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88118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和掌握“训练”“嶙峋”“纳罕”“啜泣“灰心丧气”等词语的意义与用法。2、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体味散文特点。3、抓住文章标题,以此为线索指导学生精读课文,领会以小见大的写法。4、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课文掌握记叙文六要素。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通过朗读、 复述把握课文情节,设疑探讨文章主旨。2、多角度阅读,就文章的人物、情节、写作手法等提出自己有创意的解读角度。3、多方面探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和生活哲理。教

2、学时间: 2 课时教学过程:第 1页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1945 年 1 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 20 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不难做作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

3、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他是怎样克服自己的困难的吗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 ( 板书题目、作者 ) 。刚才这个故事是 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的前半部分在选入教材时做了删节。作者讲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困难,是由于小时候的一段经历留下的启示。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到底作者小时候发生过第 2页一件什么事,可以使他在长大之后,勇于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文体:本文是叙事散文。散文, 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

4、言, 把自然美、人情美、哲理美相融合 , 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 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它取材广泛, 结构自由 , 表现方法多样 ; “神不散指立意明确, 主题鲜明而集中。二、检查预习 ( 生字词的积累 )训诫 (ji) :告诫、教导。耸立 (s ng) 迂回 (y )嶙峋 (l n x n) :形容人瘦削。凝视 (n ng) 头晕目眩(xu n)啜泣 (chu q ) :抽噎,抽抽搭搭地哭。小心翼翼 (y ) :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的样子。三、整体感知1、集体朗读课文,给段落标上记

5、号,并把文章分成起因、经过、结果、启示四个部分。(1) 起因 ( 1 3) 游戏玩厌,去爬悬崖(2) 经过 (4 15) 中途被弃,进退两难(3) 结果 (6 2) 父亲指点,摆脱困境第 3页(4) 启示 (24) 走一步 , 再走一步 1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明确:本文记叙“我”悬崖脱险一事,说明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最终是会战胜困难和挫折。(2) 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费城。(3)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4) 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 ? 5 个。(5) 有名字的是哪两个 ?内德、杰利。(6) 那座悬崖有多高 ?岩石架有多高 ?约 2

6、0 米 ; 约 7米。 7“我”爬山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玩游戏玩厌了,想玩点新花样。 8“我”与其他四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是什么?明确:“我胆子小内向,其他四个活泼、勇敢。 9父亲为什么不背“我”下来,而是鼓励“我”向前走 ?明确:因为“我”从小比较胆小,父亲为了锻炼“我”的胆量,教育“我”如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3、复述:简洁地复述课文的主要情节,也就是作者在童年的这一段经历。要求:用三分钟的时间浏览课文,复述课文,提出明确要求:第 4页 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 起因、经过、结果); 尽量用自己的话。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1、感受文中的心理描写和

7、语言描写,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2、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情感与价值目标: 3、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教学重难点:1. 学习文中的描写方法,如心理描写、言语描写等,体会它们的好处2. 多角度地理解课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同学们,上课时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今天,我们再深入一步研读这篇课文。结构复习:1、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启示把故事分成四个部分第 5页( 一) 、起因 (1 3) 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二 ) 、经过(4 15)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三) 、结果 (16 23) 父亲指点,摆脱困

8、( 四 ) 、启示 ( 24 )走一步, 再走一步2、请概括解决困难的方法二、新授( 一) 研读文本文章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的描写方法,比如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这些描写方法的作用。1. 找出语言描写的句子并加以体会2、找出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加以体会。板书:最初:我下不来毫无信心继而:走一步信心萌发随后:再走一步信心大增最后:走下悬崖产生巨大成就感( 二) 拓展阅读阅读训练: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文中的父亲,看着自己的孩子困在悬崖,你会怎么做 ?第 6页三、小结:我们要学习作者出色的写作技巧,学会从一件小事中去发现深意,同时掌握如何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古人说:“管中窥豹,时见一斑。”,通过一个竹管去看豹子,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花斑,却能想象出整只豹子。这就是“以小见大”的道理。同学们经历的大多是小事,所以学会掌握这种手法,对于我们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四 . 板书设计第 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