCl 发生反应生成 NaCl 和 H2O。并板书:HCl NaOH=NaClH2O请学生观察此方程式,并对化学式中的物质进行归类。学生很快知道:HCl 属于酸; NaOH 属于碱;而 NaCl 的归类就不太清楚。引入盐的概念:像NaC 这样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引入中和反应:酸+ 碱=盐+水即: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学生仿写: Ca(OH)2+HCl= ?N

7、aOH+H2SO4 =?知识由浅入深,有助于学生的理解。3. 利用多媒体播放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 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和反应。进一步突破中和反应这一重点。4. 在实验完成后,能将酸碱溶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吗?如果不能应如何处2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利用所学的新知识回答问题,巩固新知。同时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把课堂引向中和反应实际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应用。随后利用多媒体分别从中和反应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处理工业废水;用于医药的三方面进行演示。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教学过程我们知道盐酸和醋酸是酸性不同的两种酸,我们能否通过石蕊来判别它们酸性的强弱呢?1、教

8、师演示实验: 分别向盐酸、醋酸两种溶液滴加石蕊, 发现两者均变红。证明指示剂只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不能判断酸碱性的强弱即酸碱度。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0 页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并请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根据初中生已有的阅读能力,学生不难总结出酸碱度的概念及PH的相关特点。这时我再做进一步的总结并板书。3、教师演示实验。在学生已有的酸碱度的知识基础上,教师进行用PH试纸测定溶液 PH方法的演示。4、活动与探究将学生分组实验。测定牛奶、矿泉水、苹果、唾液、汽水等溶液的PH。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并完成实验报告。鼓励学生就近取材,挖掘现成的的溶液进行实验。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观念。将学

9、生的视野扩展到课堂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5、在活动探究完成后。 通过多媒体演示法,让学生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三)看书质疑,解决疑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 。因此我十分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用大约 3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重新阅读教材,鼓励学生把不懂的知识点当堂提出,然后我再进行分析解答。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四)师生进行总结本课题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梳理,及时巩固。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有助于提高学习技能和方法。(五)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分为两种。一种是实践性较强的,另一种是理论性较强的。意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实践性方面:我将教材最后一个探究即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作为学生家庭小实验。 给每一位学生发PH试纸和比色卡。 让学生实验并思考: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何影响?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何启示?将课堂气氛带回家,起到“意犹未尽” 的效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动脑思考,将化学带入生活,并指导学生要利用化学来提高知识提高生活的质量。理论方面作业 : 我将教材习题 1,2.7 做为作业。这几道题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新知识而且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板书设计立求清楚整洁,体现知识性,使学生一目了然。今天我的说课到次结束,谢谢大家!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