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87536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2019 年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一、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我国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时,昼夜长短的情况是_长 _短,国庆节时,_长_短。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就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就_。3、关于地球大小的说法:平均半径是_千米,最大周长约 _千米,地表面积约_平方千米。4、一个经线圈上的一条经线是50W,那么和它相对的另一条经线就是 _,二、单项选择题( 把准确答案填入表格中,每小题2 分,共50 分)1、从地理学角度来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思是()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B、因地制宜,扬长避短。C、在长期适应当地

2、环境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D、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第 1页A、方向 B、绕转中心C、周期 D、产生的地理现象3、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B、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形状C、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D、认识经纬线长短的变化4、地球表面划分五带的依据是()A、各地纬度的高低B、太阳热量在地表分布的状况C、有无阳光直射现象D、有无极昼、极夜现象5、下列比例尺最小的是()A、11500000B、1750000C、13000000D、100 万分之一6、如果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500 千米,那么在比例尺250万分之一

3、的地图上,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是()A、 2 厘米 B、 4 厘米 C、 40 厘米 D、20 厘米7、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图是()A、亚洲图B、中国图 C、台湾省图D、台北市图8、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A、山地 B 、丘陵 C 、平原 D 、高原9、地球自转出现了各地时间的差异,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比伦敦更早见到日出B、北京处于正午时分,华盛顿正在午夜前后C、莫斯科比东京的时间早D、赤道上的各地时间相同第 2页10、首次实现人类环球航行,从而证实地球形状的航海家是A、麦哲伦B、哥伦布 C、库克11、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是指:A、南极

4、点B、北极点 C、赤道 D、本次初子午线12、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纬度的标度范围是0180D、北极的纬度是90S13、一个经线圈是由多少条经线组成的: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14、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A 热带 B 温带 C 寒带 D 温带和寒带15 本初子午线是指:A、 0 经线 B、 180 经线 C、0 纬线 D、20W经线16、每年的3、 4、 5 月是北半球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17 下列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A 热带 B 温带 C 寒带 D 以上各带都有18、关于地球上五带的正确叙述是A. 只有

5、热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B. 只有寒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C. 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D. 温带的四季变化最不明显第 3页19、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A、 0、 180 B、20 E、160 WC、20 W、160 E20、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A 昼夜 B 昼夜交替 C 昼夜长短的变化D 四季变化21、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 千米,用数字式比例尺表示是A.1 10000000 B.1 100 C.1 1000000 D.1 10000022、小明说: 在我的家乡, 没有北方, 所有的方向都指向南,小明的家乡在A、赤道 B、南极点 C、北极点D 青藏高原23、为什么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

6、层楼?()A、因为地球是球体B、站的高,前面遮挡的东西少C、要看的风景在上层楼D、高处视野好24、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 纬线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 经线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A. B. C. D.25、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 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 -155 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A、 9003.13 米 B 、 8693.13 米 C 、 8848.13 米 D 、9158.13米第 4页三、读图题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15 分)标出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在相应的位置标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

7、的名称和日期。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9 分 )写出 A、 C、D 各点的经纬度位置:A_, C_, D_。(6 分)写出 A、C、D 点所在的半球 ( 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 ) :(6 分 ) A_、_,C_、_,D_、_。写出 A、 C、D 各点所处的温度带名称: (3 分 ) A_, C_, D_。写出下列各点的方向:A 在 C 的 方向, C 在 D 的 方向。(4 分)3、读下页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6 分 )甲山在乙山的_方向。图中山坡E 和 F 的坡度相比,坡度较陡的是_。第 5页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分名称分别是:A ,B_,C_,D_。第 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