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美术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93711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美术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活动——美术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活动——美术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活动——美术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活动——美术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活动——美术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动——美术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活动美术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 “活动”是一个意义丰富的概念,这里指的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得切身经验的过程,具有感性实践与心理过程有机联系的特征。在教学中,活动是学生身心协调地成长,发展各种能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巧的最主要、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美术教育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是以“活动”为中心。“活动”是美术教育的基本方法论原则。美术课的活动是指学生身心参与的,积极的创作和欣赏以及美术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过程。在活动中促进审美发展,在制作中学习和训练是美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论原则的基本含义。本文试就本人在美术教学特别是在开展美术科普活动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谈几点体

2、会。一、正确处理美术课内课外活动关系美术活动包括课内、课外活动,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地说,课堂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课外发展的基础;课外活动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课堂内的美术教学搞得好,培养了大批美术爱好者,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从而也就促进课外活动的发展;而课外活动的发展提高,反过来又激发学生探求美术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提高。我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中,既注意保证课堂效率,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意开展美术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性、自由性和实践性,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课外活动的

3、题材也很广,手法多样化,开展活动可以单独就某一主题开展,也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科学或学生所关心的当前一些焦点、热点问题开展一系列的美术课外活动。我经常在校内举办各种类型的比赛活动,如:庆香港回归宣传画比赛,新年贺卡制作比赛,肖像漫画比赛,礼品包装比赛,环保海报设计比赛、环保漫画比赛、可爱的家园绘画比赛、科幻画比赛等同时,积极参加校外的各种美术比赛活动,如:连续十几届参加由江岸区科技站组织的“希望杯”青少年科普美术比赛,参加由市教委组织的武汉市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书法、绘画、自编小报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既陶冶了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追求美、创选美的欲望和对美术课的兴趣,又可发挥学生的个人爱好

4、和个性,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美术的需要。平时,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多留意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养成课外多画日记画的良好习惯。所谓“日记画”是用绘画的方式写日记 ,用线条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同时也可附以简短的文字。其实绘画也同文字一样,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运用绘画写日记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得到发展,使眼手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为创作积累题材。许多教师可能都会感到在辅导学生创作时,没有什么题材可以画。往往是学生等着老师叫画什么,怎么画,采用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作品带有成人的味道,不符合青少年感知规律。好的科幻画作品应反映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充满童趣。让学生多画日

5、记画,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我辅导的学生获奖作品的题材大多数选自他们的日记画。另外,我还注意发挥美术尖子生的作品示范作用,这些尖子生,都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经过课外活动成长起来的。他们的作品作为范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榜样作用,因为学生的认识水平、思想状况相近,所以学生极易受到示范画的感染而得到启发,从而能大大加强学生对形象的理解和记忆,有效地提高了他们表现形象的能力。二、把美术课上成生动活泼的活动课好动是儿童、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年龄特征,如果课堂美术教学只让学生毕恭毕敬地坐着欣赏作品,一味地强调精神方面的领会,反而会使学生感到厌倦、乏味,教学效果当然不理想。有位美学家在分析儿童审美经验时指

6、出:“儿童主要是制作者,而不是旁观者”。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儿童、青少年好动的天性,把美术课上成生动活泼的活动课。这里的“活动”是指学生身心参与积极的创作和欣赏以及美术知识学习、美术技能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活动的局外人或旁观者,而应该积极介入学生的活动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否则,课堂就会出现混乱,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要使美术课上得“动”而不乱“活”而不散,教师的预先设计和临场控制是关键。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保持冷静头脑,稳扎稳打地对待一切必然发生或偶然出现的问题,是应付变化的最佳对策。如我在上色彩的情感与联想课时,布置一个范围要求学生将春、夏、秋、冬或酸、甜、苦、辣的

7、感受,用色块表现出来。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放手作色,无拘无束地借助蜡笔、彩笔、水粉颜料等工具,将他们的感受表现在画纸上。通过放手让学生自由作色,让他们知道画画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画画的技能技巧,还在于如何发挥自己的丰富想象和创作能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自由发挥想象,使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保护。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积极参与,全心投入,课堂气氛活而不乱。三、激发学生的美术活动“动力”美术课的活动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的作用是引发和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除了帮助学生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意义,并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相适应之外,需要教师临场激发学生的美术活动“动力”即要求

8、投入艺术创作,欣赏中去的期待和冲动。我认为,激发学生活动动力不能靠一味地提示或下命令,而应巧妙地创造一种“审美氛围”。审美氛围是一种特殊的情境,是由特定环境、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心理场”。它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具有情感感染力,能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处于乐于情感交流和艺术创造,期望全身心活动的状态。例如:美术作业的布置要考虑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和创造余地,不宜强求一律。同样是一个泥塑作业,要求学生做一只杯子和要求学生做一只圆柱形器皿,有明显的不同。前者规定任务过死,抑制了学生的现象力和创造力;后者既包括了前者,又给学生更多创造的机会。美国一位美术教师在上雕塑欣赏课时,针对雕塑艺术的特点,

9、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做出各种不同的“雕塑姿态”,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他们的多种能力得到了培养,对欣赏的雕塑作品理解也更生动、深入了。总之,活动原则是美术教育的重要方法论原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内、课外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认识美、追求美的冲动和欲望;另一方面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识美能力。近几年来,市、区组织的各种科普美术活动,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比赛等,我认为这不仅是美术课外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课堂美术教学的一种延续,是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力,发现和培养美术人才的有效途径。我校近100余名学生先后在各级、各类科普美术竞赛活动中,荣获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科普活动,在美术教育中贯彻“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对深化美术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